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六贼”是怎么来的?它是北宋年间哪六个奸臣的合称?

“北宋六贼”是怎么来的?它是北宋年间哪六个奸臣的合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18 更新时间:2023/12/11 0:01:05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个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北宋六贼之首是蔡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六贼”之名最早出於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於前,梁师成阴谋於后,李彦结怨於西北,朱勔结怨於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於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蔡京与童贯是北宋末年响当当的“六贼”领头人物,腐败得一塌糊涂,搜刮来的银子拿部分 办办公开赛供皇族高官“花差花差”根本无所谓。六人互相勾结,排斥异己,民间称“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六贼”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他派朱勔在江南一带搜刮珍奇异宝、名花古木,朱勔及其爪牙们仗着皇帝的势力在江南横行霸道,他们拆墙破屋、敲诈勒索,弄得民不聊生。歙州、睦州一带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也成了朱勔等人骚扰、搜刮的主要地区。歙州、睦州人民痛恨官府,在穷苦农民方腊的领导下举行起义。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李彦遭赐死。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其馀五人先後伏诛:王黼安置永州(今湖南零陵),途中秘密处死;蔡京贬於儋州(今海南儋县),途中病死;梁师成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赐死;童贯贬於吉阳军(今海南崖县),途中赐死;朱勔贬於循州(今广东龙川),不久斩首处死。六贼令北宋渐渐没落,不久即发生靖康之变。

1、蔡京

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堂弟,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2、王黼

王黼[fǔ](1079年—1126年),原名王甫,字将明,开封祥符(今属河南开封)人,北宋末年大臣,宋徽宗朝宰相。王黼有口才,才智出众但无学识,善于巧言献媚。崇宁年间进士。 初因何执中推荐而任校书郎,迁左司谏。因助蔡京复相,骤升至御史中丞。宣和元年(1119年),任特进、少宰(右宰相),他由通议大夫超升八阶,被任命为宰相,是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金兵进入汴京,他不等诏命,便带妻儿逃跑,宋钦宗下诏贬他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没他家。吴敏李纲请求杀王黼,此事交由开封尹聂山处理,聂山与王黼宿怨未解,就派人将其杀死。

3、童贯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宣和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被处死。

4、梁师成

梁师成(?-1126)北宋末宦官,籍贯不详。为“六贼”之一,字守道。政和间为徽宗(赵佶)所庞信,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钦宗(赵桓)即位后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在行至途中时被缢杀。

5、朱勔

朱勔(1075—1126),苏州(今属江苏)人。北宋大臣,为“六贼”之一。因父亲朱冲谄事蔡京、童贯,父子都任有官职。当时宋徽宗垂意于奇花异石,朱勔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并逐年增加。政和年间,在苏州设应奉局,摩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号称“花石纲”。此役连年不绝,百姓备遭涂炭,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子鬻女以供索取。方腊起义时,即以诛杀朱勔为号召。朱勔在奉迎皇帝的同时,又千方百计,巧取豪夺,广蓄私产,生活糜烂。钦宗即位,将他削官放归田里,后又流放到循州关押,复造使将他斩首处死。

6、李邦彦

李邦彦(?一 1130年),北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字士美。太学上舍生出身。北宋末年“靖康之难”投降派奸臣之首,直接造成北宋灭亡。宣和五年(1123年)官至尚书左丞,钦宗时,金兵迫东京开封府,力上割地议和。陈东领导太学生,反对投降,曾上书言其罪。高宗即位后被贬逐,死于桂州(今广西桂林)。善歌唱,尤爱徽鞠,破技高超,曾以“踢尽天下毯”自诩。是微鞠组织“社会徽鞠队”小队员,自号“李浪子”,人称“浪子宰相”。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对诸位兄弟非常猜忌,为何却对允祥十分的信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雍正皇帝对自己的诸位兄弟非常猜忌,手段毒辣,即使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老十四允禵也是连着削权、监视、圈禁等一系列管制措施,直到乾隆一朝才有所放松。但十三阿哥允祥却始终都受到雍正皇帝信任,不但掌握京畿驻军,在朝臣中也首屈一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以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逐

  • 徽州石雕作为徽州四雕之一,它在雕刻上以哪些风格为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徽州石雕是著名的传统雕刻艺术,徽州四雕之一。徽州城乡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徽州石雕题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徽州石雕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

  • 长安是在什么时候到达巅峰的?详解长安巅峰之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长安是在什么时候到达巅峰的?答案就是盛世唐朝,长安的名望达到了巅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唐长安城,以隋大兴城为基础,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唐长安城初名京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称西京(俗称长安城,亦曰京城)唐肃宗元年(756年)称上都”。此外,唐长安城

  • 李显在神龙政变中复辟后,张柬之五人有什么不好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神龙政变的血腥气只停留在当天的张氏兄弟之死上。张柬之和李显并没有大开杀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病中的武则天得到了妥善安置。她虽然被迫将国政交给李显监国,并在不久之后禅位给了李显,成了“大圣皇帝”。1年后,武则天即将逝世。朝廷适时公布了武则天的“遗制”。武则天在遗制中说要“祔

  • 乾隆有哪三大历史遗留问题?以至于嘉庆都挽救不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嘉庆在清代历史上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的治国理政能力是无法与乾隆相比的。不幸的是,在大清最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候,偏偏出了这样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不过,责任也不能全推给嘉庆,至少在他亲政以后,有下面三个问题是乾隆的历史遗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是吏治腐败。

  • 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对他下毒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中宗,韦皇后,文史百科

    景龙四年六月,仅仅做了五年皇帝的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年仅五十五岁。人们一致认为唐中宗李显驾崩是韦皇后、安乐公主下毒所致。那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到底有没有毒死唐中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针对唐中宗的死亡原因,《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各有记载。下面,我们把它一一列

  • 唐朝陌刀军有多可怕?详解唐朝陌刀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陌刀军有多可怕?众所周知汉唐时代,大概是汉民族武力最强盛的时代,这其中的功劳有一部分就是陌刀军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唐前期灭国无数,随便就把各国的君主抓到长安军事法庭审判,李靖三千步兵灭掉“控弦百万”的突厥,李绩、薛仁贵、苏定方灭高丽,刘仁轨白江口烧杀倭国四万水师,

  • 隋朝户籍制度是怎么改革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隋朝户籍制度是怎么改革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有谚云:“王者有二宝,土地与人民。”土地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规模;人民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强弱。隋朝建国后,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方式清理户籍,使得大量隐漏户口被查

  • 明成祖为何要迁都到北京?有哪些公家与私人方面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成祖,迁都,文史百科

    想当年,崇祯皇帝拒绝了众人的建议,将京都迁到南京去,后来,直接导致了一度兴盛的大明王朝,在农民起义和满清八旗的双重打击之下,快速地走向了灭亡。这样的结果,让我们这些后人,在阅读史料的时候,不免心生疑问:如果,当年明成祖朱棣没有做出迁都北京的决定,是不是现在的大明朝,就不用因为地处北京而腹背受敌了?如

  • 秦朝平定百越历时十余年,为何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百越,文史百科

    秦始皇曾三征百越,虽然最终成功得到百越之地,但秦军平定百越历时十余年,耗费军资无数,死伤士卒三十余万。那么,秦朝为什么付出如此高昂代价三征百越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征百越百越之地,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国在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居住的地区。在这里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时期的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