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仁愿:唐朝时期宰相、将领,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的国力

张仁愿:唐朝时期宰相、将领,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的国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3/12/24 5:00:56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召回,授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但不久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防御突厥。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取漠南,极大的削弱了后突厥汗国的国力。

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拜相,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封韩国公,又加镇军大将军。开元二年(714年),张仁愿去世,追赠太子少傅。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张仁愿原名仁亶,因与唐睿宗李旦名字的发音相似,故改名仁愿。

张仁愿年轻时文武全才,武则天在位时官至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郭霸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都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张仁愿严辞拒绝,因此受到有识之士的器重。

不久,夏官尚书王孝杰担任吐刺军总管,率军抵御吐蕃。张仁愿时为监军,因与王孝杰关系不睦,便派人去向皇帝告状。因此,王孝杰被削官为民,张仁愿则升为侍御史。

屡战突厥

697年(万岁通天二年),监察御史孙承景出任清边军监军,战后虚报战功,称自己每战必身先士卒,亲临矢石。武则天闻讯后,对孙承景非常赞赏,将他擢升为右肃政台中丞,并令张仁愿为其部下记功。张仁愿先向孙承景询问作战经过,孙承景本是虚报战功,支支吾吾无法回答。张仁愿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便上书弹劾孙承景欺君犯上。武则天将孙承景贬为崇仁县令,任命张仁愿为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

698年(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入侵唐朝,先后攻陷赵州(今河北赵县)、定州(今河北定州),进犯幽州。张仁愿出城迎击,激战中被冷箭射中手臂,突厥军见不能取胜,也自行退去。武则天派出使者慰劳军队,并赐给张仁愿药品,命他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702年(长安二年),突厥攻破石岭关(今山西阳曲北),攻打并州。武则天任命雍州长史薛季昶代理右台大夫,充任山东防御军大使,又命张仁愿负责幽州、平州(今河北卢龙)、妫州(今河北怀来东南)、檀州(今北京密云)四州防御,与薛季昶互为犄角,共拒突厥。

706年(神龙二年),唐中宗任命张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当时,洛州粮价飞涨、盗贼横行。张仁愿到任后,将抓捕的盗贼全部乱棍打死,尸体陈列在府衙前。远近百姓无不惊骇,从此无人再敢偷抢。唐高宗时的洛州刺史贾敦颐也是政绩突出,所以时人都称赞道:“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同年十二月,突厥入侵鸣沙(今宁夏青铜峡西南黄河东岸丰安故城),击败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进掠原州(今宁夏固原)、会州(今甘肃靖远)等地,夺走陇右牧马一万多匹。707年(景龙元年),张仁愿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御史大夫,屯边防御突厥。张仁愿到达朔方后,突厥已退兵而去,便乘胜追击,夜袭敌营,大破突厥。

修筑三城

当时,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而在黄河北岸有一拂云祠。突厥每次出兵,都要在祠中祈祷,然后再发兵南下。708年(景龙二年),默啜统帅全军西攻突骑施(西突厥部落),后方兵力空虚。张仁愿便上奏朝廷,请求乘机夺取漠南之地,并沿黄河北岸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受降城,以断绝突厥南侵之路。

奏疏送至京城后,唐中宗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太子少师唐休璟表示反对,并道:“两汉以来,朝廷都是北守黄河,如今在敌虏腹地筑城,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最终只怕还是要被敌虏占据。”张仁愿执意请求,最终得到中宗同意。

张仁愿又上表请求留下戍边岁满的兵士,以加快工程进度。当时有二百多咸阳籍士兵不愿筑城,集体逃走,结果被张仁愿抓回,全部斩于城下。从此,筑城军民无不尽心尽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将三城全部筑成。

三座城池中,拂云祠为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对朔方,而西城南对灵武,东城南对榆林,三城相距各有四百多里,北面都是沙漠。张仁愿又向北拓地三百多里,并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从此,突厥不敢度山放牧,朔方不再受其攻掠,每年节省军费上亿,裁减镇兵数万人。

