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华津门老字号狗不理包子的历史由来

中华津门老字号狗不理包子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1/21 8:59:03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市中国传统风味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猪肉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灿烂饮食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食品之首。历经一百六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经创新和改良已形成秉承传统的猪肉包、三鲜包、肉皮包和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先后摘取“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中国最佳名小吃”、“国际名小吃”等多个国内外评选和大赛的金奖,被誉为“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祝寿为什么要寿桃?寿桃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寿桃是汉族神话中可使人延年益寿的桃子。《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汉东方朔《神异经》:“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 寿桃也指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做成,也有用鲜桃的。神话中,西王母娘娘做寿,设蟠桃会款待群仙,所以一般习俗用桃来做庆寿的物

  • 茶道文化:古人煮茶为何珍爱梅雨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读过《红楼梦》的都还记得第四十一回中“栊翠品茶”的情节。 贾母等众人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相迎进去。贾母一行在东禅堂坐下便说:“我们在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

  • 光棍节的由来 ,光棍节是起源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光棍节是流传于年轻人中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傲。同时,这一天也是众多为单身男女脱离光身状态的交友聚会活动举办的日子,因此又同时是“脱光节”。 光棍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一种狂欢化在网络世界的体现;站在商家的角度,属于事件营销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映,恋爱和婚

  • 中国汉族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的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是我国着名古曲之一,在古琴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

  • 春节吃年夜饭风俗的来历:吃年夜饭要关门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要吃年夜饭,但为什么要吃年夜饭,你知道吗?年夜饭的由来一定要了解,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表达对父母的感激。1、年夜饭的

  • 昆曲起源于哪个朝代?昆曲有哪些著名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曲(Kunqu 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

  • 探访“指尖上的船王”:从事船模制造三十年 制作数百艘中外古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小舟一日可行千里,体现了古代中国制船技艺之高超,而此次在古猗园逸野堂内展出的纯手工制作的大型古船模型真实精妙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卓越的造船和航海技术。 船模制作技艺在中国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可上溯到汉代。上海地区

  • 腊八蒜的来历:腊八蒜的制作方法 腊八蒜变绿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腊八蒜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

  • 古代的冠礼就是成人礼吗?冠礼有怎样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远古氏族社会,为了部落的绵延,未成年的孩子一般不参与生产、狩猎、战争等活动。等到了成人的年龄,用各种方式来考核他的体质和技能,以确定他能否取得氏族成员的资格。后来演变成冠礼。 冠礼,就是主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三种帽子戴在未成年人的头上,并给他起个表字,表示他已经成年,可以结婚,参与劳动、战

  • 秧歌是一种怎么样的歌舞?扭秧歌有什么特点和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秧歌”的起源,汉族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的另一种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古代黄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