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明朝的正史上,对于杨宪的死因为何始终是含糊其辞?

在明朝的正史上,对于杨宪的死因为何始终是含糊其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3/12/21 9:09:31

明朝开国功勋有很多,他们在开创大明江山时,都曾立下过不少的功劳。我们熟知的功勋有.刘伯温、汤和李善长等人,这些大臣都曾在不同程度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但是在明朝初年,还有一个人深受朱元璋重用,这个人便是杨宪。他原本是太原阳曲人,本名杨华。元朝末年,杨宪加入红巾军反抗蒙元统治,之后有幸加入朱元璋所在的部队。

杨宪是一个极为聪明之人,口才更是了得,所以深受朱元璋的重用。这时的杨宪,曾多次为朱元璋打探到重要的军事情报,为明朝的统一大业,还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刘伯温曾这样评价杨宪:“有丞相才能,但却没有丞相的器量。”明朝初年,杨宪是检校组织成员,而且还是其中的领导成员。在当时一批文官中,杨宪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是不低的。

杨宪作为朱元璋的情报人员,其身份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杨宪作为一个情报人员,他有着很强的观察能力,丝毫不会放过任何的线索。1367年,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随即将其收回的地盘改为浙东行省。

浙东行省交给了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管理,但朱元璋还派了杨宪一同前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元璋在外甥李文忠的身边安插了眼线。在杨宪就任之前,朱元璋还特地找了杨宪,告诫杨宪说:“李文忠是我外甥,他年纪还小,没有什么历练,浙江方面的事务都由你做主。如果出了问题,我只拿你问罪。”

杨宪的确是一个狠角色,他到了浙东行省后,并不因为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而有所畏惧。没多久杨宪就向朱元璋汇报了浙东行省的事情,直接就把矛头指向了李文忠。

殊不知李文忠是朱元璋溺爱的外甥,但是杨宪却把情报人员的严苛发挥到了极致。杨宪在上书朱元璋的折子中说道:“李文忠任用儒士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干预公事。”

那时候的浙东行省,曾经是张士诚的地盘,很多读书人都为他卖命。如今这些人突然为李文忠做事,朱元璋自然是不太放心的。当看到杨宪的折子时,朱元璋立马派人抓了这些人。

果不其然,屠性、孙履被杀,其余三个人则充军发配。李文忠在浙东行省呆的时间也不长,就被朱元璋调离了。杨宪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李文忠手底下官员的动向。

不得不说杨宪的确是一个优秀的情报人员,要是放到明朝中后期,他很可能是个嚣张跋扈的锦衣卫了。朱元璋非常看重杨宪的性格和细致的观察力,他为了掌握中书省的举动,特地把杨宪安排进入中书省。

但是杨宪进入中书省之后,感觉像变了一个人,变得嚣张跋扈。杨宪前前后后的变化,俨然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这时的杨宪,已经不把李善长放在眼里了,他没进入中书省之前,查办各种事情都是有理有据的,但是进入中书省之后,表面上对李善长毕恭毕敬,私下却一直想要扳倒李善长这颗大树。

甚至杨宪曾多次在朱元璋跟前说:“李善长无大才,不堪为相。”很明显杨宪是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李善长是何等人物?他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岂是杨宪嚼几次舌头就能动摇的。

杨宪的极度冒进,终于为他后来的结局埋下了苦果。杨宪和李善长、胡惟庸的明争暗斗,终于惹得朱元璋大为恼怒,最后杨宪升任中书省左丞的当月,杨宪就被朱元璋除掉了。

在正史上对于杨宪的死因,始终含糊其辞,只说了是犯事被诛,却没说到底犯了什么罪。现如今杨宪的真正死因,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杨宪的为人做官方面,很多方面却遭到世人的讨厌。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毛蚶对人体有诸多好处,现代人食用毛蚶时要注意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毛蚶别名毛蛤、毛蛤、麻蛤、麻蚶、瓦楞子等。毛蚶营养非常丰富,食用之后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它的营养成分,有高品质的蛋白质,有非常好的推动胃肠消化吸收的功效,平常适度的吃一些,有壮阳补肾的功效,有清热利湿的实际效果。维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毛蚶的营养与

  • 在中国古代怎么才能当官?盘点古代当官途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怎么才能当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古代当官途径,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自周代起,朝廷就已经很注意官吏的选拔工作。有些官吏可以世袭,但不是所有官吏都能世袭,自产自销者只是一小部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征逐吞并愈演愈烈,各个小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全

  •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此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哪些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原名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缘于基因缺陷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缺乏的珠蛋白链类型、数量及临床症状变异性较大。根据所缺乏的珠蛋白链种类及缺乏程度予以命名和分类。下

  • 古琴作为古代文士必修之器,它又是如何居“四艺”之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琴棋书画”,即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皆为旧时文人风雅之事。唐人何延之云:“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兰亭记》)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古琴居“四艺”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孔子办学“六艺”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皇帝选后由皇太后负责,明英宗又制定了怎样的大婚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封建社会里,民间有男15岁、女13岁论婚嫁的习俗,皇室也一样。皇宫内谈婚论嫁的只有两种人,谈婚的是皇帝,论嫁的便是皇帝的女儿——公主。皇太子继位前便已结婚,继位后要做的是册立嫡妻为皇后。嗣皇帝即位时如没到结婚年龄便要举行大婚礼,并册封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皇帝结婚

  • 历史上真的有上方谷之战吗?诸葛亮一方受到了什么损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上方谷之战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因为这一场战役足以改变蜀国的结局,诸葛亮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大军进入上方谷之后本想用火烧死司马懿大军,不料一场大雨打破了诸葛亮的计划,历史上真的有上方谷之战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上方谷之战:小说《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在六出祁山

  • 在宋代的笔记中,关于对擂茶功效的记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擂茶只当作一般饮品。若当药用,如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添加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擂茶的功效为解热消暑、散寒健脾、护肝理气、促进消化、缓解疲

  • 韩琦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竟很好地诠释宰相肚里能撑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有谚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韩琦身上发生的事情,诠释了宰相肚里能撑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北宋有个名相,韩琦,他的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皇帝;宋(北宋)夏(西夏)两国开战,也和范仲淹带兵抵御西夏。韩老十载为相、忠心辅佐三朝,兵败被贬长达十

  • 历史总有些例外,哪些立下盖世奇功的将军得到了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将军,善终,文史百科

    历史似乎有个定律,就是当一个混乱的时代被终结重回一统的时候,那么建立新王朝的皇帝就会将之前帮助自己平定天下的臣子找各种理由杀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杀死跟随自己多年的臣子皇帝心里也是不愿意的,但是没有办法,每个人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同一件事都有不同的观点,就拿朱元璋来说吧,

  • 曹丕篡汉自立称帝之后,他为什么不立即杀掉汉献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的后继者曹丕,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病逝,长期以来是汉代的英雄,但更是令人尴尬。汉献帝是继续当傀儡,还是让曹操的继任者重掌大权,这是一个问题。曹操的后继者曹丕似乎想了很久,也就是说,要保住汉献帝,不要让他再做傀儡皇帝,也就是说,曹丕有想更上一层楼的想法。我们大家都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