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自成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导致的?

李自成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导致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3/12/26 7:19:05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自成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活跃到明朝末年,他建立了大顺政权,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斗争策略,在明王朝的斗争中,几起几落,最后凭着自己手里面的百万雄兵,进入了北京城,逼得明朝的崇祯皇帝不得不杀了自己的妃子女儿,然后上吊自杀。

进入北京城之后,李自成最开始还能够节制住自己的部下,但是到了后来,北京城的情况就变得失控了。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刘宗敏更是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北京城中的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牵魏藻德、方岳贡、丘瑜、陈演、李遇知等,勋戚冉兴让、张国纪、徐允桢、张世泽等八百人追赃助饷。”正是由于李自成没有管理好自己的下属,导致吴三桂的女人陈圆圆被刘宗敏掳走,引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迎接清军入关,并且配合清军打回了北京城。

李自成的军队自然敌不过,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撤出了北京城,一路西逃,最后在九宫山被自己的部下杀害,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运动就此失败。

李自成手里拥有百万之众,那么为何败得如此之快呢?这跟农民领袖的自身局限性很有关系。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之后,要是刘邦或者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一定会忙着建立完备的统治机构以及确立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不是在北京城里烧杀抢夺,这不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更像是一个流寇的所为。所以,作为流寇的李自成在清军的正规部队面前,一触即溃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李自成虽然败亡了,但是其建立的大顺政权毕竟存在了两年多,为什么在史学界不能够被称为正统朝代呢?

首选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正统朝代?根据史学界的定义,正统朝代指作为某一个朝代的统治政权被当世的民众及后世所认可的程度,其中包括正史的评价。这样的史学分类一般仅限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朝代。

于是,按照定义来划分的话,中国目前普遍承认的正统王朝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因此,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最多只能算是农民起义军所建立的临时政权,并不能够成为正统朝代,主要是基于下面这几个理由:

其一是李自成的没有相对固定的统治疆域。

李自成的军队是很典型的运动作战,就像蝗虫一样,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打到哪儿是哪儿,即便是在占领某个地方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统治。

其二李自成没有固定的首都。

李自成虽然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但是并没有把西安当作自己的国度,而是将这个政权建立在军队之中,他人在哪儿,政权就在哪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王朝完全不符合。

其三是大顺政权缺乏国家运行的条件和民众支持的基础。

一个国家运行的先决条件是税收,而大顺政权的经济基础则是抢夺地主豪强和朱姓宗室,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而这些钱财都成为了维持大顺政权的军费!虽然能够维持在战时的需要,但是没有税收作为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这个政权就是无源之水,不能够开展与民生相关的管理工作,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综上所述,李自成的政权虽然有百万的军队,并且一度攻占了北京城,但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统王朝,后人们也没有专门为这个政权编撰相关的史书。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里面,像这样的历史政权还有很多,比如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太平军建立的太平天国等等,都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标签: 李自成明朝

更多文章

  • 古代冷宫到底有什么好处 妃子进入后太监为何抢着伺候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妃子,冷宫

    对古代妃子和冷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妃子被打入冷宫后,为何太监们抢着伺候?“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这首诗主要描述的是赵飞燕,她是汉成帝的皇后,也是汉哀帝的养母。在汉哀帝去世后,她被废为庶民,不久自杀。从她悲

  • 官渡之战爆发后,曹操选择官渡来阻击袁绍是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官渡之战,汉朝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官渡之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改变历史走向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偶然间小编突然有一个疑问,官渡到底在哪,曹操为何选择此地阻击袁绍,并最终

  • 都说诸葛亮是病死的 后人为何没有记载其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三国

    还不了解:诸葛亮之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怎么死的,都说是得病死的,为什么后人没有记载?三国演义这部书中说诸葛亮是累死的。还有司马懿通过询问得知诸葛亮早晚要被累死,因为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铁打的人也会被累趴下。那么,诸葛亮到底得的什么病呢?很遗憾,

  • 刘彧的皇位是怎么来的?l历史上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彧,南北朝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明帝,名刘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十一个儿子。刘彧称帝以前,是前废帝刘子业在位。刘彧当时被封为湘东王,是刘子业的叔叔。刘子业年少继位,任意妄为,性格残暴,行为荒唐。他滥杀朝中大臣,其中包括

  • 位面之子指的是什么 刘秀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位面之子

    还不知道:刘秀为何被称为位面之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通常而言,我们总是在网络玄幻小说中了解到这个名词“位面之子”,最开始是08年的《魔兽世界》开始运用这个称呼,到现在网络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或是类似的。那么什么是位面之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一个位

  • 历史上朱翊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是何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翊钧,明朝

    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生于1563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万历真的算不上一个好皇帝,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意气用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一生都没有长大,一直都在闹小孩脾气。皇帝是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刘伯温地位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伯温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伯温,明朝

    还不知道:明朝刘伯温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伯温的一生,究竟做了哪些贡献?中国民间,一直以来,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人们将刘伯温与诸葛亮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可见,刘伯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蛮高的。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 朱元璋当初想要派兵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什么要站出来死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刘伯温

    对朱元璋和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国后,要派兵灭掉日本,为什么刘伯温出来死谏?这是朱元璋一生中最愤怒的时候,恨不得直接将日本给扬了。好在一旁的刘伯温拼死相劝,朱元璋才冷静下来。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痛恨日本呢?刘伯温又是怎么说服朱元璋的呢?在古代

  • 三国时期典韦与许褚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差距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典韦,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单论武力,高出其余诸将一个档次,比如两夏侯和二张等人,那么,典韦和许褚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其实,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究竟谁更胜一筹?按追随曹操的先后顺序来说,典韦最先,典韦在曹操阵营,

  •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邈,曹魏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