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肃:曹魏时期大臣、经学家,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

王肃:曹魏时期大臣、经学家,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2 更新时间:2024/1/19 16:02:05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迎接高贵乡公曹髦继位。帮助大将军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把女儿嫁给司马昭。累迁中领军、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获赠卫将军,谥号为景。

王肃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学加以综合。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宣扬道德价值,将儒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庙。宋真宗时,追赠司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肃是王朗的长子,出身于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他十八岁时,跟从大儒宋忠学习《太玄》,还为《太玄》做注解。

黄初(220年—226年)年间,王肃任散骑黄门侍郎。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肃世袭其兰陵侯爵位。

太和三年(229年),升任散骑常侍。

屡议朝政

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马曹真率军伐蜀汉,王肃上疏劝阻,正逢秋雨连绵,栈道断绝,加上太尉华歆也上疏谏止,曹真等于是撤军。王肃又上疏说:“应该遵循旧礼,为已经去世的大臣发丧,并向宗庙进献果品。”这些事都得以施行。王肃又上疏陈述为政之本,认为应该裁撤、合并多余的官员,减少不急需的俸禄,停止不必要的费用,又建议恢复古代五日一朝的制度。

青龙二年(234年),山阳公刘协去世,王肃上疏认为应该给其“皇”的谥号,魏明帝没有同意,追谥其为汉孝献皇帝。王肃后来以散骑常侍身份兼任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

景初(237年—239年)年间,明帝大修宫室,使得百姓负担沉重,无法专心从事农业生产,而服役没有期限,刑罚过于随意。王肃上书劝谏明帝,又认为可以摈弃在鸟兽上花费的那些粮草人力。

明帝还曾与王肃讨论东汉白马令李云给汉桓帝的上疏,王肃认为李云的言辞虽然有些偏激,但汉桓帝杀李云也是不宽容的表现,并不正确。还谈及司马迁,明帝认为司马迁受宫刑后心怀怨恨写《史记》诋毁汉武帝,而王肃认为司马迁是良史之才,是汉武帝自己看完汉景帝和自己的本纪后深怀怨恨,而不是司马迁。

历职内外

正始元年(240年),王肃出任广平太守。后因公事被征还,任议郎。不久,转任侍中,又迁任太常。当时大将军曹爽专权,重用何晏、邓飏等。王肃曾与太尉蒋济、大司农桓范谈论到时政,王肃严肃的说:“这些人(指何晏等)与弘恭、石显是同类,还值得称道吗?”曹爽听说后,就告戒何晏人等说:“你们都应该谨慎些!公卿们已经把你们比作前代的恶人了。”王肃后来因为祭祀宗庙时有误被罢免,后任光禄勋。

嘉平四年(252年),当时有两条一尺长的鱼,跃上武库的屋顶,很多人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王肃说:“鱼应该生活在水中,现在却在屋顶上,这是有甲麟的动物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难道是戍边将领要有失败的事故吗?”不久,果然有东关之战的失败。后改任河南尹。

攻心为上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曹芳,以王肃持节兼任太常,护送法驾在元城迎接高贵乡公曹髦。同年,有一股白气穿过天空,司马师向王肃询问发生这一现象的缘故,王肃回答说:“这是蚩尤的旗,东南方将会有叛乱。您如果亲身安抚百姓,那天下就会安定归服,那叛乱就会先灭亡。”

正元二年(255年)春,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举兵叛乱,司马师问计于王肃,王肃认为淮南将士的家属都在内地,所以只要迅速派兵阻挡他们前进,就能使其军队土崩瓦解。司马师采用了王肃的计策,最终击败了毌丘俭和文钦,平定了叛乱。

王肃后来迁任中领军,加领散骑常侍,增加食邑三百户,加上从前的共有二千二百户。

卒后哀荣

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他的门生有数百人为其送葬。朝廷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由其子王恽世袭兰陵侯爵位,王恽去世后,无子,封国因世袭断绝被撤销。

景元四年(263年),朝廷又封王肃子王恂为兰陵侯。

咸熙元年(264年),开建五等爵制,因为王肃在前朝功勋卓著,于是改封王恂为丞县子。

标签: 王肃曹魏

更多文章

  • 秦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朗,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大将,他叫秦朗。此人你或许很陌生,他的父亲被张飞所杀,母亲被曹操霸占,他不得已寄人篱下,最后却成长为一代名将。看似人生饱满的背后,最后却仍然被时代、被强权所抛弃,那么,秦朗的人生究竟遭遇了什么?正所谓“福兮祸之

  • 刘备前半生可以说是碌碌无为 刘备为什么还能大器晚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蜀汉

    还不知道:前半生碌碌无为的刘备,为何能大器晚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转战中原二十载,黄粱一梦终成空。刘备这个人,堪称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异数。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古往今来,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没有背景的草莽英雄,只有靠着天下大乱、秩序崩溃这个档口,才能够浑水摸鱼,

  • 曹铄: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深受曹操疼爱但因病早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铄,曹魏

    曹铄,东汉末年曹魏宗室,曹操之子。沛国谯人,相殇王,与曹昂、清河公主皆为刘夫人所生。早薨,无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曹铄,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第二子,丰愍王曹昂、清河长公主胞弟。母刘夫人,曹操的平妻(正妻为丁夫人),是曹操起兵前最敬爱的妻子之一

  • 曹宇:三国时期曹魏宗室,与魏明帝曹叡颇为亲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宇,曹魏

    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与环夫人之子,邓哀王曹冲同母兄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和六年,封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将军辅政,不果。其子常道乡公曹奂,是魏国末代皇帝,史称魏元帝。晋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宁四

  • 历史上朱元璋出征前,将士兵的妻子集中起来是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国初事迹》中记载:出征阵亡及病故军妻,俱令于寡妇营居住,不许出营,令人巡绰及把门,在外男子无故入营问罪。这段话是朱元璋对李善长说的几句话,大意是要李善长把那些阵亡将士的妻子囚禁起来,不让她们任意出去,同时也不准其他男子

  • 汉中之战中魏延的表现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延,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双方展开大战,打的难分难解,非常激烈,刘备必须要夺汉中,曹操死活不想退步,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这里只讨论演义。在汉中争夺战中,魏延表现的非常出彩,魏延勇猛善战,两次大战庞德,还一箭射中曹操,将曹操的门牙折断了两个,差点送曹操上

  • 历史上元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废黜帝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氏,南北朝

    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之女,生母为元诩最宠爱的嫔妃潘外怜,祖母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胡太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泰元年(528年),北魏胡太后拥立孙女元氏为帝。但过了不到一天,胡太后就宣布元氏为女子而将其废黜。为何胡太后要拥立元氏为帝而又将其迅速废黜呢一,出身皇

  • 苏麻喇姑的一生有多传奇?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麻喇姑,清朝

    苏麻喇姑一个在史书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的宫女。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宫中一位年长的宫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为该宫女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位宫女不是别人,正是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麻喇姑的话,肯定是“传奇”无疑。苏麻喇姑的特别之处至少体现两方面:苏麻

  •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

  • 朱标不死蓝玉就没有事情吗 最后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蓝玉

    对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死,朱棣也不会造反,是这样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朱标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了,经过深思熟虑,他没有选择其他儿子,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面对这么年轻且无经验的接班人,朱元璋开始大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