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杨六郎是什么人?他最后郁郁而终的真相是什么?

杨六郎是什么人?他最后郁郁而终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75 更新时间:2023/12/31 8:39:25

杨六郎不仅是个小说角色,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杨家将是国人喜爱的历史英雄,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而给杨家将故事撑起主要骨架的是杨六郎抗辽的经历。

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他是北宋名将杨继业七个儿子中的长子。

至于大家广为熟知的杨六郎的称呼,有说是因他在杨氏族中同辈排行第六,也有说是辽国把他看成是代表将星的北斗第六星,故称为杨六郎。

杨延昭长期在宋、辽边界担任军职,对辽作战英勇无比,多次参与宋军击败辽军的战役,是辽军最害怕的宋军边关将领之一。

但战功赫赫、知名度极高的杨家将头面人物杨延昭,晚年过得并不好,他人生的最后九年,是在苦闷中度过的,也算是郁郁而终。

《宋史·杨延昭列传》中,是这样记载他晚年经历的:

(景德)二年,追叙守御之劳,进本州(指保州)防御使,俄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屯所九年,延昭不达吏事,军中牒诉,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帝知之,斥正还营而戒延昭焉。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

从上述记载可知,《澶渊之盟》的议和刚结束,杨延昭就因功升官了,升任保州防御使。

按照当时杨延昭的职责,他是可以统管保州的民政、治安及军事大权的。

但转头,宋真宗就把他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根据历史记载,杨延昭是当年正月升任保州防御使,五月,原高阳关副都部署张凝卒,杨延昭在这之后调任),从正职变成了副职。

如果用现代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杨延昭从一地的实权市长兼驻军师长,上调或平调到某军成为了副军长(师、军不契合防御使和副都部署的官职,主要为了看得明白)。

也就是说,杨延昭从有实权变成了没有实权,他没有了调兵出征的权力,也没有了直辖的军队,只能在正职都部署的领导下干些杂活。

而杨延昭的表现也很奇怪,他不再主动管事了,只是让手下的军士出面帮助他管理军中划拨给他管的事务,还因此,被宋真宗斥责。

这就是杨延昭人生最后九年的生活,长达九年的时间没有再调任或升官,他的权力被剥夺了,只能得过且过,直到病死。

显然,这是宋朝和宋真宗有意为之,不希望杨延昭到一线掌兵。

那么,宋朝和宋真宗为何要如此对待一位在对辽作战中功勋卓著,且让辽军无比忌惮的大将?

首先,当然是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和文官集团开始打压武将。

把杨延昭这样能征善战的宿将调离一线,除了剥夺兵权外,也是为了让辽国放心。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杨延昭有过前科,他在《澶渊之盟》签订前,曾擅自出兵辽国境内,虽然打了胜仗,但却被宋真宗和文官集团猜忌。

在《澶渊之盟》签订前,宋真宗曾主动给时任宁边军部署的杨延昭增兵至万人。

而要杨延昭担任的主要职责是防御辽军入寇和牵制可能入寇的辽军,但没有给他主动向辽军攻击的权力,《宋史·杨延昭列传》中记载:

景德元年,诏益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骑入寇,则屯静安军之东。

从宋真宗允许杨延昭统帅更多的兵马来看,当时的宋真宗对杨延昭还是相当信任的。

但偏偏杨延昭的进攻属性爆发,手下又有了足够的兵马,在没有获得宋真宗的允许下,就擅自出兵辽国境内,攻陷辽国城池一座,得胜而归。

《宋史·杨延昭列传》中记载:

超为都部署,听不隶属。延昭上言:“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奏入,不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

当时,杨延昭看到辽军主力都跑到澶州去了,想趁机进攻辽境,

他的心很大,还想让其余宋军配合他,一战夺取半个燕云,为获得支持,他直接上奏书给宋真宗,要进攻。

可宋真宗哪会敢主动向辽国发起进攻?他御驾亲征到澶州都被寇准逼迫的。

而且,在御驾亲征至澶州之前,宋真宗和群臣商量策略时,就制定了不给边关诸将临机而动,不可主动进攻的策略。《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中记载:

寇准曰:“大兵在外,须劳圣驾暂幸澶渊,进发期不可缓。”王继英(宋真宗宠臣,后曾担任枢密使)等曰:“禁卫重兵,多在河北,宜顺动以壮兵威,仍督诸道进军,临事得以裁制。然不可更越澶州,庶合机宜,不亏慎重。”诏士安等各述所见,具状以闻。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宋真宗当然不会同意杨延昭的进攻战术,不仅仅是杨延昭,所有宋军都不被允许主动向辽国进攻。

