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为何撤出汉中这个险要之地?大致上有哪两大原因?

曹操为何撤出汉中这个险要之地?大致上有哪两大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56 更新时间:2024/1/4 17:26:42

今天的三国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是曹操杨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如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此时,魏王曹操想撤出汉中,便下达给全军的口令是“鸡肋”,下属的官吏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主簿杨修听到这个口令后,回到自己的大帐内开始独自整理行装。不少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杨修这么做的原因。杨修回答道:“鸡肋这东西,扔了可惜,吃起来又没什么味道。魏王以此同目前汉中的形势相比较,以此我断定魏王是想撤出汉中了。”

本文要说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故事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味如鸡肋”,比喻对事情兴趣不大或实惠很少。

曹操击败张鲁并夺取汉中地区,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当时,刘备也占领益州不久。谋士刘晔建议曹操乘胜追击,向益州发动进攻,但曹操却拒绝了刘晔的建议,只留下大将夏侯渊张郃等人镇守汉中,大军主力撤回中原。曹操的这一失误,给了刘备可乘之机。

到了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部进攻汉中,与夏侯渊部展开激战。得知汉中形势吃紧,曹操连忙率军赶到汉中增援。到了第二年,夏侯渊在定军山一役中被黄忠斩杀,曹军遭遇惨败。经过几个月的对垒,最终曹操下令全军撤出汉中,将这块战略要地拱手相让。至此,刘备集团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曹操为什么撤出汉中?大致上有两大原因。首先是曹军在汉中的主将夏侯渊被杀,重挫了曹军的士气;二是刘备采取了依险固守的战术,使得曹军久攻不下;三是在战事陷入僵局的局面下,曹军无论是在兵力增援还是粮草供应上都出现了巨大困难。故此,曹操不得不下令放弃汉中。

这里附带说一句,在真实的历史上中,杨修并没有因为猜到了曹操的意图而被杀,而是平平安安地随曹操一起撤回中原。虽然杨修被杀的时间同样是在曹操撤出汉中的这一年,但他被杀的原因是深度参与了曹操的立嗣之争,引起曹操的猜忌和不满,并因此掉了脑袋,与鸡肋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寇准为人十分正直,北宋权相丁谓为何却要记恨于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亲也曾在朝为官一度被朝廷重用,曾被封为国公。寇准从小也受其父影响一心为国效力,他天性聪明,十九岁便考取了进士,被派往任职某知县。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官路也一路攀升。下面小编就为大

  • 一丈红真的存在吗?揭秘古代惩罚后宫妃子的刑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甄嬛传中华妃赏给夏常在的“一丈红”印象深刻,那么历史上一丈红真的存在吗?古代是如何惩罚犯错的嫔妃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禁足:①、终身禁足:将会被永远禁足于自己的寝宫,足不出户,无侍女侍奉,留妃位,无上殿赦令,其余人等不可前去请安和看望。此条只有

  • 刘表都没有做过地方上的大官,他又是如何成为荆州之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时期,那些诸侯们为了找到基业,费了不少功夫。袁绍虽然强大,可也是被董卓扔到了渤海之地。曹操更是没有官职,还是靠着好友的帮助,才有了些兵马。刘备更是可怜,不停地流浪,40多岁才找到一块地盘。袁术更是在老家就发展起来。这些诸侯们起来的都比较早,都有人相助,才有了基业。在南方的那些诸侯中,刘表也是有别

  • 北宋时期汴京皇宫失火后,丁谓是怎么完成了复建工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丁谓,文史百科

    丁谓的诗文才华,对他而言只是副业,他真正擅长的是治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009年,汴京皇宫失火,被烧成一片废墟,丁谓负责复建工程。他接手工程后,充分发挥了统筹兼顾精神。他下令从皇宫到汴河挖一条深沟,引汴河水入内作为水道,用于运输建材;挖出来的泥土用于烧砖制瓦,就地取

  •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为何上官婉儿还是被杀?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初二日,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

  • 说到医生这个词,在古代为何却称为“大夫”或者“郎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医生这个词,在现代上面有很多说法的。当然了,在古代的话,其实并没有医生这个词,但是随之最早的时候就是“大夫”或者是“郎中”,大家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就可以看到。那么在古代大夫和郎中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郎中:一种官名,如郎中令;或为医官。大夫:音读“戴夫”,民间

  • 范仲淹让米商把米价提高,民间为何却对他赞不绝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应该大家都记得,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爱民情怀,同时,范仲淹也可以说得上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其名不下于王安石。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变法的事,其实北宋经过两次变法,而第一次其实就是由范仲淹主持推动的,所以说范仲淹称得上是一代名相。然而不同于王安石在变法失败

  • 经过五代十国多少年时间,河朔三镇的势力才消磨殆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自此唐朝由盛而衰陷入长达150多年的混乱局面,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的权利博弈则是重中之重。仅从地图上看卢龙、成德、魏博,占据着今河北大部分地区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的部分地区,统治区域并不大。尤其是魏博,小小区域何以成为唐朝最强的藩镇?

  • 北魏的赋税制度怎么样?详解北魏的赋税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北魏的赋税制度怎么样?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税收由部落贡纳、牧民的畜牧税为以及一般农民的租调为主,其中农民的租调为最大收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不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

  • 吴三桂曾是那样地重视气节,为何却变得如此反复无常?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吴三桂原本是明朝大臣,他曾是那样地重视气节,但是随着明朝后期地方叛乱,各地纷纷建立政权对抗朝廷,加之满清在关外的虎视眈眈,而朝廷只剩下了吴三桂这个大将,本应担当起拯救国家的大任,但是他却变得如此反复无常,一叛再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明末崇祯皇帝统治后期,各地发生叛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