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选择南京,朱棣选择北京 两人谁选的都城更有眼光

朱元璋选择南京,朱棣选择北京 两人谁选的都城更有眼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51 更新时间:2024/1/22 9:46:39

还不了解:明代都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他们谁更有眼光?姜还是老的辣

中国上下历史5000年,历史悠远,朝代众多。这些不同的朝代就如同各自闪烁的明珠,点缀在历史的画卷之上为我国的历史添光加彩。在这些朝代之中,明代属于最特殊的那一个。他有着其他朝代不能相比的气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代的历史上有两位皇帝最为出名,第一位自然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而第二位则是朱棣。这两位皇帝一个是明代的开国皇帝,一个是明代最豪横的皇帝,他们同样卓越,但是定都的思维却不相同。朱元璋将都城定在南京,而朱棣则迁都北京,那么他们谁更有眼光呢?

01一声令下迁都北京

说起这个朱棣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儿肯定就是——他的这个皇位来的并不光彩。确实,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的把皇位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抢了过来。也正是因为这个皇位来的并不干净,这点不用旁人说朱棣自己就了解,同时这也是他迁都的原因之一。

南京是朱元璋定都的地方,明代那个时候才建立不久按道理是不能这么快就迁都的。然而这个南京朱棣是一刻都待不下去,自从他坐上皇位之后午夜梦回之中,他就常常能梦见朱元璋和朱标指着鼻子骂他狼心狗肺。所以朱棣急着迁都,他想尽快逃离这个满是回忆的都城。

迁都这件事已经决定好了,但是迁到哪里去却又成了问题。经过冥思苦想之后,朱棣决定把首都定为北京,要带着文武大臣们一起搬家。其实选北京为新都城是有原因的,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他所管辖的范围就是在北京城的那一块。

北京对于朱棣来说有着特别的情感,在北京朱棣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声望也远远要比在南京之内大。去了北京朱棣的根基会更稳固,而且由于朱棣皇位来的不正当,所以他急需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迁都为北京更容易让他向外扩张领土范围。

跟南京一样,北京也是我国的历史古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朱棣想要迁都的时候,明王朝也属于中兴时期不缺钱也不缺力很容易满足迁都所需要的物资。即便如此,朝中还是有大臣不想迁都,但是迫于朱棣给的压力也只能妥协接受,乖乖跟着前往北京。

朱棣迁都为北京还有一个原因,在他起兵谋反的时候,除了北京和南京以外的其他地区还有许多手中掌握着兵权的藩王和大官。这些大官在战争当中并没有选择支持任何一方势力,他们对于朱棣来说是种潜在的威胁,是必须要提防的对象。

相比于南方的文人墨客,北方的人对于武枪弄棒更为擅长。这点在朱棣起兵的时候就有认识,如此强大的兵力,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朱棣才可能安心。况且朱棣当时也做好了四处征战,为自己博取个好名堂的准备,综上所述,朱棣迁都北京这件事做的很对。

02朱元璋定都南京

从一个乞丐到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朱元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阶层跨越。这其中的艰辛是谁都想象不到的,俗话说的好,打江山守江山难。头脑聪明明的朱元璋自然不会不了解这个道理,明明是北方人更擅长武力更容易守江山。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将都城定为南京呢?

其实朱元璋将首都定为南京的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因为在之前有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让南方经济十分繁荣,符合当做都城。第二点则是因为南方政治情况相对稳定,没有什么太大的敌人威胁,作为都城南京十分安全。有了这两个前提,南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新首都。

虽然大明的江山已经掌握在了朱元璋手中,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他人觊觎他的这个位置。北方的蛮夷众多,这些北方各族的势力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不小的威胁。那个时候明王朝才刚刚建立,朱元璋的龙椅都还没有坐热自然是要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定都为南京。

或许这个时候就有人要问了?既然那个时候是因为出于安全考虑才定都为南京的,那为什么在之后朱元璋势力稳定了,不选择迁都呢?其实朱元璋还真的想过要迁都,但是很不巧的是太子朱标就在那时去世了,这突然的丧子之痛打击的朱元璋再无心思筹备迁都之事。

03谁的眼光更长远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在各个方面都继承了朱元璋的优良传统。虽然他的皇位来的并不光彩,但是这不能否认朱棣对明王朝做出的贡献。若是没有朱棣,恐怕也不会有之后的大明盛世万国朝拜之状。但要是说谁的目光更长远,恐怕朱元璋要略胜他这个儿子一筹。

