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汴水之战曹操最后为何会输?又有什么影响?

汴水之战曹操最后为何会输?又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38 更新时间:2024/2/6 17:27:32

曹操的汴水之败,和他跟吕布的“兖州之战”,张绣的“宛城之战”,并称曹操的三次大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曹操的形象一直充满了争议,有人认为曹操是天下英雄,也有人曹操是“篡汉”的奸贼。其实曹操一开始只想做个汉室忠臣、名将,公元190年讨伐董卓时,汴水之败让曹操认清了现实,改变了初衷。

曹操年轻时的志向

公元210年,汉献帝给曹操加封三个县两万户的食邑,当时朝中已经有人说曹操会篡汉自立,绯言绯语甚嚣尘上。于是曹操写了这一篇文章《让县自明本志令》,也叫作《述志令》,曹操推辞了汉献帝的封赏,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从20岁举孝廉,因为家世出身等原因知道自己不是名士,没有很好地德名,只想做一个郡守,教化百姓建立名誉(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所以在担任济南相的时候,除污去秽结果惹怒了豪强,被十常侍所嫉恨。因为担心连累家族,所以称病辞官。后来黄巾乱起,被征为骑都尉,讨伐黄巾军。

后来又被任命为典军校尉,此时的志向变成了为国家讨贼立功,希望立功后能够封侯,做一个征西将军。等到死的时候,墓碑上题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墓”,也就心满意足了(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曹操在《述志令》中说了自己早年最早的想法,他也是那么做的。举孝廉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在任上棒杀小黄门蹇硕的叔叔(表态自己痛恨阉宦);任议郎时为党锢之祸上书;黄巾乱时为国家报效疆场;任济南相时,断淫祀、整治吏治拯救黎民苍生,董卓废帝他加入义兵去讨伐……

汴水之败让曹操看清了现实

满腔热血,一心匡扶汉室的曹操,在讨伐董卓时遭遇了一场惨败。面对声势浩大的关东联军,董卓迁都洛阳以避锋芒,但关东联军却没人主动进攻董卓,整日“置酒高会”,各怀鬼胎吃喝玩乐。曹操慷慨陈词:“咱们举义兵诛暴乱,现在十多万大军全都到了,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现在打他就一战而天下定了!

看到董卓的恶行后,曹操义愤填膺,然后振臂一呼号召大家一起进军,结果根本没人搭理他(袁绍袁术兄弟全家都被杀了,也没找董卓报仇),只有好友张邈给了曹操几千兵马,鲍信派弟弟率兵跟随曹操。于是曹操毅然决然的率兵向西,准备进驻成皋,塞关东之口。

结果军荥阳汴水时,曹操遇上董卓大将徐荣,双方交战,曹操战队被徐荣的西凉军差点团灭。曹操自己中箭,马重伤,兄弟曹洪让马死命保其逃脱。在这次大战中,曹操损失惨重,主力基本全部报销,资助人卫兹被杀,徐荣那边看到曹操这几千人居然能跟我打上一整天,酸枣联军那还有十几万了,看来不好打,于是也带兵退回去了。

看到曹操惨败,关东联军更没人出兵讨伐董卓了。差点被打死的曹操再次发表演说“袁绍带着河内部分去驻扎孟津压洛阳之北;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袁术率南阳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咱们全部高垒深壁不跟他战斗,但把形势给天下亮明白,到时候天下大势将向我等倾斜。”

咱们的兵是义兵,为了是国家,现在天天不动弹,令天下子民失望,我替诸君感到耻辱啊!(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结果这些关东领导根本不搭理,因为他们早就看清了汉室将亡,都在保存实力准备抢夺地盘。

曹操改变了“匡扶汉室”的初衷

看到各路诸侯岿然不动,这幅景象下,曹操的心里慢慢发生了蜕变。他终于明白,自己这些年,一直活得很理想,很单纯,说他不想当个名垂千古的名臣是不可信的。直到这个时候,公元190年他35岁的时候,曹操都是一心一意忠于大汉的。

汴水惨败,是曹操乱世起步的第一战。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他彻底的感知到了时代的变化。感情大家都活明白了,大汉早特么完了,只有我还傻傻的心系朝廷。我想的是匡扶汉室,你们想的却更现实,天子被拐到了关中,洛阳成为了无人缓冲区,整个关东被让了出来,下一步是分割地盘了,谁还顾得上什么董卓!

