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年轻是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最后的境遇有多悲惨?

年轻是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最后的境遇有多悲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64 更新时间:2023/12/17 0:16:58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建立汉朝,按实际军功来算的话,与一位军事家有很大的关系——他就是韩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韩信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不说高祖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遇到的其他敌人,光是一个西楚霸王,就够他头疼的了。尽管楚霸王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远不如高祖,可若没有韩信帮忙,高祖也根本打不赢楚霸王。

由此可见,韩信于高祖和汉朝而言,都是有大功的。可在他帮高祖打败其此生最大的一个敌人后,高祖却设计弄死了当时年仅35岁的韩信。这不禁又令人联想到韩信年轻时受过的胯下之辱,并忍不住为他此生的悲惨境遇感伤。

一、年轻时一事无成,还受了胯下之辱。

年轻时的韩信,其实跟高祖差不多。不仅不知道上进,而且还一天到晚在外晃悠。不过跟高祖不同的是,韩信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朋友,毕竟连洗衣服的老太太都看不起他。再加上他胆子比较小,所以那时过得远没有高祖那么逍遥快活。

甚至于有一天,有个屠户看他不顺眼,竟然当众逼着他在杀了自己和受胯下之辱这两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来。结果胆小的韩信选择了后者,可以说是狠狠地被对方侮辱了一番。

二、好不容易变得上进了,却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伯乐。

人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上进,未必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一直不知道上进。韩信后来就是变得上进了,并且开始努力怀揣着梦想去寻找真正懂自己的伯乐。他先是投靠了项梁,后又跟了楚霸王。可不管他是跟项梁还是跟楚霸王,他都并未得到对方的重用。

尤其是在他跟了楚霸王的时候,甚至还被对方明目张胆地表示看不起。于是,那个时候的韩信非常受挫,日子过得也一点都不好。好在他并未因此就放弃寻找自己人生中的伯乐,这才得以有机会受到高祖的重用。

三、受萧何和高祖器重,承诺尽全力助其打败西楚霸王。

其实,刚开始韩信投奔高祖的时候,也并不那么得高祖器重。甚至于在他犯了事儿后,高祖第一个想把他拖出去砍了。于是,失望的韩信就偷偷跑了。只是他没想到,颇受高祖重视的萧何竟然是此生中真正懂他才华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因此,在他跑了以后,萧何居然还屈尊于夜色中追赶并极力挽留他。而等到他回去后,高祖也因受到萧何的指点而对他委以重任。而他呢,也因感激两人的赏识而承诺会尽全力助其打败西楚霸王。

四、打败齐国后,因委婉讨赏而遭高祖记恨。

本来韩信在高祖的阵营中混得一天比一天好,高祖也因他屡出奇招制敌而变得更加赏识他了。按理来说,若他能表现出安分守己的样子来,那他今后的日子只会变得更好才对。可偏偏在这个时候,韩信有些得意忘形了。

尤其是在打败齐国后,他竟然敢向高祖“讨”做代理齐王的“赏赐”。虽然高祖表面上大方地给予了韩信想要的“赏赐”,可实际上,无论韩信的“讨赏”方式再怎么委婉,还是因此受到了高祖的记恨。要知道,身为帝王,最忌讳的就是手下人表现出功高震主的样子来。

五、功成名就之时,却被逼上了黄泉路。

得封齐王后,韩信做起事来更加卖命了。他帮助高祖设计围困楚霸王,甚至逼得对方不得不选择在乌江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本是大功一件,理应得到来自高祖更为丰厚的赏赐。可惜,他等来的是被高祖设计夺权和被萧何、吕后诛杀。

其实,他本可以在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时选择两条更好的路:一条是直接造反,加入到争夺天下之人的行列中;一条是尽快归隐山林,不再过问天下战事。可他偏偏没有选择其中的任何一条路,所以他最后就只能死得既惨烈又憋屈。

有人曾将韩信得到如此悲惨的下场归因于他没有大的人生格局,可想到他能从底层爬到高层,甚至能做到功高震主、君臣拜服的地步,明显这种观点就很没有说服力。可若说他人生格局大吧,似乎也有些不太能说得过去。那么,韩信得到如此结局,到底该怪谁呢?

其实,既应该怪他自己,也应该怪他的主子高祖。毕竟是他自己先做错了事,选错了路。而高祖,亦因在他人生的终点站扮演了掌握他生杀大权的角色,狠狠地坑了他一把。

标签: 韩信西汉

更多文章

  • 范文程为什么要效力于满清?他为清廷做出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范文程,清朝

    范文程,是明末清初时期政治家,是清朝开国功臣,他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清朝建国之初,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汉族大臣。他的名字叫做范宪斗,即范文程,是个颇受清朝几代统治者器重的人。不过自从明朝灭亡以后,很多人便一直都将投靠了清朝的范文程当作

  • 李斯斗不过赵高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斯,秦朝

    秦丞相李斯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因李斯与自己的执政理念相吻合,而将其提拔为丞相,此后李斯便成为了秦始皇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废分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

  • 后梁建立者朱温最后会命丧儿子之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温,五代十国

    907年,朱温攻入长安,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占有重要席位,在历经了“永徽之治,武周夺权,再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

  • 姜维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和陈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三国

    我们都知道在当时三国时期,群星璀璨,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兴六年(228),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并且很快获得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积极响应,震动了整个关中。然而,不久之后镇守街亭的马谡被张郃击破,率领着佯攻部队的赵云、邓芝也

  • 唐代诗坛一代英才,王勃为何才高命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勃,唐朝

    “诗杰”——王勃,唐代诗坛一代英才,为何却才高命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了解王勃的人估计都会不禁感叹,王勃才高命薄。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讲述王勃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王勃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家境殷实为他广泛读书提供了物质基础,相传,王勃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六岁时便能吟诗作赋,

  • 北宋亡国奴宋钦宗最后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钦宗,北宋

    北宋亡国奴宋钦宗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就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最后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成为金人俘虏,被金人掠到北方,北宋就此灭亡了。至于这两位亡国之君到了北方后,有什么样的遭遇?最后怎么死的?“正史”对这些问题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宋史》对徽宗只

  • 孙权能和刘备曹操三足鼎立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孙权

    你真的了解三国孙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和刘备都是骁勇善战的明主,孙权能够和两人三足鼎立?孙权到底靠的是什么?孙权应该感谢自己有个好爹、好哥哥,没有孙坚和孙策,孙权顶天了也就是个县令级别的人。读了几本书,管理一方百姓问题不大,让他攻城略地,征战四方,那是真不行。你看看曹

  • 李渊的皇位为什么只有三个人争夺 李渊的其他儿子在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渊

    对李渊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一共有多少个儿子?面对李渊的皇位,都有资格当太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在争夺?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但是,争夺储位的却只有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个儿子,李渊剩下的十多个儿子都没有参与进来。那么,为什么只是这三个儿子在争夺储位

  • 刘邦对刘盈不喜 刘邦为什么还传位给刘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了解:刘邦和刘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对刘盈不喜,刘邦为什么还传位给刘盈?刘盈真的是无能之人吗?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后,时年38岁的刘邦在丰沛举兵响应,两年灭秦,四年灭楚,在45岁左右的时候,建立大汉王朝,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当上皇帝

  • 雍正即位后,他母亲为什么不想当皇太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清朝

    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母亲不想当皇太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郑庄公和其母武姜,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难产,因此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反而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幼子共叔段身上。武姜在郑武公生前多次要求换太子,但最终郑庄公还是成为郑国的国君,武姜又开始为共叔段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