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与姜维同样是北伐曹魏,那他们二人究竟有何区别?

诸葛亮与姜维同样是北伐曹魏,那他们二人究竟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4/2/24 2:45:04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向刘禅说明了北伐的重要性,并希望刘禅能够同意自己出兵的请求,以完成刘备毕生的夙愿,在得到刘禅的应允后,诸葛亮提兵汉中,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北伐。当时诸葛亮派出将军赵云与邓芝率领一支军队作为疑兵,摆出一副要北攻郿城的样子,以此吸引魏军的主力,魏明帝曹叡果然上当,他当即让曹真率领关右大军抵御赵云,而诸葛亮趁此机会攻打祁山。由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以至于他们听闻诸葛亮率领大军杀来时,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弃守城向东逃窜,一时间,陇右五郡有三郡都归附了诸葛亮,陇右的形势十分危急。只可惜镇守街亭的马谡因为没有听诸葛亮的话,导致他败给了率军赶来的的张郃,使得街亭因此失守,诸葛亮在进退两难间只能选择了撤退,第一次北伐就此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再一次率领十万大军北伐,此番北伐中,诸葛亮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打算与司马懿打持久战,然而诸葛亮由于积劳成疾而病逝,在去世前,诸葛亮曾让姜维率军断后,可见他对姜维的信任与重用。在诸葛亮病逝,其指定的继承人蒋琬费祎也相继去世后,姜维才开始有了手握重兵的权力。和诸葛亮一样,姜维先后出兵北伐,直到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邓艾战于侯和,却被邓艾所破。在此之后,姜维只能还居沓中,而这也是姜维的最后一次北伐,当时黄皓打算用阎宇代替姜维掌控兵权,而姜维因为厌恶黄权专权,因此上奏向刘禅建议诛杀黄皓,两人就此产生矛盾,姜维为了避祸,只能避居沓中屯田。在此之后,司马昭召集天下十八万大军伐蜀,蜀汉因此灭亡,姜维也彻底失去了北伐的机会。

看起来,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似乎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以一州之力攻打占据了天下十之七八的曹魏,并希望用消灭曹魏有生力量的方式来延缓两国国力的差距。而且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北伐的时机都是较为恰当的,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蜀汉的损失,他们往往选择了天下有变或者有其他势力策应时才出兵北伐,看起来,诸葛亮的北伐与姜维的北伐似乎是一脉相承的,那他们二人的北伐有何区别呢?

事实上,诸葛亮的北伐是理想,而姜维的北伐则是任务。不管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诸葛亮总是执着要坚持光复汉室的信念。对于诸葛亮来说,刘备在临终前,将蜀汉和刘禅完全托付给了他,他必须要用自己的一生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与信任。只不过当时蜀汉确实没有能力还于旧都,但诸葛亮依旧坚持这样去做,因此诸葛亮的北伐只能是理想。

而对于姜维而言,他是魏国降将,他坚持的北伐是在完成诸葛亮当年没有完成的理想,这与诸葛亮的初衷并不相同,因为北伐对于姜维来说,更多的是诸葛亮布置给他的任务,因此即便蜀汉兵力不足,粮草不够,将领能力不济,蜀汉内部权力犬牙交错,姜维依旧坚持着出兵北伐,因为北伐对他来说是他的任务,也是他存在的意义。

笔者认为,其实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是明知北伐不可为而为之,也是因为这样的执着,诸葛亮和姜维才能得到后世如此多的敬仰。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搜神记》由东晋史学家干宝所写,其故事情节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搜神记》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搜神记》大多篇幅

  • 在宋仁宗时期,朝廷如何管理这数以万计的皇子皇孙?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朝廷,文史百科

    皇室成员在封建时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皇帝的血缘关系让他们在很多时候超然物外。对皇室成员的管理,往往涉及到政权的存亡和王朝的兴替,不可不慎重。如历史上的吴楚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这都是由皇室成员掀起来的动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值得注意的是,宋代以前的皇室成员,五

  • 唐太宗推行什么人才政策,使得“贞观”年间人才辈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李渊之嫡次子,唐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他从小果敢聪明,善于骑马和射箭术,隋末隋炀帝暴虐无道,随父亲晋阳起兵,并亲自领军破长安,封为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先后平定刘武周、窦建德等武装割据势力,封为秦王。公元626元,面对李建成、李元吉

  • 锦衣卫制度既然是朱元璋创立的,他为何几年后就废除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了大明王朝,但一路走来的经历,让朱元璋养成了猜疑多嫉的性格,于是让文武百官极为害怕的锦衣卫自此应运而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锦衣卫制度既然是朱元璋创立的,他为何几年后就废除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他对臣子是极为不信任的,但又想让臣子绝对忠于他,他想

  • 明朝宦官曹吉祥发动政变,为何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曹吉祥,文史百科

    大明天顺五年(1461年)8月7日,司礼监大太监曹吉祥妄图称帝,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曹吉祥由于协助明英宗复位有功,授命执掌司礼监,总督京城三大营,把握京都的军政实权,权势滔天,恶迹斑斑(著名重臣他便是被他所害)。因此,这名曹公公拥有一个宦官也可以称帝的“崇高”理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宋英宗对生父赵允让的讨论,引起了哪一系列政治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尊礼濮安懿王赵允让的讨论,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

  • 笔架距今已有1500余年,而唐代以后的笔架有哪些样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笔架亦称笔搁,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工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笔架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架的记载,但传世品还不曾发现。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

  • 永璂本是离皇位最近的人,为何后来却没有了存在感?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继后长子,也是唯一一个成年的嫡皇子,永璂本应该是离皇位最近的人,然而随着继后的失势,永璂从最有可能继位的皇子变成了宫中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子。十四岁之前与他十四岁之后,其待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帝王,他的爱屋及乌让人羡慕至极,他的恨屋及

  • 吴三桂既然投降了清朝,为何三十多年后又想起来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三桂,清朝,文史百科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叛国投敌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像吴三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还真的不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三桂本是大明总兵,可他却在明朝最需要的时候,投降了满清。据说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但不管怎么说,在当时投降异族,称为汉奸不为过。那么既然吴三桂投降了满清,帮着人家鞍

  • 汝窑在北宋是皇家主要代表瓷器,它有何相关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和汝州市张公巷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