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朱元璋曾下令凌迟一个宫女,这是为何?

历史上朱元璋曾下令凌迟一个宫女,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25 更新时间:2023/12/19 14:06:40

明太祖朱元璋, 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陈胜所说的千古名言,用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并不为过。他的传奇事迹妇孺皆知,但是更多的是对他如何从贫苦小儿到成为大明开国皇帝的谋略称赞,但其实做皇帝做久了,他也没少犯过糊涂事儿。

据说,朱元璋有一天早起穿龙袍的时候,脖子被衣领扎出了血,他当即大怒,要将掌管龙袍的宫女凌迟处死。凌迟可是古代十大酷刑之首,为什么朱元璋要对一个小宫女下如此狠手呢?

01

权力中心的朱元璋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这两句诗出自《金鸡报晓》,据传这是朱元璋登基当日所作,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豪迈,有一种扫净天下的胸襟,不愧出自帝王之手。

朱元璋登基之后,吸取元朝的教训,大力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制,设立锦衣卫行侦察、逮捕、审问之权,直属皇帝管辖,皇权成为中国历代王朝之最。

身处权力中心的朱元璋,渐渐变得多疑猜忌,嗜杀成性。他杀人秉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原则。为了反腐倡廉,更是为了巩固朱氏皇权,他诛杀了许多贪官污吏,包括开国功臣,其中有不少人都是跟随他出生入死,打下大明江山的兄弟。

虽然他们身份地位显赫,但是朱元璋依然坚决执行,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都被处死,连他的女婿欧阳伦也不放过,甚至被拿来杀鸡儆猴。反腐败案牵连甚广,其中蓝玉案更是诛杀近一万五千人。据统计,朱元璋在位期间一共杀了官员16万余人,官员每天处于高压之下,而朱元璋每每下令杀人的时候,也只有他的发妻马皇后可以规劝。

02

一代贤后马皇后

朱元璋在成为皇帝后,马皇后多次进谏,避免他做出许多错误决定。马皇后对于朱元璋来说不单单是患难与共的妻子,更是他的谋士,老师。

就比如这次朱元璋起床穿衣,脖子却被龙袍扎出了血,他发怒要处死掌管龙袍的宫女的事被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就来进言,觉得此事有蹊跷,一个宫女为什么会在龙袍上放针来刺杀皇帝呢?况且一根针也要不了人命,皇帝一旦发现,那么她必死无疑。

马皇后若有所思,于是便给朱元璋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得是战国时期,一位王侯身边的宫人与负责膳食的厨子之间有龃龉,就在某天,王侯在吃厨子献上的羊腿的时候发现羊腿上竟然有羊毛,当即大怒,严厉处罚了厨子,可是真的是厨子没有把羊腿处理干净吗?

听罢故事的朱元璋恍然大悟,他此生最痛恨阴邪奸诈的小人,朝廷命官他都能说杀就杀,更何况身边的宫人。所以他下令对身边的宫人严刑拷打,最终揪出了幕后主使,原来是一个太监与掌管龙袍的宫女有仇,用这件事来陷害宫女。

如果不是马皇后的积极进言,这个小宫女必然含冤而死。朱元璋曾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但马皇后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特殊的。马皇后与朱元璋是平民夫妻,朱元璋称帝后,一生只有她一个皇后,这在中国的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马皇后堪称后宫典范,虽贵为皇后,但仍事事亲力亲为,她爱民如子,爱惜人才,她曾称朱元璋是天下人的父亲,称自己为天下人的母亲,可见马皇后心系万民。马皇后薨逝后,朱元璋悲痛欲绝,再也没有立过皇后,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他的妻子。

马皇后的贤良不光在史书上有浓墨重彩的记载,后世的许多文学艺术都在演绎着她的事迹,即便穿越千年依然能让我们为之动容。

03

日暮西山的朱元璋

可惜的是马皇后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劝阻朱元璋杀人了,他变得更加的暴躁易怒。其实作为一位没有根基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罢了。当初没有明王那样高贵纯粹的血统,也没有陈友谅那么多兵力,他仍是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建立了大明王朝。

可想而知,他登上皇位后,必定会草木皆兵,所以对于一个掌管龙袍的宫女,他都要处以极刑,因为他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权力直至顶峰。

54岁时妻子的离去对朱元璋来说是沉重的打击,64岁时喜爱的儿子朱标没能继承大统就撒手人寰更是雪上加霜,这意味着他之前所有的布局都功亏一篑,他必须费劲心思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铺路,再次屠戮功臣以求新的平衡。

