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乱针绣的起源 我国名绣,“乱针绣”濒临失传

乱针绣的起源 我国名绣,“乱针绣”濒临失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2/6 23:13:49

流畅细腻的线条、层次分明的色彩、呼之欲出的画面,眼前一幅幅栩栩如生、宛若油画般的绣品,正是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的“乱针绣”。日前的第十届中国(合肥)国际化博览会上,来自江苏扬州宝应县的乱针刺绣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却面临濒临失传的困境。

乱针绣源于苏绣又超越苏绣,自成一格,是1930年由刺绣家守玉创造,发源重庆璧山,针法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技艺和西洋艺术特色,将画理与绣理结合,以针法的乱而不杂,密而不堆,绣出来的作品,远观如油画般细腻,也被誉为“针尖上的油画”。

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风格独特,层次感强,绣出来的作品,远观如油画般细腻,“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得多。把色彩堆厚些,其色彩效果才能出来。所以乱针绣作品看上去像一幅油画。但不同于油画。因为丝线有光泽,绣面上各种不同方位的线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它的色彩有不同变化,当光线强与光线弱时,当放在明处看与放在暗处看时,当正面看与侧面看时其效果均有不同的变化。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用不再存在,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的独特风格。“乱针绣”与一般绣的不同,还在于它的创作周期的漫长。制作前,要先画好素描稿与色彩稿。要反复思考酝酿表现方法,操作步骤与绣成后的效果,一旦心中有数,便进行操作。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继承人缺乏,乱针绣绣品在市场上也难觅踪迹。本届文博会上,来自江苏宝应县祝萍乱针刺绣艺术中心的乱针绣传承人祝萍携众多多绣娘,带来不少乱针绣精品,展示乱针绣魅力。

正在表演绣工的许霞已有20年绣龄,是祝萍乱针刺绣艺术中心的绣娘。“在做绣娘之前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有些绘画的功底,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乱针绣,觉得很喜欢,就成了一名专职绣娘。”许霞记者介绍,乱针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制作前要先画好素描稿和色彩稿,因此要求制作者有绘画的基础知识。制作过程也比一般刺绣要复杂得多,创作周期漫长,一幅普通的人像绣品工期就达三个多月,有的精品更是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来完成。

本次文博会参展的重头戏、乱针绣品《与但丁讨论神曲》就是汤祝萍的得意作品,是以我国油画家都都、铁子、张安君的油画作品《与但丁讨论神曲》为范本进行的二次创作。整幅绣作中刻画了古今中外超过100位著名人物的形象,绣法精美绝伦,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许霞说,虽然乱针绣绣品受人喜爱,但是这一技法已面临失传。“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来学我们乱针绣了,一是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认为没有前途;二是做绣工太费眼睛,时间长了对腰也很不好,有时甚至一年都招不到新人。”

乱针绣起源

传世八十年来,乱针绣一直是“藏在深闺人不识”,单是我们州人民,对其认识也是十分有限的。在过去,乱针绣只是作为政府馈赠的礼品,用于国与国之间的礼物交往,在市场上难觅其踪;再加上价格昂贵、继承人的缺乏,这一绝世技艺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更难以占领市场。不过近年来,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原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狄静女士为了发扬这一艺术瑰宝,已于大庙弄开设了常州第一家以面向

乱针绣市场为主的乱针绣工作室,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渐渐为大众所了解,也渐渐推出了许多作品面向大众。而且,乱针绣的艺术收藏价值也越发明显,丝线经过特殊的处理,绣出作品后,以镜框保存,可历数百年不腐、不褪色,有好事者甚至以绣品来代替婚照,作为幸福的见证可谓一大创新。

乱针绣源于苏绣,又超越苏绣,而自成一格,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其法一改以往“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苏绣方法,但又乱而不杂,密而不堆,技法千种,运用于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立体感很强,呼之欲出,颇有西洋油画的效果!创始人杨守玉女士穷一生心血,结成了这朵艺术奇葩,在中华绣坛上留下了千古之名,同时这也是我们常州人民的自豪!不过关于乱针绣的起源,后人则肯定的说,假如没有杨守玉女士与其表兄刘海粟凄婉的世纪情殇,那就不一定会有乱针绣的发明!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重阳节的节日禁忌 ,不可说节日快乐, 夫妻不能同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登高,这里面其实有着与现今说法完全迥异的含义。古时传说这是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因为相传这一天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

  • 涮羊肉起源:涮羊肉的三种由来说法, 涮羊肉要涮多久才能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涮羊肉:主要做法是支一口大锅煮整块的羊肉,把微冻羊肉用刀切成块,往沸水里一涮,捞出后蘸料吃,本来是为了填饱肚子,没想到竟成一道美食,于是这种作法流传下来,并在北京流行开来,经过不断改进,大铁锅换成了精制的小铜锅,调味品用中原的物产——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等,涮羊肉的滋味就更加鲜美了。一、涮羊肉有着

  • 千年浦城剪纸“惊艳”亮相福州, 中国剪纸的内容含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民间剪纸之乡”福建浦城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展21日正在福建海峡民间展览馆举行,展出浦城剪纸优秀作品110幅,既有传统花样,也有现代作品,全面展现浦城剪纸的艺术特点和作品形态。 现场,剪花嫂娴熟剪出鲤鱼,初看不过是条活灵活现的鲤鱼,细看却发现其鳞内还嵌有“鱼跃龙门”的字样,让现场中外游客大为赞叹

  • 四柱八字基础知识 四柱是哪四柱?与八字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又称“推四柱”或“批八字”。这种算命方法是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考察吉凶的主要依据。年月日时叫四柱,每柱均有相对应的天干和地支,四柱合起来共八个字。就人事测算看,年柱看父母祖业,月柱看兄弟朋友,日柱看夫妻婚姻,时柱看儿女成就。具体推算时,以日干为主,看其在四柱中所处之地的生旺死绝,再参以所行大运的

  • 福文化的诠释及由来:贴福字何时才能倒着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福文化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她的涵盖面非常广,伴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所折射出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很多家庭,在过年过节时都会在家里的适当位置贴个“福”字,寓意福气吉祥,同进很多人以为福字是要倒贴的,取“福到”之意。真的是这样吗

  • 古代的弄璋之喜是什么意思?与重男轻女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现在,有人生个儿子,稍文雅的朋友,会祝贺他“弄璋之喜”。为什么叫弄璋呢? 弄璋,中国民间对生男的古称。始见周代诗歌中。指生下男孩子把璋给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种玉器,后来把生下男孩子就称为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 古代重男轻女,女儿不如儿子宝贵,璋是一种美玉,所以,生儿子,被称为“弄璋”

  • 交杯酒的发展史:源于什么朝代?交杯酒的由来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说到交杯酒,大家都会想到结婚,那交杯酒有着怎样的意义呢?由来是什么?交杯酒,传统婚俗之一,源于先秦。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先各饮半杯,然后交换一齐饮干,谓之饮交杯酒,在古代又称为“合卺(jǐn)”1、交杯酒包含的意义 喝交杯酒的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

  • 祭灶的礼仪:灶神是什么神?汉族传统是如何供奉灶神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也就是厨房之神。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最低的地仙。 汉族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汉族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

  • 不同朝代的花样灯会介绍:古代什么节日举办灯会?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古代什么节日会有灯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云:“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可见唐代的灯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 满族文化:满族人的风俗特色及生活禁忌 ,满族人口分布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散居中国各地。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Manju)简称满族。那个这个民族有着怎么样的特色及习俗呢?接下来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个民族吧! 首先满族人是非常注重礼节的。看看以下的风俗习惯就知道: 满族人孝敬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