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褚遂良简介:唐朝政治家,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

褚遂良简介:唐朝政治家,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1/30 5:46:53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褚遂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追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庭。谥号“文忠”。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

褚亮因与杨玄感有交情,故在杨玄感起事被镇压后左迁为西海郡司户。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褚遂良则做了薛举的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建立唐王朝,其后派遣李世民平定西凉割据势力,却被薛举击败。薛举在西征长安途中病死,其子薛仁杲继位。同年十一月,李世民包围了薛仁杲驻扎在泾州的营寨。薛仁杲投降,被押往长安处决,而他手下的人被收编在李世民的麾下,褚遂良就这样进入了李家王朝,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起初,褚遂良在秦王李世民那里做铠曹参军,李世民对褚遂良怀有好感。

铠曹参军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命李世民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同年,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学馆,其中有十八名学士在做他的国事顾问。褚遂良的父亲褚亮便是其中的一员,主管文学。在这样的环境中,褚遂良的学识与日俱进。尤其是书艺,在欧阳询与虞世南的指导下,更是出类拔萃,且具备了欧、虞二人所不具备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名望。《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下》记载,弘文馆的日常事务,就是由褚遂良来管理的,人们称他作“馆主”。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随后被立为皇太子。八月,唐高祖禅让皇位,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是为唐太宗。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诏在隋末战乱时期的战场修建庙宇,以纪念功业,为死难战士祈福。其中在战胜宋金刚的晋州建立慈云寺,由褚遂良书碑。

贞观十年(636年),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逝世,魏徵将褚遂良推荐给李世民,太宗命他为“侍书”。

黄门侍郎

李世民曾广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褚遂良可以鉴别出王羲之书法的真伪,使得没有人再敢将赝品送来邀功。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褚遂良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李世民每有大事,几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询。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以谋害魏王李泰之罪被废,太宗欲立李泰,而褚遂良与国舅长孙无忌则极力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即唐高宗)。

贞观十八年(644年),褚遂良以黄门侍郎的身份开始参预朝政决策。随后,他被皇帝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直接可以黜陟官吏。当时,高句丽大臣渊盖苏文杀死了唐朝所册封的国王高建武,唐太宗想以此为借口亲自去征讨高句丽,此事遭到了褚遂良的反对,但是太宗没有采纳。后来渊盖苏文派人进贡白金,褚遂良引用臧哀伯谏纳郜鼎的故事来进谏,太宗遂拒绝领受白金,将高句丽使者下狱。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远征高句丽,无功而返,验证了褚遂良的话是正确的。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褚遂良的父亲褚亮去世,他不得不暂时回乡守孝。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褚遂良又被起用为黄门侍郎。同年九月,被提升为中书令,成为继魏徵之后,与刘洎、岑文本、马周、长孙无忌一样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大臣。

托孤辅臣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二人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对太子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于是命令褚遂良起草诏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李治继皇帝位,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后借故把他贬为同州刺史。三年后,高宗又把他召回身边,征拜为吏部尚书,同时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又兼为太子宾客。

永徽四年(653年),又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废后之争

永徽六年(655年),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高宗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褚遂良进官商议废后立后之事。褚遂良发了一通议论,给皇帝泼了一瓢冷水。而他的那种不要命的态度——将官笏放在台阶上,同时也把官帽摘下,叩头以致于流血——更使皇帝大为恼火,让士兵把他强行拉了出去。而坐在皇帝后边的武氏则恨不得立刻将他处死。在关键的时候,善于迎合旨意的李勣却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这一来既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也将褚遂良等人推入了悲剧的深渊。

凄凉晚年

武氏在唐永徽六年(655年)十月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也被武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唐显庆元年(656年)元旦,武后的儿子李弘(652年-675年)被立为太子。

唐显庆二年(657年)春天,褚遂良调到离京师极远的桂州(今广西桂林)去任都督。同年晚些时候,武则天则与许敬宗、李义府一起,诬告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与在广西的褚遂良共谋反叛。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贬——这一次是被贬到更远的爱州(今越南清化),褚遂良在绝望之中,上了一封陈情书给高宗,诉说自己曾长期为高祖与太宗效劳,最坚决地支持高宗继位等等,结果仍是无济于事。

显庆三年(658年),禇遂良在爱州带着遗憾离世,享年六十三岁。另据唐人张怀瓘《书断》记载,褚遂良卒于显庆四年(659年),享年六十四岁。

在他死后,武则天等人还没有放过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爱州。神龙政变后恢复官爵,后追赠谥号“文忠”,于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庭。唐德宗时追赠太尉,唐懿宗时经安南观察使高骈奏请,将褚遂良在爱州的坟墓及后裔归葬于阳翟。

标签: 褚遂良唐朝

更多文章

  • 崔湜简介:唐朝中期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崔湜,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崔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湜

  • 崇祯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能力挽狂澜?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帝,明朝

    明朝则1683年10月3日彻底灭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王朝的亡国之君,然而他却与历史上的其他亡国之君很不一样。如果说像商纣王、陈后主、隋炀帝这样的王国之君,在后世人眼里是一个十足的混蛋的话,那么,崇祯皇帝在后世人的眼里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了。他的勤

  • 狄青简介:北宋时期名将,因面有刺字而人称“面涅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狄青,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狄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

  • 汉灵帝刘宏一生到底有多荒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汉朝

    汉灵帝刘宏一生到底有多荒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灵帝刘宏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这个时候的东汉早已经危机四伏,衰败不堪了。可偏偏汉灵帝并非英明之主,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荒唐事。比如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而且还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应

  • 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发迹的?在荥阳大会上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自成早年家贫,给地主放羊,后来当了一名驿卒,因驿站裁员,李自成失业了,因为无力偿还举人的债务,他被戴上枷锁拷打,李自成逃出后,一怒之下,杀死了举人,然而,祸不单行,又因为他的妻子韩金儿和同村一个

  • 光武帝刘秀为何能降伏数十万赤眉军?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光武帝刘秀,汉朝

    汉光武帝刘秀中国东汉帝国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被称为“位面之子”,主要便源于其开挂般的一生,而这其中便包括短期内降伏“拥兵百万”的赤眉军。那么刘秀降伏赤眉军真的是因为主角光环吗?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秀正确的战略部署

  • 隗嚣是怎么败给光武帝刘秀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汉朝

    隗嚣是怎么败给光武帝刘秀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在西汉末年发生更始之乱后,汉朝的土地上也出现了各路诸侯,他们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逐鹿中原,这其中有位英雄便是隗嚣。不得不说,隗嚣生来就拿了一副好牌。他出身陇右大族,哥

  • 在内政与外交两方面,鲁隐公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鲁隐公,鲁国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共11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鲁国首任国君伯禽是当年定立周朝规章礼仪的周公旦的长子,所以鲁国一向被认为是与周王室最亲且最有地位诸侯国,是所有诸侯

  • 乾隆也有那么多的儿子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

    对乾隆和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也有很多儿子,为何没有发生“九子夺嫡”?一言以蔽之,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朝代,而乾隆又是清代所有皇帝中最会玩弄皇权的人,你想想,中国延续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权,在乾隆这60年被推向了顶峰,怎么可能发生夺嫡事件。皇

  • 地位最高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三国

    地位最高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五虎上将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而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之下,三个势力都有自己的队伍,刘备有五虎上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而曹操也有五子良将,今天就来说说五子良将吧,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那么这五个人里面,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