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出于什么目的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出于什么目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78 更新时间:2023/12/17 21:38:16

诸葛亮去世时,蜀汉政权继续维持稳定,刘禅为何还连杀3位重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能继续维持稳定,与刘禅罕见的铁腕手段是分不开的。

通过连杀三位重臣,刘禅快刀斩乱麻,重新塑造了蜀汉的权力格局,使蜀汉这艘小船继续平稳航行。

诛杀李邈,延续诸葛亮路线,平稳过度

诸葛亮去世后,安汉将军李邈上书,将诸葛亮比做西汉的吕禄霍光,说诸葛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他常常担心诸葛亮做出什么不轨之事!如今,诸葛亮死了,“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这份上书的意思非常明确:否定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执政时期的路线!

如果诸葛亮是“狼顾虎视”,那蒋琬费祎姜维们,是不是就是为虎作伥的帮凶呢?

所谓“宗族得全,西戎静思,大小为庆”,是指诸葛亮以严法约束益州大族、频繁北伐,都是错误的!如今诸葛亮死了,其内政外交所有路线全部要改!

显然,李邈不仅全盘否定了诸葛亮,而且“代表”益州大族否定诸葛亮时期的内政外交路线!

如果不能对这种说法给与明确、坚决的回复,必将引起蜀汉内部的剧烈动荡!

刘禅的回复简单直接:诛杀李邈!

诛杀李邈,不独是尊崇诸葛亮,更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诸葛亮的历史贡献是不容置疑的。诸葛亮虽死,但蜀汉将继续延续诸葛亮时代的路线,继续使用诸葛亮留下的班底!对于这些根本问题,不接受蜀汉内部有任何的叽叽歪歪!

根本已定,人心自安!

逼死杨仪,明确核心

既然要延用诸葛丞相的班底,那么,以谁也核心呢?

诸葛亮在世时,“政由诸葛”,诸葛亮的丞相府是蜀汉事实上的权力中心。

既然要延用诸葛丞相的班底,自然就要在其中选择新的领导人物。

丞相府中,长史杨仪、留府长史蒋琬,名望最高。其中,杨仪的资历比蒋琬老,常年追随丞相出征,自认为功劳、才能也比蒋琬强。

然而,诸葛亮曾对刘禅明确表示:“臣若不幸,后事宜付琬”。蒋琬才是诸葛亮明确指定的“接班人”。

因此,刘禅以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开始逐步“接班”。

至于杨仪,则升为中军师,没有实权,没有部署,只是能便宜行事而已。也就是···架空!

杨仪自然不服,声色间流露出不满和怨愤,屡说怪话。

费祎看望他时,杨仪更是狂言:丞相去世时,如果我带领军队投靠曹魏,也不至到如今这般田地!悔恨呀!

费祎将此事告诉刘禅。

那还有什么说的,刘禅将其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

已经成为平民的杨仪仍然不满,屡屡上书诽谤,言辞激烈!

刘禅遂派人去捉拿杨仪,杨仪自杀!我们知道,杨仪被废为平民,是其“悔恨不率军投曹魏”,后来被问罪,是其“诽谤”。

然而,可以想象的是:杨仪的怨愤之言、“诽谤”,未必都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作为曾经长期参与机密要事的核心人物,他手中应当是有不少“把柄”的。

所以,杨仪的这些叽叽歪歪,虽不至于有造反的能量,但无疑是能够影响蒋琬、费祎等人在蜀汉干部群众中的形象的!

刘禅先废其为平民,后又问罪,直至使杨仪自杀,就是维护蜀汉新班子的地位和形象!

因为,刘禅知道:比起“明察秋毫”来,维护稳定的大局,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斩杀刘琰,重塑君臣关系

斩李邈,明确了继续走“诸葛亮路线”。废杨仪,明确了要以蒋琬为新班子的核心。

不过,与此同时,刘禅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件事,就要从杀刘琰说起了。

刘琰,蜀汉老臣。早在刘备在豫州时,刘琰就跟随先主了。

虽然刘琰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但毕竟资历老,所以官至车骑将军,地位尊崇。

在北伐期间,刘琰和魏延不和,被诸葛亮打发回了成都,吃俸禄,享受好待遇,不用承担什么大责任。

然而,刘琰的老婆胡氏很漂亮。

234年正月,刘琰的老婆入宫给太后祝贺新年,结果被太后留在宫中,待了一个多月才回家。

由此,刘琰怀疑老婆和刘禅有一腿,遂让吏卒把老婆打了一顿,休了。

胡氏咽不下这口气,跑去告官。结果,刘琰下狱了。

打老婆嘛,有罪,但一般不至死刑。

然而,有司给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说法:吏卒不是帮你打老婆的人,脸不是被鞋子打的地方!

最后判决是:斩首弃市!

刘琰与诸葛亮死于同一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刘琰被杀是否是诸葛亮去世后。

但是,以理推之,在“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时代,斩杀如此重臣,诸葛亮如果在事,是一定要批复的,而以诸葛亮依法治国的思想,即便要杀刘琰,也是绝对不可能给出如此莫名其妙的判决理由的!