后突厥汗国非常强大之时,唐朝张仁愿在漠南突厥之地建立三受降城体系,三受降城体系是唐朝建立的进攻型军事重镇体系,使突厥汗国的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地区成为唐朝北疆内的军事地区,被唐朝控制。后突厥默啜可汗无力返回漠南,不得不返回漠北。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自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取漠南后,后突厥汗国的国力大为削弱,最后被唐朝与回纥联合攻灭。后突厥汗国的衰弱与灭亡,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是其重要原因。

晚年拜相

不久,张仁愿回朝任职,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并拜左卫大将军,封韩国公。同年秋,张仁愿再次返回边地,唐中宗还亲自赋诗饯行,后又加镇军大将军。

710年(景云元年),唐睿宗即位,张仁愿因年老致仕退休。不久,朝廷又加张仁愿为兵部尚书、光禄大夫,但依旧让他退休在家。

714年(开元二年),张仁愿去世,追赠太子少傅。

标签: 张仁愿唐朝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张仁愿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仁愿,唐朝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召回,授左屯卫大将军、检

  • 赵圆珠: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靖康之变后她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宋,赵圆珠

    赵圆珠(111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女。封号仪福帝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十七岁,没有嫁人。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之后嫁给金朝四皇子越国王·完颜宗弼(金

  • 刘胤:东晋官员、将领,官位提高后日益骄横、不问政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胤,东晋

    刘胤(281年-330年1月29日),字承胤,东莱掖县人,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 ,晋朝官员、将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胤容貌俊美,性格豁达,善交豪杰,深得士人仰慕。八王之乱时,刘胤欲到辽东避乱,途经幽州时,幽州刺史王浚挽留并表任他为渤海太守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还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蜀汉,七粒米

    对诸葛亮死后,为何要在口中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我们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小时候每次看到诸葛亮身死的场景,都会不由自主地流泪,不想诸葛亮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离开人世。不过在悲伤之余,又非

  • 关羽丢失荆州还蜀汉还有百万大军 诸葛亮为何没有重新夺回荆州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荆州

    还不知道:关羽失荆州后,蜀国还有近百万大军,诸葛亮为何不重新夺回荆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不重新夺回荆州,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荆州易主早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他就已经阐述了荆州的重要性!刘备要想北伐成功,入主中原,必须

  • 都是打了败仗,许褚与曹洪受到的待遇为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许褚,三国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曹洪和许褚都是曹操大将,曹洪是宗族将领,相当于嫡系,许褚是外姓将领,虽然是外姓,但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也深受信任。曹洪作为曹氏宗族大将,打了败仗,曹操要杀曹洪,为何许褚打了败仗,曹操不

  • 传闻明武宗朱厚照经常上街强抢民女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厚照,明朝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明武宗朱厚照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朱厚照经常上街强抢民女是真的吗?请听我详细道来。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

  • 清朝公主和亲远嫁到蒙古后 古人为何没有能生下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公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公主嫁到蒙古,为何都无法生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生在古代的皇家,无疑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皇子公主都是生活优渥,从小锦衣玉食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这些都是有人照看,他们只要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就好,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不过他们依然有着自己难以逃脱的命运,特别是公主,

  • 古代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两人之间谁的地位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主,格格

    同样都是皇帝的女儿,格格和公主有何区别,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还珠格格》、《甄嬛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古装剧。比如小时候看《还珠格格》,紫薇与小燕子(小燕子与紫薇互换身份)都是金枝玉叶的“格格”,深受乾隆皇帝宠爱。长大了才知道,紫薇和小燕子都是皇上的女

  • 冯道为什么历经十位皇帝都不倒?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道,五代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要说一个人身居高位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说有一个人能够侍奉几代皇帝,那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是人才谁都会重视起来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历经了四个朝代,十位皇帝,按说这没什么,但是每次都能身居高位,委以重任,这就不寻常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