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孙权为何会被称为孙十万?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孙权为何会被称为孙十万?称呼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4/2/6 17:26:50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既然能当开国皇帝,自然有雄才大略,但是,在打仗方面,孙权明显不如曹操和刘备。

孙权的军事才能很一般,他两次带十万人马去打仗,两次惨败而归,被戏称为“孙十万”。那么,孙权哪两次带十万人都战败了呢?

按照先后顺序,先说第一次。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带十万人马攻打合肥,这一次,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就是著名的“合肥之战”。

当时,张辽乐进李典三位将领守卫合肥,只有七千人,而孙权带领十万大军,双方兵力悬殊很大。

孙权带十万人进攻合肥,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

众所周知,这一战,孙权两次被张辽挫败,张辽第一次招募八百人的敢死队,突袭孙权,张辽大喊着自己的名字,冲进孙权的军中,杀了数十人,斩了两位吴军将领,一直冲到孙权的麾盖之下,孙权大惊失色,赶紧跑到一座土山上,用长戟自卫,张辽呵斥孙权下来交战,孙权不敢动。孙权军队围攻张辽,张辽突围而出,吴军无人敢挡张辽。

《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孙权被张辽杀怕了,围攻合肥十余日,打不下来,就退军了,张辽率军追击,杀得孙权人仰马翻,差点活捉了孙权。

《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孙权带十万人马气势汹汹地来,结果,被张辽七千人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脸面都丢尽了。如果不是凌统和他的三百死士,拼死相救,孙权死定了。

再说第二次。

青龙二年(234年),孙权带领十万人马进攻新城。

这一次,孙权有没有带十万人马?史书上的记载是,孙权号称带了十万人马,就算没有十万,也差不了多少。

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 田豫传》记载:后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

孙权号称率领十万人马攻打新城,当时,征东将军满宠得知消息后,准备率军前去救援。

这时,一个叫田豫的人说,敌人如此大的阵势出动,不只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他们是借助攻打新城为名,引诱我们出动大军。我们应让他们攻城,随便他们打,以挫败他们的锐气。等到他们攻新城打不下来,士兵肯定疲惫,等到那时,我们再出击,以逸待劳,肯定可以大获全胜。如果敌人知道我们的目的,就不会再傻傻地来攻城,必定会自动退走。我们如果现在进兵,硬碰硬,正好中了他们的诡计。

田豫把这些意见都上奏皇帝,魏明帝非常赞同。于是,孙权只得退走。

《三国志

田豫传》记载:后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適入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会贼遁走。

孙权这次号称带了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又灰溜溜地退走,无功而返,也是丢进了颜面。十万人马,这是什么概念?

刘备夷陵之战,才带了五万人,还包括五溪蛮夷的一万人呢,诸葛亮五次北伐,每次才带多少人?最多几万人,而孙权两次带兵打仗,都是十万人,这阵势如此之大,却两次败走,被戏称为“孙十万”,一点也不冤。

另外,孙权还有一次带五万人马,去围攻石阳的文聘,也惨败而归。

孙权和他哥哥孙策,差的不是一点点,差了十万八千里,孙策靠一点点人马,横扫江东,真不愧是小霸王!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赵偲:宋神宗赵顼第十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偲,北宋

    赵偲(1085年-1129年),宋朝皇子、封越王。宋神宗赵顼的十四子(遗腹子),生母林贤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生。元祐元年(1086年)八月赐名,授检校太尉、武成军节度使,封祈国公。八年(1093年)五月,加开府仪同三司。绍

  • 汉朝在和匈奴和亲的时候 汉朝为何只嫁不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和亲

    还不了解:汉朝和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为何汉朝只是出嫁公主而不娶匈奴公主?与匈奴人和亲制度始于汉朝汉高祖刘邦时期,但是好奇的人会发现在历史上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都是汉朝一直在给匈奴出嫁公主,却不见汉朝皇帝娶匈奴公主为妻,这和后

  • 索额图为清朝做出的功劳那么大 最后为何落到这般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索额图

    对清代索额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康熙朝当了33年忠臣的索额图为何会被圈禁赐死,儿子还被杀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已经告老退休两年的重臣索额图却被康熙下旨问罪圈禁于宗人府之中,但是康熙给索额图定得罪却很含糊,主要是结党营私、纵容家人、不敬皇权的

  • 宝庆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宝庆,明朝

    宝庆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自古以来,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自幼便在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同时地位尊贵,这就注定了她们在出嫁之前的时光都是相对美好的。当然,倘若想要拥有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话,那么便需要获得皇帝的宠爱。一

  • 历史上魏晋八君子指的都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贾文和,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戟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唐会要》魏晋八君子是指魏晋时期八位名臣,除了《唐会要》的称赞,这八位大臣死后的谥号都为“肃”。后四位君子,顾雍为东吴

  • 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柳浑,唐朝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

  • 张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选择辞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翰,晋朝

    张翰,晋朝人,祖上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算是名门望族。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魏晋士人为了避祸,或者为了坚守内心的信念,在当权者征召时,他们总是不愿意趋附于前。但如果找不到好的理由,他们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不过张翰却找到了一个好理由。那么他找到的是什么理由呢?

  • 去华容道堵截曹操的为何是关羽而不是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汉朝

    华容道义释曹操可谓是三国中的点睛之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阿瞒,留下了千古美谈,也留下了千古谜团:曹操的残兵败将已经疲惫不堪,斗志昂扬的张飞赵云为何不穷追猛打?曹操一步一挪爬到华容道,张飞赵云为何不赶来和关羽会合?如果关羽一刀把曹操宰了,还会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法正在三国中有那么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法正,三国

    号称“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法正,在三国时期到底有多恐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法正到底有多恐怖?诸葛亮只是给刘备筹划了三分天下的愿景,法正才是那个真正帮助刘备促成三国鼎立的人。法正最恐怖的地方还在于,诸葛亮、庞统能给刘备干的事儿,法正能干,卧龙

  • 曹操送给荀彧的空盒有什么用意 荀彧看后为何就自杀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荀彧,曹操

    对荀彧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送荀彧一个盒子,荀彧看完之后为什么直接服毒自尽?他是曹操的顶级谋士,两人关系铁了20年,曹操将他比作张良,但在曹操即将进爵位为魏王,两人却反目成仇,上演“宁死不屈”的悲剧。背后的隐情和真相令人侧目和叹息。他的名字叫荀彧。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