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飞的“燕颔虎须”形象从何而来?他又如何从事“卖酒屠猪”?

张飞的“燕颔虎须”形象从何而来?他又如何从事“卖酒屠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1/1 3:42:40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描写张飞的外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又作自我介绍说: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于是张飞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燕颔虎须的威猛长相,卖酒卖肉的行业出身。

然而,《三国志》或其它正史中,对张飞的长相毫无记载,也即是说,小说中的张飞形象完全出于民间的想象和杜撰。

大凡想象总有所依据,那么这种想象从何而来呢?即便要用“燕颔虎须”形容他威猛,但“卖酒屠猪”又从何说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种可能,和东汉军事家班超有关。

班超,就是人们熟知的“投笔从戎”典故的主角。他本是文人出身,博览群书,能言善辩,在官府做文书工作,后觉得如此虚度光阴太过平庸,于是投笔从戎,随大将军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获封“定远侯”。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中的“定远”指的就是班超。

据《后汉书》中《班超列传》记载,班超曾找相面者看相,相者说:“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意思是,你长着燕子的下巴,老虎的脖颈,能像燕子一样高飞万里,也能像老虎一样痛快吃肉,这是可以万里封侯的大富大贵之相。

看,“燕颔虎颈,飞而食肉”这八个字,有某种可能,经过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口误编排,逐渐演变成“燕颔虎须,飞食肉”,进而变成“张飞燕颔虎须、屠猪卖肉”。

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

此外,班超的个性表面粗放,内心细腻严谨,和常常用来形容张飞的“粗中有细”倒也有相近之处。

说句题外话,“燕颔”这两字,除了形容班超、张飞这样的名将之外,也曾被用来形容北宋末年的权臣宦官童贯

宋朝人蔡绦所写的《铁围山丛谈》中说:童贯彪形燕颔,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

童贯是手握军权的大臣,权倾一时,他是宦官出身,但外形长得极其威猛,不像太监的模样。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赵国兵力上占一点优势,为何还是在长平之战输给了秦国?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要想知道长平之战赵括输的原因,需要先知道以下几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面对韩国即将灭国的局面,韩王决定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此来议和。谁曾想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愿投降秦国,冯亭更是私自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注意,此时是秦国在主动进攻韩国。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军为此做足了准备,粮草供

  • 张元素的理论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元素,医学家,历史解密

    张元素医学思想的可贵之处,首先是他具有革新精神。他虚心研究学习古代的医学理论,但不拘泥古方。他明确地声称:“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就是说,时代不同,具体气候和患病者的体质等情况不同,病情有变化,不能完全再按过去的处方用药。他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灵活地吸收前人经验,结合自己数十

  • 酷吏来俊臣被武则天处死,背后有何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来俊臣,周兴,唐朝,野史秘闻

    首先我们先来说下他这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来俊臣,至于他的来历,历史上着墨不多,据《新唐书》记载“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与里人蔡本善。本负博数十万不能偿,操因纳其妻,先已娠而生俊臣,冒其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来俊臣亲爹是一个姓蔡的赌徒,曾把自己的妻子和腹中的胎儿输给了一个姓来的赌徒,胎儿出

  • 西汉一代车夫,夏侯婴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婴,西汉,风云人物

    夏侯婴,是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其实,沛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啊!刘邦政治集团的许多大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最早的时候,夏侯婴是在沛县衙门马房官吏马的,相比也是因此才练就了一身精湛的车技。每当夏侯婴驾车送走使者或客人返回的时候,总是会经过沛县泗水亭,找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聊天,二人一聊就是大半天

  • 世界上有哪些口味的西红柿?为何现在的口感却变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现如今的很多食物的口感都和我们小时候吃到的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西红柿。在小时候,很多人吃到的西红柿都是松软多汁,掰开之后有时还能够看到明显的沙瓤。有些西红柿的口感偏酸甜,而有些则更为甜一些,不管是哪种口味的西红柿,吃起来都要比现如今的西红柿可口许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么

  •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进攻过缅甸,为何很多都是铩羽而归?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在清朝之前,进攻中南半岛的历代王朝大多没捞到什么实际好处,比如:宋朝征交趾、元世祖忽必烈三征安南、明朝经略安南,最后都是铩羽而归。载,乾隆曾四次出征缅甸,前三次号称清军依旧是走的前朝老路。首先,武器太弱。清军士兵的武器是弓箭、刀、鸟枪。虽然配备了2000至3000斤铜炮、九节炮、劈山炮,但这

  • 揭秘:曹操为什么杀杨修而留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杀司马懿可除曹魏政权的长远威胁,杀杨修可除曹操父子交接班的短期隐患。历来在讨论杨修之死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常常被忽略,这个事件就是曹操立嗣事件及其结果。曹操长子曹昂早年随征死于宛城,曹氏政权逐渐做大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便成为曹氏内部两大势力集团斗争的焦点。在立嗣事件中,杨修和司马懿是两个焦点人物,

  • 刘裕为何43岁都没有儿子?后来真找了个寡妇?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裕,南朝,野史秘闻

    或许人们并不知道刘裕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出生在一个比较穷困的家庭,他的母亲生下他以后,就离世了。由于家里穷,并没有钱给他请乳娘。他父亲当时就把他给了一户有钱人家。刘怀敬的母亲抚养了刘裕,这才让他有幸活了下来。他长大以后长得很是强壮,他也因为孝顺继母,而被众人所知晓。他后来长大就去参军了,在战场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后 安禄山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安禄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其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安史之乱是一件影响唐代乃至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由安禄山发动的这场叛乱使得唐代由强盛走向衰落,并且导致了此后延绵不绝的藩镇叛乱,终有唐一代都没能完全的终结藩镇割据的乱象。安禄山是胡人,原

  • 知遇之恩究竟有多重要?不然赵匡胤又怎会有僭越之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知遇之恩,赵匡胤,文史百科

    “知遇之恩”是指在你还没有成功或者展现自我之前,第一个赏识并提拔你的人给予你的恩情。能带给你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如果你能体会这种恩情,那么你就能够理解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在“陈桥兵变”取得成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本是一个将门世家子弟,年轻时估计是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