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吕雉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诸侯都不敢动她?

吕雉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诸侯都不敢动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0 更新时间:2023/12/11 8:47:30

"皇后",这一属于女性的普天之下最尊贵的宝座,始于吕后。

"外戚干政",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从未断绝的局面,始于吕后。

"人彘",这种印证了"最毒妇人心"的酷刑,始见于吕后……

作为无数现象的开创者,吕雉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合常理"。

然而正是因为她开拓者的独特身份,所以一切的"不合常理",其实都有着各自的理由。"诛吕行动"非得等到吕雉去世,说到底也离不开她有特殊的过往。

吕雉,字娥姁,砀郡单父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人。吕雉后来能成为历史的重要开拓者,离不开她的丈夫刘邦。而她和刘邦的姻缘,要远早于刘邦发迹。

刘邦生于农家,却游手好闲,不从事劳作。人至壮年,他也尚未婚配,除了混到了一个亭长当当,就只有一个私生子刘肥。而当时吕雉一家正从单父县搬到了沛县,吕雉之父吕公正宴请当地宾客。刘邦这么喜欢热闹的人,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宴饮。然而就是这次碰面,让连萧何都嗤之以鼻的刘邦,娶到了德才兼备的吕雉。

当年让吕公坚持把自家宝贝闺女下嫁给刘邦的,便是刘邦的帝王之相。而后来,吕公的话成了现实。作为为刘邦操持家室的正妻,吕雉也飞黄腾达,走向了人生巅峰。

刘邦在位时,吕雉作为他明媒正娶,与他相濡以沫的正妻,自然有着极高的地位。不过身份是一回事,得刘邦宠爱又是另一回事了。作为帝王,刘邦身边少不了诸如戚夫人一类的宠妃,也少不了讨得他欢心的庶子。而这些刺激,甚至是威胁,很快就将吕雉从一个只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变成了一个有手段有谋略的政治家。

不同于只会哭哭啼啼讨刘邦偏心的戚夫人,本就个性独立的吕雉为巩固自己的权势,很快就采取手段跻身西汉决策集团。

她与萧何合谋铲除韩信,又采取双面策略害死彭越。在刘邦称帝的八年间,吕雉活跃在决策中心,为刘邦"做尽了坏人",也为自己立下了威信。故而在刘邦辞世以后,吕雉非但没有就此离开权力中心,反而借由幼子刘盈之手,正式接过西汉大权。

刘盈十六岁即位。作为刘邦的正妻,刘盈的生母,吕雉在皇帝尚幼时有权干政,这几乎自然而然就成了定局。加之她此前多年的经营,朝中不少人也都站在她一侧,至少在她几乎将天下变成吕家的天下以前,很多人有站在她一侧。

等到后来吕雉大封吕姓诸侯王,扶植党羽,不断打压反对者,吕雉和许多忠于刘汉的大臣才走向对立面。然而这种对立又不是简单的全盘针对。就吕雉自身来说,她作为吕家一派的最大代表,自然是反对派的眼中钉和肉中刺。然而她又是不少反对派所支持的刘汉的正统代表,是刘邦的正妻,刘盈的生母,汉朝建立和巩固的一大功勋。

反对派讨厌那个扶植吕氏的吕雉,可一旦把吕雉从外戚之中剥离出来,她又成了反对派尊崇的吕后。这样的矛盾,使得吕雉在当时的冲突之中,处于一个极其微妙的节点。

不同于武则天后来直接在神龙政变之中被拉下台,吕雉是身处高位而寿终正寝。

吕氏作为外戚,自然终究要被刘汉一派铲除。而吕雉也不会任由大臣们对自己一手铸造的吕氏大厦动手。若在吕雉在世时双方即爆发剧烈冲突,那么即使刘汉一派成功了,吕雉本人作为国母,尚未作出如武则天一般称帝的大逆不道的举动,就被大臣们拉下台,实在是给皇室找不痛快。

况且吕雉是外戚的最大靠山。吕雉杵在那,势必还会给反对派更多阻挠。与其花费巨大精力,冒着极大风险先去铲除吕雉,倒不如让这位垂垂老矣的女豪杰自然地驾鹤瑶池。等到吕雉走了再铲除外戚,支持刘汉的一派不仅更名正言顺,而且受到的阻挠也会更小。

