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与曹操刘备相比,东吴的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成为暴君?

与曹操刘备相比,东吴的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成为暴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3/12/14 15:20:10

纵观孙权一生,少时接手一摊子,跟着刘备,曹操两个老江湖、老英雄作对手,耗死二人,总有些傲气的积累。那会儿君臣分明,君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从十八岁开始,到七十岁去世,都是在群臣的围昧谄润中度过,难免会有恃无恐,妄相忖度。你以为帝王那么好当,摆在那个位置更是有相当大的压力,很多帝王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权闯荡半生,与曹刘比,无雄才大略,只有点小权术,称帝后连东吴奠基人孙策都没有追封为帝,其后嗣也没得到优待,足见孙的狭隘。所以他不是性情大变,只是迷失了自我。即便三国呈鼎足势,孙与曹刘的差距确实有一点。孙权晚年并没有性情大变成为昏君,相反还多次大赦天下,减免税负。如果说有做错的地方那就是用错了吕壹。“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

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孙权信任吕壹,但是吕壹这个人苛刻残忍,颁布的法令很过火,太子劝谏孙权也不听,大臣也不敢多说。后来吕壹奸行败露,被处死,孙权对于自己用错了人十分自责。这个时候虽然孙权年纪很大了,但也不算是晚年,而且吕壹官职并不算特别高,也没被孙权重用很长时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君主在位时间根据寿命决定,昏君与明君也是根据其历史功绩决定的。孙权年幼掌权,继父兄基业,奋发图强,在中轻年时,与曹操刘备挣衡,得以三分天下。晚年时,刘备曹操等当事枭雄已殁,孙权得以考虑后事,但残暴成性,对谁都不放心,终未成王霸知万事基业!

孙权十九岁时就继其兄孙策之位掌管江东。当时虚怀若谷,礼贤下士。逐渐受到了手下文武臣民的爱戴和拥护。我们有最熟悉的一句话能反应出其影响力。"生子当如孙仲谋",出自曹操之口。但晚年为何变为昏君,主要原因还是心理的作用。晚年时刻早已经是"自立门户",建立东吴,成为一方君主了,而对比当时魏蜀吴三国,魏蜀交战不断,只有东吴外无战乱,内政稳定,这种局面长久下来就会让一代君主变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残害陆逊,较真张昭,骄奢淫逸,为所欲为。不过这也是帝王晚年常见的通病,前有汉武帝,后有明太祖,孙权变的昏庸也不足为奇。

首先我们要肯定孙权对孙吴政权的建立和稳固所起到的突出贡献,而且在继任吴侯之后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孙权都能做到礼贤下士,量才而用。当世两大枭雄曹操、刘备都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而包括诸葛亮、蒋琬、荀彧、贾诩这样的名臣也对他多有赞誉,那么为何在晚年却又变得多疑甚至残忍嗜杀呢?

其实有这样经历的帝王孙权并非第一个,雄才大略,武功盖世的汉武帝刘彻也是其中之一。他与孙权的经历相似,汉武帝继位的前十几年里一直由窦氏和王氏把持朝政,后来两人相继离世,汉武帝才得以展现。孙权也是如此,他继承哥哥爵位的时候只有十几岁,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其实无形之中也是对他的一种肘制。而由于孙策是用铁血政策平定江东,江东实际的局势并不稳定,需要孙权去平衡安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隐忍,将自己善意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而在局势稳定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后,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许许多多压抑许久的负面情绪和性格会慢慢展现,一次偶然的刺激甚至会引发井喷似的爆发。被辽东欺骗,花甲之年的孙权视为奇耻大辱,从此更加多疑,逼死陆逊,废太子,杀儿子,几乎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了。

其实这也是人格分裂的一种体现。每个人都有两面,只是在正常情况下都能够很好的进行平衡,情绪正常宣泄不会引发什么病变之类的。但是处于孙权的地位,由于长时间的压力与隐忍,使得所有负面的东西无限累积,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到逼死陆逊,再到废太子,杀儿子,无非是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守住的江山得以保全,所以对权力的执着也是引起孙权前后不一的原因。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孙亮的母亲潘氏和托孤大臣诸葛恪都不是省油的灯,孙氏在孙权之后的政权始终不稳,后宫干政,大臣专权,直到孙皓继位才得以缓解,可惜孙皓完全是老年孙权的升级版,暴虐嗜杀,荒淫无道,最终葬送了孙吴的江山。