如果说之前的曹操心中是想匡扶汉室,为国尽忠的指导思想,那么此时在群雄的一次次白眼与不屑中,曹操终于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做大做强,走向辉煌!汉室是扶不起来了,我要成为最强大的那个,至于其他走一步看一步吧。

历史学家谭其骧曾说过:“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是是非非,尽可能做到恰如其分,不应该恶之则恨不得把他打入地狱,爱之则唯恐捧不上天。”不论曹操是忠是奸,不论他的功过是非,在汴水之战之前,曹操还是想做一个大汉的忠臣、良将!

标签: 汴水之战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权为何会被称为孙十万?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既然能当开国皇帝,自然有雄才大略,但是,在打仗方面,孙权明显不如曹操和刘备。孙权的军事才能很一般,他两次带十万人马去打仗,两次惨败而归,被戏称为“孙十万”。那么,孙权哪两次带十万人

  • 赵偲:宋神宗赵顼第十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偲,北宋

    赵偲(1085年-1129年),宋朝皇子、封越王。宋神宗赵顼的十四子(遗腹子),生母林贤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生。元祐元年(1086年)八月赐名,授检校太尉、武成军节度使,封祈国公。八年(1093年)五月,加开府仪同三司。绍

  • 汉朝在和匈奴和亲的时候 汉朝为何只嫁不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和亲

    还不了解:汉朝和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为何汉朝只是出嫁公主而不娶匈奴公主?与匈奴人和亲制度始于汉朝汉高祖刘邦时期,但是好奇的人会发现在历史上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都是汉朝一直在给匈奴出嫁公主,却不见汉朝皇帝娶匈奴公主为妻,这和后

  • 索额图为清朝做出的功劳那么大 最后为何落到这般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索额图

    对清代索额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康熙朝当了33年忠臣的索额图为何会被圈禁赐死,儿子还被杀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已经告老退休两年的重臣索额图却被康熙下旨问罪圈禁于宗人府之中,但是康熙给索额图定得罪却很含糊,主要是结党营私、纵容家人、不敬皇权的

  • 宝庆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宝庆,明朝

    宝庆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自古以来,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自幼便在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同时地位尊贵,这就注定了她们在出嫁之前的时光都是相对美好的。当然,倘若想要拥有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话,那么便需要获得皇帝的宠爱。一

  • 历史上魏晋八君子指的都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贾文和,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戟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唐会要》魏晋八君子是指魏晋时期八位名臣,除了《唐会要》的称赞,这八位大臣死后的谥号都为“肃”。后四位君子,顾雍为东吴

  • 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柳浑,唐朝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

  • 张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选择辞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翰,晋朝

    张翰,晋朝人,祖上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算是名门望族。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魏晋士人为了避祸,或者为了坚守内心的信念,在当权者征召时,他们总是不愿意趋附于前。但如果找不到好的理由,他们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不过张翰却找到了一个好理由。那么他找到的是什么理由呢?

  • 去华容道堵截曹操的为何是关羽而不是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汉朝

    华容道义释曹操可谓是三国中的点睛之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阿瞒,留下了千古美谈,也留下了千古谜团:曹操的残兵败将已经疲惫不堪,斗志昂扬的张飞赵云为何不穷追猛打?曹操一步一挪爬到华容道,张飞赵云为何不赶来和关羽会合?如果关羽一刀把曹操宰了,还会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法正在三国中有那么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法正,三国

    号称“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法正,在三国时期到底有多恐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法正到底有多恐怖?诸葛亮只是给刘备筹划了三分天下的愿景,法正才是那个真正帮助刘备促成三国鼎立的人。法正最恐怖的地方还在于,诸葛亮、庞统能给刘备干的事儿,法正能干,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