可杨延昭就是无诏进兵了,这让警惕武将做大的文官集团不满,也让一度对杨延昭无比信任的宋真宗不满,即使他打了个胜仗回来。

另外,杨家将可是降将,不是宋朝的功勋元老,地位上本就很尴尬,出了这种事,让宋真宗警惕性大增。

于是,就有了前面讲的,杨延昭在短暂的升任保州防御使后,没过多久就被调任成高阳关副都部署。

并且,一直让杨延昭待在这个副职上不动,让他待到病死。

如果要优待杨延昭,或防止他擅自出兵,完全可以把他调回京城。

景德二年调任时的杨延昭47岁,年近五旬了,哪怕回京城担任个闲散职务,那也是让他享福的。

可偏偏在对辽基本无战事的情况下,不但剥夺了杨延昭的兵权和职权,还让他继续在边关以副职的身份,继续风餐露宿。

这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看管行为,算是长达九年的发配。

而根源,就在杨延昭无诏向辽国进攻这件事上。

宋真宗和文官集团,用这样一种方式惩罚杨延昭,也警告其余统兵武将,不听朝廷指挥,就不给你好下场。

历史上,杨家将的衰落,也是始于杨延昭死后,这是宋朝重文轻武国策的需要,也是杨延昭那一次擅自出兵辽境的后遗症。

标签: 杨六郎宋朝

更多文章

  • 张世平苏双曾资助过刘备起家,他们的最后去了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双,汉朝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后汉三国正史中,有很多人物都神秘消失了,刘备的夫人、孙权的妹妹,那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最后也是

  • 宋高宗如果支持岳飞的话 南宋最后能不能打败金国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岳飞,宋高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飞和宋高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宋高宗如果支持岳飞的话,南宋能不能打败金国?南宋的实力又是什么样的?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所建立的岳家军是整个宋代时期,少有能够和金国抗衡的大军。他虽说最后含冤而终,没能完成北伐光复中原的大

  • 美貌与才华兼具的班婕妤,为何一世悲凉?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班婕妤,汉朝

    我国古代上其实并不缺美女,但既美又有才华的,却并不多见,汉朝的班婕妤便是其中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班婕妤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才情出众,容貌更是清丽可人,是汉成帝的后妃,更是名传千古的辞赋家。这样的女子,天生合该是自由翱翔,活出一世繁华的,然而偏偏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后

  • 仅用四年时间就推翻建文帝的统治,朱棣是如何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成祖,明朝

    明朝有两位称祖的皇帝,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是明成祖朱棣,二人都有着不寻常的经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本身的讨饭经历无疑是传奇,本人更是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夺取天下。他的儿子朱棣丝毫不逊色于老爹朱元璋,甚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并不是顺位继承的

  • 霍光身为权臣死后能位居麒麟阁首位是为何?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是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元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霍光乃是汉昭帝至汉宣帝前期的重要权臣,乃是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作为汉武帝临终前的托孤重臣,霍光虽然在汉昭帝至汉宣帝前期独揽朝政,甚至做出了一些出格之举,但却并

  • 历史上霍光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如何成为权臣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霍光,汉朝

    权臣,指的是位高权重的大臣,有些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说起霍去病,在中国那可是无人不知家喻户晓的人物,虽戎马七年之短,但其初战就功冠全军,受封冠军侯,“封狼居胥”更是让“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虽然霍去病英年早逝,但他取得的成就却受到万世敬仰。身为

  •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二人同入后宫,同样得到盛宠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飞燕,赵合德

    封建社会帝王的后宫中,有数不胜数的美女,我们所熟知的有妲己,褒姒,息夫人等等,她们或美丽贤惠,或心肠歹毒,对当代皇室的兴衰有着深刻的影响力,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二人亦是如此。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飞燕,原名【赵宜主】西汉山西人氏,据说她和妹妹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

  • 三国时期臧霸在曹魏是何地位?一生有何战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臧霸,三国

    谈到三国,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便是曹操一手创立的曹魏集团。东汉末期曹操集团能够统一北方,成为后来三方势力中最为强大的存在,离不开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做法。在曹魏政权的文臣武将中,有一人的地位要略高于五子良将,他虽然存在感不高但曹操父子却一直对他器重无比,最后还得以善终配享太庙,这个人便是臧霸。臧霸,生

  • 赵括是千年背锅侠?赵括其实不算是“纸上谈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括,背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括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赵括的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呢?请听我详细道来。战国时期,诸侯列国之间烽火连天、图谋天下。自商鞅变法以来,西垂秦国日益强大,并逐渐东出函谷、虎视群雄。相较而言,曾经强盛的楚、齐两国在争霸过程中接连受挫,国力

  • 赵括的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时为何能当上主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括,战国

    长平之战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词吧,它讲的就是赵括的故事。秦国赵国相战,秦国放出流言,说比起廉颇,他们更加害怕赵括。赵王信以为真,真的将廉颇换下,派赵括去往前线。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就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