标签: 孙权东吴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韩信触犯兵家大忌,背水列阵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韩信,战史风云

    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选择中立,从而严重威胁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

  • 古代少女为什么称作“黄花闺女”?是怎么由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国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古词汇,听起来话中有话,若仔细琢磨,能发现许多学问。像“黄花闺女”这个词汇,其含义经过多次演变后,最后终于定型,是指代那些待字闺中,青春年少,等候出家的处女。若追根刨底,能发现这个词汇大有来头。黄花闺女在古代,那些皇亲国戚,以及大户人家里未出嫁的公主和小姐,都会在额头上贴上一种装

  • 揭秘:薄姬为什么会和儿子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薄姬,汉朝,野史秘闻

    妻子死了之后,一般要与丈夫合葬,可薄姬临死之前,不愿与丈夫刘邦合葬,而要与儿子合葬,这是怎么回事呢?薄姬是个苦命的女人,她是魏国宗室女魏媪的私生女,薄姬长大之后,魏媪就把女儿送给了魏王魏豹,给他当侍妾。然而,魏王后宫佳丽三千,薄姬虽有几分姿色,但比起其他的绝色美女来说逊色不少,所以难以受到宠幸。这时

  • 姚崇: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

  • 李道宗可以说是战功累累,为何却被影视小说给丑化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道宗,丑化,文史百科

    李世民的弟弟李道宗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弟弟,很多人对他其实并不是很熟悉,毕竟当时的李世民已经把所有关注点都吸引过去了。但是李道宗也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而且战功累累。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却被丑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李道宗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白江口之战唐军为何能以一敌四?白江口之战后倭国改名日本!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白江口之战,战史风云

    公元663年,8月27日,朝鲜半岛南部的熊津江口,如往常一样的风平浪静。唯一不同的,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海战即将上演。倭军(此时日本还不叫日本,《大宝律令》后才称日本)一千余艘战舰,在其统帅阿倍比罗夫、庐原君等人的率领下,联合陆上的百济军队,共计五万余人,气势汹汹的向熊津江口杀来。不料,却被大唐刘仁轨不

  • 揭秘清朝皇妃避孕秘术 太监按摩驱赶“小蝌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清朝皇妃,历史解密

    之前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的避孕术,现在来看看在清朝的贵妃什么的,是靠按摩来避孕的。据《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记载:微按后股穴道,以驱赶小蝌蚪。这样都可以!清帝若夜宿皇后处,敬事房太监会将准确的年月日记录在册,以确证皇后所得的是龙种。对嫔妃的态度则完全不同。与前述房中之术的观念有相

  • 温婉贤淑的武惠妃真的害死了太子?又怎会被吓死?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惠妃,唐朝,野史秘闻

    武惠妃是武则天堂侄桓安王武攸止的女儿。从亲戚关系上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表妹。据《全唐文》记载,武惠妃“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也就是她性格温婉贤淑,行为雍容典雅,且精通文史。后宫漂亮的女人多得像花一样,她能一下子迷住风流天子唐玄宗,说明这个女人着实不简单。开元初年,玄宗越发宠爱武氏

  • 刘继兴是什么样的人?想当官,先阉割,真是亡国之君,必成亡国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继兴,五代十国,风云人物

    自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以读书做官作为他们的终极人生目标,因此,我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治国安邦上,就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不过,在我国历史上,就出现过这样一个朝代,并且,当朝的统治者,还提出过这样一个要求:凡是想要做官的人,都必须要阉割。也就是说,想要做官就必须先将自己整成太监。这真是一个奇怪的

  • 到宋仁宗掌政时,北宋的社会风气就已产生了哪些弊端?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赵匡胤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得的天下,其方式同此前五代十国那些帝王用阴谋手段抢权,并无多大区别。夺取政权后,如果也是继续不顾社会风气的净化、整顿,那么赵宋王朝,也只会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短命小王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同此前的那些军人政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用历史的眼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