作为一位古代女性,吕雉无疑是达到了她力所能及的人生巅峰。一个女子,能被天下敬仰,被朝臣忌惮,不易,也鲜有。

刘邦当初那句:"吕后真而主矣",不仅是说给戚夫人听,也是说给其他臣子听。吕雉后来就是再折腾,她作为刘邦之妻、之心腹都已是定局,她的"免死金牌"都不会被人夺去。

标签: 吕雉汉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亲叔叔都给对手通风报信,项羽注定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风云人物

    刘邦与项羽注定成为对手,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呢?从项羽承诺章邯为“关中王”?从刘邦颁布“约法三章”?从项羽攻破刘邦派人据守的函谷关?还是在鸿门宴之后?也许,在别人眼里,比如范增,对于他而言,刘项之争从刘邦入关就开始了。而对于项羽而言,即便是在鸿门宴上,他竟然还把刘邦当成同盟而非敌人。认识的差距决定了结果

  • 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明朝的手工经济又是如何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明初,手工业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最为迅速。纺纱织布是明初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洪武年间景德镇有官窑20座,景德镇瓷器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矿冶业上,全国官营铁矿有13所。这些铁冶,除炼生铁之外,还炼熟铁和钢。同时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下面小

  • 鄱阳湖大战如果朱元璋大败的话 陈友谅能不能推翻元朝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大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应该说,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必须迈过去的坎,对于双方都是一场生死决战。应该感谢双方,他们用生命和因生死搏斗所蕴生的一切文化历史,成为后人考古和诘问的对象。我们不能预卜未来,但历史却能告诉我们未来。一,乱世枭雄一一陈友谅陈友谅本姓谢,祖父入赘陈家,故

  • 她生下了三位开国功臣,最后被逼殉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巴亥,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开国功臣,很多人都会想起多尔衮。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位女人的存在,她生下了三位开国功臣,抚养了开国皇帝,但终究躲不过死亡的命运。她就是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一个比孝庄太后还传奇的女人。万历二十九年,乌喇部的首领布占泰为了自保,将阿巴亥作为牺牲品嫁给了努尔哈赤。虽然这是一场政治婚姻,但是阿

  • 司马懿有多厉害?杀退诸葛亮,剿灭曹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三国,野史秘闻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给我们的是一个智谋高、性格多疑、能隐忍的“奸臣”形象。但不知各位看官是否了解过《晋书》中的司马懿,《晋书》中的司马懿可是光正伟岸的大英雄形象。《晋书》成书于唐朝贞观年间,是唐太宗李世民命房玄龄等人编撰的,其中司马懿的形象最起码是符合唐朝统治阶层对司马懿的印象的。毕竟篡位弄权的

  • 明朝将领盛庸简介:靖难之役的中央军主要将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分别指的是什么?详解古代九大禁卫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分别指的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禁军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朝时期便设有常备军由周天子直接管辖,号称【天子六师】、【宗周六师】,后世【六军】一词也代指禁军秦朝时期便设立专门的部队负责保卫皇宫跟京师,汉朝初期设立南、北二军。南军

  • 威海卫之战清军的人数有多少?还不到日军的一半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威海卫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甲午战争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可能主要都集中在了甲午海战了,而遗忘了其实甲午战争是一场打了足足半年多的中日大决战!但是,遗憾的是,从众多史料中,每每发现一种情况真是让国人汗颜,因为甲午大战的主场地明明是我们中国,可是甲午陆战的场景却是,数量远远高于清朝军队的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大地上横行无忌威海卫之战就是

  • 刘邦当亭长时,为什么又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亭长,春秋战国,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能从一介布衣,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创者,他自己的总结是:“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以看出,刘邦能战胜贵族出身的项羽、成就帝业,完全是依靠优秀人才的辅佐。但出身布衣的刘

  • 李隆基夜夜宠幸杨贵妃,为什么没有身孕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唐朝,野史秘闻

    杨贵妃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的有名,并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还因为她和李隆基父子俩的爱情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她是李瑁的王妃,但是人长得漂亮,想低调都不行,被自己的公公李隆基看到以后,两个人慢慢的产生了感情,后来经过一番曲折成了贵妃。杨贵妃进宫以后,锦衣玉食,豪华宫殿一样不落,被李隆基奉为掌上珍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