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赵匡胤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上赵匡胤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83 更新时间:2024/1/1 22:09:46

历史上的赵匡胤绝对是谋反界的奇才,篡位史上的王者,他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死了一个人,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他所发动的陈桥兵变,只死了1个关键人物,那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当然了,韩通一家也没能逃过厄运。除此以外,居然没有任何伤亡。

这可把人的下巴都要惊掉了,你是在改朝换代,不是在玩过家家啊!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哪个不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呢?哪怕是朝代内部发生政变,诸如玄武门之变、先天之变、神龙政变等,也都是死伤无数。

可偏偏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把伤亡缩小到了1个人或者说是1个家庭,这几乎是奇迹。如果没有周密的安排,这事儿根本办不成。那么谋反奇才赵匡胤,究竟是如何部署的呢?

很可惜,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细致的部署方案,我们是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毕竟这玩意儿要是被你学了去,那还得了?我们只能根据史料来看看赵匡胤究竟是如何在宏观方面部署的。

一、谎报军情。

赵匡胤虽然是殿前都点检,可他没有调兵权,只有等到兵马被朝廷派出去以后,他才能以殿前司一把手的身份带兵打仗。

禁军是五代、宋朝的中央正规军。五代和宋朝的时候,禁军主要分成两个系统,分别是殿前司、侍卫亲军。

那时候赵匡胤是殿前司的老大,要想彻底掌握禁军,赵匡胤必须要防着侍卫亲军。当时侍卫亲军的一把手李重进在淮南带兵没回来,二把手韩通倒是在开封。

要想办成这件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全国性的战争。到时候侍卫亲军的一把手李重进没能赶回来,那么朝中禁军,一旦调出去打仗,就都得听从赵匡胤的调遣了。

因此,事情的关键,就在于是不是有全国性的战争。这事儿哪能这么巧呢?难道说一天不大帐,赵匡胤就一天不篡位吗?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很显然,老赵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创造了条件。

周世宗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登基半年以后,正值大年初一,忽然从边境传来了战报。战报上说,北汉联合契丹,大军压境。

这下年仅8岁的柴宗训和20出头的皇太后,可就没主意了。本来想好好过个年,这帮老六真会挑时间啊!

大家商量了一阵子,一致决定,让赵匡胤带兵到前线对敌。就这样,赵匡胤顺理成章地带着禁军离开了开封。

这么一来赵匡胤就彻底掌握了禁军的军权,剩下守卫京城的军队,便不足为虑了。事情成功的决定性要素,已经被赵匡胤掌握了。

二、内外安排妥当。

赵匡胤当时要收拾的人,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韩通。毕竟当时柴荣留给柴宗训的辅政大臣全都是文官,武将就他赵匡胤。

在军队面前,文官是很好收拾的。宰相范质、王溥等人,手无缚鸡之力,赵匡胤大军一来,他们就怂了。而且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城中做内应,范质等人压根就没机会反抗。

但是韩通可不一样,他是侍卫亲军的二把手,有调兵权。如果韩通组织军队反抗的话,不说这事儿办不成,至少会有大面积流血事件发生,那事情可就办得不漂亮了。

因此赵匡胤提前让手下人王彦升看着韩通,结果王彦升这家伙虎得很,他得知韩通要去调兵以后,二话不说追着韩通就是一顿乱砍。一直追到韩通家里,王彦升不仅杀了韩通,还把韩通全家给灭了。

这可把老赵气坏了,说好这回不杀人的呢?你咋破戒了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这段戏码里,唯一的缺憾就在这里。

内部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外部问题了。

当时赵匡胤的铁哥们慕容延钊,以殿前副都点检的身份,带兵前往河北。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北汉和契丹南下,实际上是为了监视天雄军的老大符彦卿

天雄军是驻扎在边境,防卫北汉、契丹的边防军,和禁军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这也是柴荣安排好的托孤计划之一。

符彦卿是柴荣的老丈人,符太后的老爹,所以说他肯定是站在柴宗训这一边的。如果没人盯着他,这大爷早晚起兵。

因此赵匡胤在篡位前夕,让老伙计慕容延钊盯着符彦卿,只要他敢动,那大家就火并。最终符彦卿只能认怂,选择归顺宋朝。说实话,这一波符彦卿亏大了。

至于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赵匡胤采取了正面对付的策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这两位都是后周的铁杆粉丝,只能动手,不能讲道理。

三、制造舆论。

要想名正言顺地篡位,这事儿得办得漂亮吧?硬件条件解决了,软件也得跟上啊,要不操作系统得卡死。

所以说,赵匡胤在掌握大局以后,必须要考虑以后史书该怎么写这一段。因此制造舆论的事情,也就被提上议程了。

首先,周世宗柴荣活着的时候,就曾经发现过一个木牌,根据《旧五代史》来看,木牌上只有3个字:点检做。

没错,只有这3个字,并不能说明什么。就算如此,柴荣还把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给撤了。可到了赵匡胤要篡位时,开封城中,却满城风雨地传唱着这么一段故事:出兵之日,点检做天子之时。

好家伙,直接把赵匡胤推向了风口浪尖,奇怪的是,满城都知道的事情,唯独后周皇宫里一无所知。等于说有人刻意对皇宫隐瞒了这件事。

其次,赵匡胤在整个篡位的过程中, 显得非常无辜。他是个很少酗酒的人,但是在黄袍加身前一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

等他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身上居然披着黄袍,而且大家伙纷纷拥护赵匡胤登基。看样子赵匡胤是被逼着成为了皇帝。

毕竟大家干了这种谋反的事情,如果赵匡胤当时不答应,只能被这帮武将给宰了。所以说赵匡胤篡位,实属无奈,可真无辜啊!