所以在晚年时,由于朱元璋的独裁统治,人人自危,他因为诛杀太多功臣,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亲信之人了,这也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变,皇位被燕王朱棣夺走了。最后这位71岁的老皇帝还是离开了他一手所创的基业,溘然长逝了。

晚年的朱元璋就像慢慢西下的落日一样,虽然还有余晖照着孙子的登基之路,但最终还是敌不过朱棣这个黑夜的出现,掩去他的光辉,带走他的光芒,拿走他苦心经营的皇位。

04

历史对朱元璋的评价褒贬不一,他驱除鞑虏,可他又诛杀功臣。权力的阴影笼罩下,所有人都会变的,更何况他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为了皇权,他渐渐地成为一个杀手。但朱元璋也算得上是一个可怜的人了。

生逢乱世,父母都被害死,早早成为了孤儿。中年丧妻,虽然他是皇帝,有美女佳人作伴,可马皇后在他心里的地位岂是别人所能及的。晚年丧子,最宠爱的孩子朱标竟然先他一步离世。即使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也留不住心爱的妻子,器重的儿子,一心追随他建功立业的兄弟们,留不住他想留的人吧!从乞丐到皇帝,他的一生既是传奇也是悲剧。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朝“东林八君子”薛敷教简介:著有《续宪章录》、《癸巳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薛敷教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在朱祁镇时期,仍被逼殉葬的两位妃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祁镇,明朝

    古代一直有殉葬制度和陪葬的习俗,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有活人殉葬的残忍制度,这一制度,在明英宗朱祁镇死前,被废止了,在这期间,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等帝王开始,一共有一百多名妃嫔为他们殉葬,一百多条鲜活的生命就此而死,可以想象当时的惨烈情景。明英宗朱祁镇虽然没

  • 在赤壁之战中 刘备和孙权谁得到得好处最多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孙权

    还不了解:刘备和孙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得到了多少好处?和孙权相比谁的好处更多?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军队的战役。对于赤壁之战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

  • 历史上嘉庆帝遇刺后为何没有侍卫来救他?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庆,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据《清史稿·本纪十六·仁宗本纪》记载:嘉庆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举行内禅,上侍高宗遍礼于堂子、奉先殿、寿皇殿。高宗御太和殿,授玺。上即位,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训政。嘉庆接班乾隆,为帝勤勤恳恳却无见效作

  • 朱棣不知道朱允炆去了哪里吗 朱棣为何四处派人寻找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朱允炆

    对朱棣和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去哪里了,朱棣其实心知肚明,可朱棣为何还要四处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究竟到哪里去了,一直是后世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 司马攸:晋景帝司马师的养子,被大臣排挤出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攸,西晋

    司马攸,字大猷,小字桃符 ,西晋宗室、书法家,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而被过继给他,袭封舞阳侯。西晋建立后,封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

  • 历史上真实的越王允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怕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允常,春秋

    允常,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春秋末期,吴、楚、越三国在江南掀起争霸风云。楚国皆因楚平王丧失人伦,导致了奇才伍子胥为报仇雪恨,东入吴国,获吴王阖闾重用,又得兵圣孙武相助,最终吴军连败楚军,深入楚境,攻破楚都,伍子胥鞭毁楚平王尸,使吴国的国威达

  • 历史上伍子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为父报仇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楚国人,也是吴国的大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东周春秋时期,列国纷争,周天子威严扫地,中央没有集权之力,天下诸侯为权为名为利,兼并互攻,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常态。在当时的长江以南有实力的主要诸侯国有三,其一便是政治中心地处荆襄之地的楚国,也称荆国,国都在郢都

  • 李忠:唐高宗李治庶长子,他为何被废黜太子之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忠,唐朝

    李忠(643-664年),字正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庶长子,母为宫人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生于东宫,初封陈王,拜雍州牧,过继给王皇后。永徽三年(652年),册立为皇太子。显庆元年(656年),失去太子之位,降封梁

  • 珍妃作为光绪皇帝的妃子 慈禧为何如此讨厌这个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珍妃,慈禧

    还不了解:珍妃和慈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为什么厌恶珍妃?若是光绪帝掌权,珍妃或将成为一代“权妃”。珍妃,光绪帝最喜爱的后妃,在清末历史上留下诸多传奇色彩,或许世人心中的珍妃——柔弱无助、却深明大义,她因支持光绪变法遭到慈禧嫉恨,被打入冷宫幽禁多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