朱棣选择迁都北京是在明王朝局势已经稳固的情况下才做出的,那个时候的明王朝有声望,有势力,也有钱,有兵力不再惧怕北方的那些蛮夷骚扰。而且朱棣本身的势力范围也是在北京,对于北京朱棣是熟悉的,他也是有那个把握在北京能够立住脚跟不会被欺负的。

朱元璋却不同,他是新皇上位,为了江山稳固,他不得不考虑更多。朱元璋清楚自己刚刚建立起明王朝,他不敢保证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击溃那些北方前来骚扰边界的蛮夷。若是双方真的大动干戈,不仅对于整个明王朝不利,还有可能会把刚刚到手的江山丢失。

04总结

知晓了定都南京的用意之后,朱元璋的目光长远不得不让人佩服。在那个社会条件之下,他没有贸然的将都城定在一个自己不熟悉而且有潜在危险的地方。作为一个皇帝,他够谨慎心思也更重,这可能也是他为什么能从一个平民乞丐成为九五之尊的原因。

不管是朱棣还是朱元璋,他们都为明王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个历史上最有气节的朝代之中,他们闪烁着自己的光辉。明王朝的起源是一个破碗,结束是一根麻绳。朱元璋在天之灵,看到自己的子孙虽然没有守住江山,但却为了江山献命想必也很是欣慰吧!

标签: 明朝都城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时,比他小三岁的刘邦在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西汉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几例两个王朝的开拓者生活在同一个时空,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

  • 李世民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晚年为何变得如此昏庸不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英明神武,为何晚年却昏庸不堪,连自己都不忍直视呢?李世民缔造了贞观之治,带领唐代坐上世界霸主的位置,曾攻灭了十几个国家政权。这样的千古一帝,为何晚年那么昏庸?他又昏庸到了什么程度,连自己都不忍直视呢

  • 刘邦生前给戚夫人留有后路 戚夫人为什么还落到这样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戚夫人

    对刘邦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生前给戚夫人安排了4条活路,她一条也没选,结果被做成人彘。吕雉对刘邦的爱妃戚夫人早就恨得牙痒痒,却也只敢等到刘邦死后才清算。刘邦生前就给戚夫人安排了4条活路,确保心爱的女人能安稳活下去,惋惜她哪条都不走,最终被做成人彘

  • 吕雉迫害戚夫人成为人彘 史书上为何记载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戚夫人,汉朝

    对历史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爱妃戚夫人:吕雉迫害戚夫人,为何汉书记载仍活了“数月”?根据史书的记载:“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吕雉为了报复戚夫人,命人挖掉了戚夫人的眼睛,割掉了戚夫人的舌头,灌聋了戚夫人的耳朵,又把戚夫人

  • 明朝灭亡之后崇祯子女怎么样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子女

    对崇祯子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灭亡,崇祯3子2女何去何从?1644年,明代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明代自此覆灭。随后,明代在江南的残余势力,纷纷拥立明宗室子弟建立政权,如弘光、隆武、永历皆是如此,不过他们均非出自崇祯一脉,而是宗室其他支系的子弟。那

  • 沈万三出资修城和犒军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流放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沈万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沈万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代富豪捐资修建南京城和犒军,为何会被流放?前言明代有一位富豪,他叫做沈万三。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富豪那都是人人喊打的角色,而这个沈万三却不一样,它不仅不被人民厌恶,还深受人民爱戴。改朝换代,修建新都是一个事关王朝兴衰的

  • 李渊被逼退位之后 李渊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太上皇”李渊下场,究竟有多惨?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太上皇之说。《史记》记载:“盖太上者,无上也。皇者德大于帝,欲尊其父,故号曰太上皇也。”颜师古解释说:“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

  • 李世民当初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被逼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玄武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到底是为了争夺皇位才发动的,还是被太子李建成逼迫的?千百年来,人们对玄武门之变都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李世民到底是为了争夺皇位才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还是被太子李建成逼迫所发动的?今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揭晓吧?在玄

  • 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还要从当年宋神宗说起,宋神宗即位时仅20岁,年轻气盛,想有一番作为,于是找到了王安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具体经过。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今辻西抚州)人,他的父亲王益曾经做过几任州县长吏,青少年时期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对宋王朝存在的社会问题有

  • 伯禽:周公旦长子,受封鲁国,坚持以周礼治国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伯禽,鲁国

    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周公旦在镐京辅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鲁国。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后其子鲁考公继位。伯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