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扬琴是中国的一种击弦乐器,它在器乐合奏中扮演什么角色?

扬琴是中国的一种击弦乐器,它在器乐合奏中扮演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47 更新时间:2023/12/26 9:42:28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

据史籍记载,中世纪以前,在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流行着一种桑图尔琴。它有梯形或长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张以几十条钢弦,在弦的2/3处支有条马,使每条弦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这种桑图尔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亚和印度等国流传。

明末,随着我国和西亚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扬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逐渐扩及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加入到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书多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山东琴书、州琴书、安徽琴书、广西场、贵州文琴、四川扬琴和云南扬琴等。在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中,也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

以上的是一种关于扬琴来源的比较普遍的看法,但也有人认为扬琴是通过陆路传入我国。如周菁葆《木卡姆探微》载:"过去人们认为扬琴是明代从海上通过沿海一带传入的。其实它是波斯人的乐器,早就传入天山南北了,很可能是由新疆传入内地的,这个乐器维吾尔人继承了下来。"

清末民初,许多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作为独立的乐种兴起,扬琴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山东琴曲等乐种的主要乐器之一。扬琴在我国经过近400年的流传和演进。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与各地民间乐种相结合,形成了多个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乐种性特点的流派。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亚述、波斯等古代中东国家,流行着一种扬琴,名叫桑图尔琴。明朝(1368~1644年),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桑图尔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后来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桑图尔琴渐渐演化成为中国扬琴。清末以来,扬琴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常德丝弦、四川琴书、河南琴书、山东琴书、榆林小曲等乐种、曲种。

传统扬琴,框架用色木、桦木或榆木制,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胶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长90~97厘米、宽32~41厘米、高5.7~7厘米。左侧琴头设拴弦钩钉,右侧琴头置弦轴。面板上开两个圆形音孔,并镶骨雕音窗为饰。上置两个用竹、红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状条形琴码,左为高音码,右为低音码,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码上的琴弦通过。面板两侧设红木制直线或锯齿形长条山口,用以架弦。

音箱内对应面板琴码部位胶有音梁,音梁上开四或五个圆形风眼,以使音波对流。张钢丝弦,高音用钢弦,低音用缠弦。琴竹又称琴箭、琴签,为两支有弹性的竹制小棰。常用扬琴有八音(实发二十四音)、十音(实发三十音)、十二音(实发三十六音)三种。又称双八型、双十型、双十二型。音域分别为:八音f1-c2,十音d1-d3,十二音c-e3。

扬琴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在这期间,中国的乐器制作家研制出了不少扬琴的新品种,比如像高低音扬琴、转调扬琴、筝扬琴和电声扬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声扬琴,这种电声扬琴由琴体、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组成,当琴弦振动的时候,声音波通过拾音器转变为电讯号,然后经过放大器美化音色之后,由扬声器发出。电声扬琴既能伴奏又能独奏,因此,从它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扬琴演奏家们的好评。

演奏时,琴置于架上,左右手各执一琴竹分别敲击在条码两侧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单音、左、右弹轮、双音(和弦)、轮音(密竹)、反竹、衬音、顿音、琶音、拨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长演奏轻快、活泼的曲调。传统乐曲有《林冲夜奔》、《苏武牧羊》、《映山红》、《离骚》、《将军令》、《采红菱》等。

扬琴的音色应该有颗粒性,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果没有自己的音色特点,声音是扁的、散的,就会被别的乐器吞掉,不能起到自己的作用。因此扬琴的音色好坏,直接影响到乐队的质量水平。在演奏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好音色的产生,不光要有优质的乐器,还要有正确的演奏方法。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明朝的正史上,对于杨宪的死因为何始终是含糊其辞?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开国功勋有很多,他们在开创大明江山时,都曾立下过不少的功劳。我们熟知的功勋有.刘伯温、汤和、李善长等人,这些大臣都曾在不同程度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在明朝初年,还有一个人深受朱元璋重用,这个人便是杨宪。他原本是太原阳曲人,本名杨华。元朝末年,杨宪加入

  • 毛蚶对人体有诸多好处,现代人食用毛蚶时要注意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毛蚶别名毛蛤、毛蛤、麻蛤、麻蚶、瓦楞子等。毛蚶营养非常丰富,食用之后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它的营养成分,有高品质的蛋白质,有非常好的推动胃肠消化吸收的功效,平常适度的吃一些,有壮阳补肾的功效,有清热利湿的实际效果。维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毛蚶的营养与

  • 在中国古代怎么才能当官?盘点古代当官途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怎么才能当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古代当官途径,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自周代起,朝廷就已经很注意官吏的选拔工作。有些官吏可以世袭,但不是所有官吏都能世袭,自产自销者只是一小部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征逐吞并愈演愈烈,各个小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全

  •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此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哪些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原名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缘于基因缺陷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缺乏的珠蛋白链类型、数量及临床症状变异性较大。根据所缺乏的珠蛋白链种类及缺乏程度予以命名和分类。下

  • 古琴作为古代文士必修之器,它又是如何居“四艺”之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琴棋书画”,即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皆为旧时文人风雅之事。唐人何延之云:“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兰亭记》)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古琴居“四艺”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孔子办学“六艺”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皇帝选后由皇太后负责,明英宗又制定了怎样的大婚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封建社会里,民间有男15岁、女13岁论婚嫁的习俗,皇室也一样。皇宫内谈婚论嫁的只有两种人,谈婚的是皇帝,论嫁的便是皇帝的女儿——公主。皇太子继位前便已结婚,继位后要做的是册立嫡妻为皇后。嗣皇帝即位时如没到结婚年龄便要举行大婚礼,并册封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皇帝结婚

  • 历史上真的有上方谷之战吗?诸葛亮一方受到了什么损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上方谷之战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因为这一场战役足以改变蜀国的结局,诸葛亮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大军进入上方谷之后本想用火烧死司马懿大军,不料一场大雨打破了诸葛亮的计划,历史上真的有上方谷之战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上方谷之战:小说《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在六出祁山

  • 在宋代的笔记中,关于对擂茶功效的记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擂茶只当作一般饮品。若当药用,如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添加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擂茶的功效为解热消暑、散寒健脾、护肝理气、促进消化、缓解疲

  • 韩琦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竟很好地诠释宰相肚里能撑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有谚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韩琦身上发生的事情,诠释了宰相肚里能撑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北宋有个名相,韩琦,他的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皇帝;宋(北宋)夏(西夏)两国开战,也和范仲淹带兵抵御西夏。韩老十载为相、忠心辅佐三朝,兵败被贬长达十

  • 历史总有些例外,哪些立下盖世奇功的将军得到了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将军,善终,文史百科

    历史似乎有个定律,就是当一个混乱的时代被终结重回一统的时候,那么建立新王朝的皇帝就会将之前帮助自己平定天下的臣子找各种理由杀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杀死跟随自己多年的臣子皇帝心里也是不愿意的,但是没有办法,每个人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的观点,就拿朱元璋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