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85 更新时间:2023/12/29 0:13:29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

一、三国博弈,各自帐下奇才辈出

三国时期是风云诡谲各路诸侯混战交融时期,发生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故事有很多,所谓乱世出英雄,回溯当年的波澜壮阔,魏蜀吴三分天下,各自演义春秋史话。当然,除了这些帐前首领之外,他们的背后当然少不了智囊天团。例如,曹操手下就有郭嘉等六大谋士;蜀国手下就有诸葛亮庞统;据守江东的孙权手下也有鲁肃周瑜等文武大臣。

在这段历史上,在中原大地上,拉开了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规模战争,有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率领大军征战沙场的时候,智囊军团也在展开政治角逐和计谋博弈。例如刘备身边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后来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可是一肩挑起了蜀国的重任,可以说诸葛亮是蜀国的大功臣。如果说没有这些智囊在背后出谋划策,那么这段历史就会黯淡无光,他们之间的对垒也不会如此精彩和酣畅淋漓。

穿越历史你会发现,这段历史波澜壮阔、伟业鸿篇。除去这些阵前较量,我们看看那个时候的文人风骨,究竟是如何体现的,而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就暗含其中。

二、徐庶离开刘备,实属不得已为之

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网罗天下豪杰志士,意图突破曹魏封锁而恢复汉室。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好在他遇到了两位兄弟,于是出现了流传至今的佳话——“桃园三结义”,他幸得两位兄弟,便是关羽和张飞。两位志存高远,武功盖世,尤其是关羽,更是义薄云天。但建立要塞和据点,光有武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文治,最后,遍访周遭,有幸遇到了徐庶。

据史料记载,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也就是说,在刘备遇见诸葛亮之前,先是得到了徐庶的辅佐。徐庶此人虽然名气上不如诸葛亮,但是他的实力却是非常厉害的,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并且和刘备的兄弟关羽、张飞的关系都非常的好。那么好端端的徐庶为何要辞别刘备而去呢。无疑,这是曹操在背后捣鬼。

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代枭雄,有人评价他是奸雄。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特别爱惜人才。知道徐庶的大名之后,曹操当然想挖刘备的墙角。但曹操用心险恶的伎俩,徐庶自然是予以拒绝。

面对徐庶的拒绝,曹操并没有善罢甘休。他听说徐庶尚有老母在世,于是派手下,将徐庶的母亲强行请到了曹营当中。这个时候,徐庶得到消息,他发现自己的母亲被曹操弄到了曹营当中,一时间骑虎难下。面对忠义和孝道,徐庶选择了母亲。

三、不再回到刘备身边,元直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质疑,徐庶为何会这么不讲义气呢?要知道,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时汉王朝采取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所以,当时的人们特别看重名声,尤其是对于一个性格耿直的文人徐庶来说,更是看重气节、名望。

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临行前,他向刘备举荐了名震天下的卧龙诸葛亮。同时,他答应刘备,余生不会为曹操献上一计。

徐庶来到曹操帐下,当老母得知徐庶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儿子离开他效忠的主公时,老人家悔恨不已,并且对徐庶就是一顿斥责,为了不使徐庶为难,徐庶的母亲最终选择了自尽。母亲离世,徐庶悲痛不已。可即便如此,曹操仍然将徐庶留在帐下。正应验了曹操用人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那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是毁了也不会让别人得到。

按理说,徐庶母亲死后,徐庶完全可以找机会逃回刘备处,那么徐庶为何没有这么做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个:

首先:古代讲究从一而终,既然选择离开了刘备,“好马不吃回头草”,出尔反尔不是一个文人风骨,所以徐庶就不会再选择回去;

其次,既然已经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而诸葛亮的能力和威望也在自己之上,所以如果自己再回去,就显得多余;

第三,刘备举事的时候打的旗号是“匡扶汉室”,但随着三国时局的不断转变,徐庶认为刘备有夺取汉家天下的野心,而徐庶始终认为自己的汉臣,故而他选择了独善其身。

标签: 徐庶三国

更多文章

  • 孔有德是什么人?他能受到重用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孔有德,清朝

    孔有德,明末清初将领。原为毛文龙部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有德生于万历年间,辽东盖州卫人,祖籍山东。孔有德是矿工出身,虽不识字,但“长于弓马”。所以当辽东一带被后金占领后,他便应征入伍,投在明将毛文龙的麾下。由于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因

  •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于成龙,清朝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从副榜贡生历任知县开始、因政绩突出不断被朝廷提拔,数十年来在知府、按察使、巡抚、总督等任上,严守初心,一如既往地秉公办事,关心百姓疾苦,生活节俭、拒绝,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

  •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夏侯惇,夏侯渊

    对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这一点不难发现!三国中,曹操用兵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看重出身,若是曹家儿郎,那么他们便可以成为曹操手下的统帅,比

  •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吕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被评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么他的师傅是谁?为何他能所向无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吕布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所向无敌,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三个原因,也就明白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了?吕布若问三国中,谁的战斗力最强,那么答案

  •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白起,张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攻城近百座;张仪出使诸侯,以“横”破“纵

  • 衣带诏事件之后,张飞是如何从曹魏八名大将中的围剿中脱困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与董承等人参与“衣带诏”泄密之后,曹操杀掉了董承和董贵妃,然后东征,进攻刘备。刘备派孙乾向袁绍求救,袁绍以小儿子身患疥疮,命已垂绝为由,不肯发兵相救。无奈之下,张飞建议刘备趁夜偷袭曹操营寨,刘备采纳了张飞的建议。然而,刘备的劫营计

  • 周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札,东晋

    周札(?-324年),字宣季,义兴阳羡人,东晋将领,平西将军周处之子,建武将军周玘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札出身于义兴周氏,早年举孝廉,曾授郎中、句容县令、吴国上军将军等职,西晋末年时因平定钱璯叛乱有功,封漳浦亭侯。他进入司马睿的丞相府,担任从事中郎,后又

  • 潘濬: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刚正不阿,一心为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潘濬,东吴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长而闻名。建

  • 是仪: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是仪,东吴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

  • 历史上曹操为何要赎回蔡文姬?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汉朝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从小就有天赋,聪明,多才多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大家都知道曹操的最大爱好是夺人妻子。曹操花重金从匈奴左单于手里赎回了才貌双全的蔡文姬,没有据为己有,反而把她嫁给了董祀。有人说董祀是农夫。那么董祀是农夫吗?曹操为何没有和蔡文姬结成秦晋之好呢?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