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打仗都是打赢才要赏赐的 王翦打仗为何先要赏赐

古人打仗都是打赢才要赏赐的 王翦打仗为何先要赏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02 更新时间:2024/1/25 16:15:11

还不了解:王翦打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都是打完仗之后才要封赏的,王翦打仗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王翦打仗前为什么先要恩赐?王翦对自己的实力有那么自信吗?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

在沙场征战杀伐中,涌现出了四大名将。

他们在沙场上纵横捭阖,指挥若定,立下了赫赫战功,不断地改变着历史的格局。

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秦国名将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但是说来奇怪的是,王翦在晚年打仗之时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打仗之前,先跟皇帝索要好了恩赐。

这个看似不合理的要求,皇帝却并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何会有这样的习惯?

王翦,字维张,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在跟随秦王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他曾经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王翦的威名达到了一个可怕的高度。

秦王在稳定下来之后,开始继续进攻其他国家。

公元前224年,秦王欲灭楚国,召集群臣商议作战计划。

王翦说:"楚国军事强悍,没有60万人拿不下来!"。

但当时秦国另一位大将李信则说:"区区楚地,20万人就行!"

秦王听了甚是欢喜,就派他带领20万人南下伐楚。

王翦则被秦王冷落。

不料,楚国的抵抗力果然惊人,最后还是请王翦出来扭转局势,

据史记记载:

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秦始皇恭敬的请王翦出战,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

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

不过,王翦临出发时,却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请求秦王先赐予他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

《史记》记载: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

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难道还担心家里日子不好过吗?"

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

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看着王翦如此和秦始皇交谈,王翦身边的亲信,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秦始皇的疑心和脾气是如此的重,王翦将军莫非是糊涂了吗?

胆敢对秦始皇如此?

王翦如此还没有完,《史记》: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分。

就在所有人都迷惑不已的时候,王翦这才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

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说:"其实不是这样的。

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大军都委托给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读到这里,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

谁也没有想到,看似没有道理的一个举动,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高深的道理!

原来王翦故意装作贪财的样子,恰恰是他有大智慧的体现。

后来王翦功成名就之后,果然得以善终,成为秦始皇一统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而同时期的白起,与他同样是名将。

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一统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只是他的下场就没有这么好了。

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最后被赐死于杜邮。

《千字文》曾说:"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可见两个人同样是英雄,惋惜下场却如此不同,这都是因为他们见识、远见的不同。

这段故事在《史记》当中虽然只有简短的几行,但是里面隐藏的智慧却发人深省。

王翦的用心良苦,秦始皇的帝王心术,人心的险恶,一一在我们面前展现无遗,堪称古人智慧的巅峰体现。

标签: 秦国王翦

更多文章

  • 正史中记载的四大单挑王分别是谁?实力最强的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秦朝

    在古代战争中,一般是不会出现双方大将单挑的,尤其是两方军力差不多时,哪方士气高,哪方就能取得胜利。而大将单挑无异于先把底牌摊开让对方看,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将单挑的事情很少发生,并不是说一次都没有,我们翻阅二十四史,就能找出其中记载的四位“单挑

  • 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要赵括买单吗?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括,战国

    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的失败,背后也藏着另外一场

  • 刘焉逝世后,他的4个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范,汉朝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便向朝廷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后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兴平元

  • 楚国将领养由基一生有何故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养由基,春秋

    百步穿杨出自《史记·周本纪》、《战国策·西周策》,意思是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朝著名诗人纶的这首《塞下曲》,描述的是飞将军李广,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

  • 从平民坐上皇帝 刘秀的开挂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秀,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秀开挂,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作为历史上的天选之子,刘秀人生中到底开了多少外挂?刘秀是怎么由平民当上皇帝的?身为皇家后代,因为先祖实行的推恩令,到了刘秀父亲那一代,他早已没有了王孙贵胄子孙的光环,身为皇室血脉的刘钦只是一个小官。刘钦一共

  • 朱允炆如果坐等朱棣到来的话 朱棣敢不敢对朱允炆下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朱允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允炆和朱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允炆当初没有逃跑的话,而是坐在皇宫中等着朱棣的话,朱允炆的下场会是什么?朱棣敢不敢动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是明代一大疑案,至今已经600多年,依然没有证据确凿的定论。《太宗实录》中记载,朱棣攻陷京城后,朱允炆自焚于

  • 历史上孙武是什么身份?孙子兵法又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武,春秋

    孙武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孙子,其历史地位非常之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作为春秋时代的天才军事家,孙武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很多谜团,其中最大的两个是:孙武身世之谜与军事思想来源之谜。唐朝之前,孙武、孙膑究竟有何身世,除了说他是“齐人”之外,正史上没有一点记

  • 代善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代善为什么支持皇太极不支持多尔衮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代善,多尔衮

    还不了解:代善和多尔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太极和多尔衮相比,代善为什么要支持皇太极?代善为什么不帮助多尔衮?关于清代前期的历史,我们往往聚焦在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聚焦在入关后的第一代帝王福临身上。但多尔衮的“战场”只是入关后的清廷?其实根据一些说法,早

  • 张辽与张郃都是曹魏手下的一员 两人的结局为何差距那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辽,张颌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辽和张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颌和张辽都是降将,两人的最后的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两人的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历史上有许多可以比较之事,比如蜀汉与东吴都以南方为根据地,却一个早亡,一个苦撑许久;比如曹操与曹丕都是文武兼备之才,但曹操在文坛颇得赞誉,曹丕却被许

  • 朱棣造反是因为朱元璋不传位给自己吗 朱棣造反是被逼无奈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造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当初为什么要造反?朱棣是被逼无可奈何还是另有原因?朱元璋为什么会传位给朱允炆?明代时期,朱元璋可是真的疼爱他的儿子朱标,要了解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让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位,而并没有让朱元璋的其他儿子继位,因为朱元璋十分的疼爱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