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满族文化:满族人的风俗特色及生活禁忌 ,满族人口分布

满族文化:满族人的风俗特色及生活禁忌 ,满族人口分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4/1/19 19:29:58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散居中国各地。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Manju)简称满族。那个这个民族有着怎么样的特色及习俗呢?接下来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个民族吧!

首先满族人是非注重礼节的。看看以下的风俗习惯就知道: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人也有着不一样的忌讳,大家有幸到他们家的做客的话,可千万别冒犯了。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满族也是爱狗人士,他们忌杀狗、不允许吃狗肉和用狗皮,不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是他们认为的忠心好友,不允许被冒犯,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非常不高兴。

许多人对乌鸦没什么好印象,甚至有厌恶之感。但满族人例外,他们非但不哄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还是爱鸟人士。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这些大家都记住了吗?是不是别有一番不同呢?那我们就来看看满族人一般分布在哪些地方吧,有兴趣了解这个民族的朋友,可以前去认识一番。

满族人口分布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人有自己一方语言和字,也就是满语,一般人还真听不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有相关的满语培训班可以学习到。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四大名绣的介绍: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各有着怎样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州刺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为

  • 年画的起源及发展史, 木版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工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画古称门神画其早名称叫门画据《风俗通义》记述先秦两汉节宗教信仰祀门习俗故神荼、郁垒我早司门神晋代宗懔《荆楚岁记》道:月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

  • 西藏风情:芒康弦子舞的传承, 什么是弦子舞?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 弦子是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

  • 中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差别, 中华饮食三字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总的来说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江南人喜清淡、甜咸、爽口,讲究营养,乐于质高量小;西北人爱吃带有酸口、经济实惠和牛羊肉品种的菜肴;东北人爱吃肥而不腻、脂肪多的鱼肉菜品,一般吃用量大,习惯吃饱吃好.东北人主食多吃杂粮,除大米、

  • 美丽“羌绣”绣出美好生活, 羌绣的由来和传承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羌绣是在继承古羌人挑花刺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汶川县的两镇四乡(绵虒镇、威州镇、龙溪乡、克枯乡、雁门乡、草坡乡)刺绣的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外,尚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平绣等几种。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

  • 白族歌文化:白族对歌有着怎样的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那白族人对歌有着怎样的形式?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白族歌文化的先关内容。 白族对歌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白族青年男女也长于用对歌的方式互相表达真挚的情感。但对歌的意义远不止于表达爱情

  • 藏餐文化史:四大藏餐风味介绍及藏式烹调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藏餐是西藏菜的统称,用料广泛,独具特色。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茶叶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那四大藏餐风味分别是什么呢?1、四大藏餐风味介绍: 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点风格各异。细细研究藏餐,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以阿里、那曲为代表的羌菜;以拉萨、日喀则、山南

  • 西藏服装用什么材料做的?藏戏服饰的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西藏服装用什么材料做的?西藏服装所用原材料,以绸、缎、绉、呢和氆氇等丝织品、藏族毛纺织物为主。那藏戏服饰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今天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1、西藏服装用什么材料做的? 西藏服装所用原材料,以绸、缎、绉、呢和氆氇等丝织品、藏族毛纺织物为主。还讲究用真的金银丝缎和各种花色锦缎作衣服面料和镶配

  • 保安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吗?他们的待客之道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保安族是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迁徙而来,保安令”、“脚户令”、“六六三”等曲调,即兴编词入唱,优美动听。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动作节奏鲜明、欢快豪放。男子喜欢奏丝竹乐。造型艺术较丰富,妇女擅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刻有十分别致的花纹或绘有色彩绚丽的图画。1、保安族的民族风情: 除严格

  • 傈僳族的文化史:傈僳族的舞蹈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是青藏高原南下氐人、羌人融合形成的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那这个民族有着怎样的艺术文化历史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傈僳族的文化史吧!1、傈僳族的文化: 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在17-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