再者,赵匡胤和士卒们约法三章。他强调,这次改朝换代,咱们不杀人。入城以后,也不允许烧杀抢掠。最关键的一点,不允许动后周世宗柴荣的家人们!

好一个大仁大义的赵匡胤啊!把篡位搞得如此清新脱俗,简直玩到了巅峰状态,老赵家这么玩,这让后世的篡位者都不好意思亮相了。

总结:老赵算是很厚道了。

老赵基本实践了他当年的承诺,对内没动什么刀兵,也没有流血事件发生。最关键的是,改朝换代就诛杀前朝皇帝的恶俗,也在老赵这儿被终结了。

赵匡胤对柴荣的几个儿子,还算比较照顾。除了柴熙让失踪以外,柴宗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待遇和过去一模一样,柴熙诲被开国上将卢琰收养,柴熙谨被大将潘美收养。而且柴家世世代代都有犯罪豁免权,只要不是谋反,其他罪行都能被原谅。

后周的领导班子,也基本都成了赵宋的领导班子,除了皇族换了个家族,其他东西基本没变。

可以说,这是大家都很认可的局面。毕竟如果是柴宗训当皇帝,这乱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至少得等柴宗训长大了吧?柴宗训还未必就有出息。赵匡胤却能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五代十国的统一,善莫大焉。毕竟只有统一,老百姓才能过上安定的日子。皇帝是谁,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标签: 赵匡胤取代后周

更多文章

  •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与秦淮八艳之间有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江左三大家,明朝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与秦淮八艳之间有何故事?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明末清初的诗人钱谦益、龚鼎孳、吴伟业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三大才子,合称为“江左三大家”(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三人都曾在矛盾中降清,并且同在乾隆朝进入《贰臣传》,诗才、仕途和名声可

  • 又想自保又不想丢失荆州,关羽应该怎么做?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三国

    又想自保又不想丢失荆州,关羽应该怎么做?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随即关羽就开始北攻樊城,打曹仁部,史称“襄樊之战”。整个战役,历时四个多月,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以关羽败亡,丢失荆州,孙权夺

  • 吴王夫差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没有灭掉越国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夫差,春秋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吴国先王阖闾被越军击败杀死的仇恨,发全国兵力进攻越国,在夫椒山击溃越国军队,迫使越国屈服于吴国,越王勾践作为战俘前往吴国侍奉吴王3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伍子胥认为“今不灭(越国),后必悔之”,建议乘

  • 王振作为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 王振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王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监王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振作为明代第一大太监,王振的下场是什么?王振最后的是怎么死的?王振,明英宗朝大太监,河北蔚县人,振早年经历坎坷,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却视科举进仕为畏途,又不甘委身平民,为达人上人目的,不惜以身阉割入宫,史称王振“狡黠”

  • 历史上姚启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姚启圣,清朝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姚启圣那个小老头想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曾被顺治帝罢免“永不叙用”的一个罪臣,最终成为收复台湾的头号功臣,却

  • 秦王子婴是如何灭掉赵高的?面对刘邦时为何会不战自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子婴,秦朝

    秦朝历史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秦朝统一了中国却是一个短命王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但与此同时,秦朝的寿命却很是短暂,仅仅历经了二世,便走向了亡国之路。秦始皇早年的功绩不容忽视,但由于他后期过于暴政,且封建迷信,追求长生不老,使得天下百姓深受徭役的苦痛,可谓是

  • 刘弗陵是姐姐带大的,为何他没有善待姐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弗陵,汉朝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继承人后,刘弗陵才8岁,他是就被鄂邑公主抚养长大的,鄂邑公主是刘弗陵的异母姐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也就是说,刘弗陵是被姐姐带大的,那么姐姐的抚养之恩,按理来说是应该报答的。然而,为何刘弗陵即位后,却任由霍光逼死姐姐呢?这件事就要从刘弗陵即位说起了。他即位

  • 女儿是大清皇后,他为何劝女儿自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清朝

    女儿是大清皇后,父亲为何劝她自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崇绮出身蒙古八旗,父亲赛尚阿是咸丰朝重臣,可惜赛尚阿在镇压太平军时失利,被咸丰帝追究处死,崇绮也受到牵连被罢职。之后,崇绮开始专心读书,打算通过科举振兴家族。同治三年,崇绮在殿试后,被慈禧太后钦点为状元,成为清朝唯一旗

  • 历史上真实的富察皇后是何形象?一生经历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富察皇后,清朝

    我们总认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皇帝拥有无穷尽的女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这两部大火的电视剧中,题材都是讲了清朝后宫的故事,讲的是乾隆皇帝在位时的故事,讲的都是同一段历史。但同一个角色的出现,却反映出她的不同两面。她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人皇后——富察氏,乾

  • 被称为纸币之父的张咏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咏,宋朝

    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比西方国家早六百多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用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绢本设色,以长卷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现为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个阶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