所以,刘琰被判决、诛杀,应当是在诸葛亮死后。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刘禅此举,表明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世上没有什么“诸葛亮第二”!

判处刘琰“斩立决”的,是“有司”,也就是相关主管部门!

过去,不要说斩杀重臣了,就是打将士20下板子以上的事情,都要诸葛丞相批复!

如今,只需“有司”,就能判定车骑将军死刑!

显然,刘禅此举,是将生杀大权,收回了!

蒋琬、费祎,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你做你的大司马、大将军,掌管军政。然而···生杀大权,不在你处!

此后,蒋琬、费祎、姜维,虽都曾位高权重,都没有生杀大权!生杀大权,朝廷“回收”了。

刘琰打老婆,罪不至死。

如果刘禅只是因为替“情人”出气,这么不光彩的事情也本不应大张旗鼓,将人家以莫名奇妙的理由斩首弃市!

刘禅之所以要大张旗鼓地将刘琰斩杀,是有明确信息要传递的。

我刘禅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刘琰是重臣吧!他也没有犯下什么罪不容诛的事情!

然而,我刘禅,甚至不需要编一个严肃的理由,想要杀你就能杀你!

臣民们,还敢对我不敬吗?

由此,刘禅以最激烈的方式,重新塑造了蜀汉的君臣关系。

蒋琬虽是诸葛亮的继承人,但不是丞相,其权位与诸葛亮相去甚远,刘禅已逐渐回收了权力。

其后,蒋琬死后,“禅乃自摄其政”,事实亲政了。

诸葛亮去世后,“远近危悚”,人心惶惶。

刘禅诛杀李邈,明确了蜀汉继续走诸葛亮路线。

废逼杨仪,确保了资历、名望不足的蒋琬能够挑起大梁,继续领导蜀汉平稳发展。

诛杀刘琰,则是告诉所有人:我刘禅,才是蜀汉的天子!

由此,蜀汉得以继续稳定的发展。

标签: 诸葛亮蜀汉

更多文章

  •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司马家的权力继承顺序必须是:司马懿传给嫡长子司马师,而司马师传给弟弟司马昭,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无法反驳。这时有人就问了,为什么司马师非要把大权传给

  •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裔,三国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在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期,张裔熟读经史子集和《史记》、《汉书》,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之后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遣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次

  • 商鞅为什么会得到秦孝公重用 秦惠文王为何对他赶尽杀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孝公,商鞅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为何非要将商鞅赶尽杀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扫平六国,除了胜在军事方面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胜在了制度之上。一项好的制度让秦国积累起了足以支撑统一战争的雄厚财富,同时也铸造了一支斗志昂扬的虎狼之师。而

  • 赵光义即位之后 朝中大臣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光义,大臣

    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为何没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提到皇上,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时代中,这是最至高无上的身份,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想要登上这个位置,但是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得知,想要坐上这个位置大致上有三种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首先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起义

  • 薄姬:虽不受宠,却是刘邦众多嫔妃中笑到最后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薄姬,西汉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是一位具备计谋和行动力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位善妒的人。刘邦去世后,他的嫔妃们大多结局凄惨,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人彘。但有一人不仅没有被吕雉迫害,后来还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荣耀显贵至极,她就是薄姬。薄姬的母亲魏媪虽然是魏国宗室之女,但她的父亲是一介平民,二人

  • 历史上真实的丁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怕董卓?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丁原,董卓

    众所周知董卓是东汉末期的大军阀、权臣,他无恶不作,还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位极人臣,文武百官都畏惧他,那个时候只有一个人敢振臂高呼,不畏强权,那个人就是丁原。当年董卓率军进京,给汉室朝廷带来了灾难。当他召集数百名官员准备废除皇帝并且立陈留王时,汉朝的百名官员中只有一人站起

  • 皇太极费尽心机劝降洪承畴,为什么洪承畴的晚年却如此凄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承畴.皇太极

    皇太极曾经费尽心机劝降洪承畴,洪承畴也不负所望,历经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三朝,是大清的首位汉人宰相,但为何晚年如此凄凉,众叛亲离,连清朝廷都不要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01 寒门出身却仕途顺遂洪承畴是实打实穷苦人家的孩子,出生于福建泉州。因为家境贫寒,在11岁时便辍学帮

  • 都说曹操选择的是“薄葬”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墓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薄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最近关于曹操高陵有了新的考古发现,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这让我们不禁好奇,曹操既然选择“薄葬”,为何又担心被人盗了自己

  • 张嫣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有多悲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嫣,汉朝

    张嫣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有多悲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嫣,砀郡外黄县人 ,她是鲁元公主和宣平侯张敖的女儿,有野史记载张嫣其字孟媖,小字淑君。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雉的长女,汉惠帝的姐姐。公元前202年嫁给开国功臣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为妻,之后生下了张嫣与鲁王张偃,

  • 李靖的前半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靖,唐朝

    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被称为大唐军神,是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提到唐初名将李靖,相信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李靖无疑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李靖一生灭萧铣、平辅公祏、定突厥、破吐谷浑……在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