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名字与福运

佛教故事:名字与福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16 更新时间:2024/2/19 5:50:56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有同门对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利、祥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我的法友,名字只是一种符号,仅想从名字得到吉祥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希望你用原来的名字,不要随便改。”

有一天比丘们在法谈论名字与福运的关系,佛陀走来,得知此事,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

过去有位有名的尊者,收了五百弟,其中一个比丘的名字也叫“恶者”,他想请师父替他改名字。师父让他自己去查找,找个他认为最吉利的名字。小比丘高兴极了,从乡村找到街市。

一次,小比丘看见亲族友正在为一个死者送丧,上前问道:“这死者叫什么名字?”送丧的人说死者叫“有命”。他一听,搔了搔头,又问:“此人名字叫有命,怎么会无命了呀?”送丧人当面讥笑他:“名字叫有命或无命,仅是一种符号,人生难免一死,你真是一个不懂事的人。”小比丘开始怀疑自己原先的想法。

他又到了都城,看见一家大门口跪着一个女仆,人正在用绳鞭抽打她。小比丘见这女仆蛮可怜的,就问主人:“她犯什么事被你抽打?”主人气乎乎地说:“她借了我的钱至今不还,我不抽打她难道抽打你不成?”小比丘又问:“这女仆叫什么名字?”主人说:“她的名字叫守宝,叫起来倒是很好听。”小比丘自言自语:“守宝这名字多吉利,为什么无钱还债,还遭遇挨打这样不吉利的事?”主人听了嗤笑着说:“她的名字叫守宝又怎样,她毕竟是一个女仆。名字是她的符号罢了。你这人也怪,怎么连这类常识都不懂?”这番话又触动了他。

在返回的路上,他还遇到一个迷路人,问他叫什么名字,此人说叫“善旅”。小比丘好奇地追问:“名为善旅,怎么也会迷路?”迷路人笑弯了腰抱住肚子说:“名字不过是符号,跟迷路与否有啥关系?”小比丘无言以答,终于完全抛弃了对名字的执著和偏见。

回到师父身边,师父问他是否找到了满意的名字。小比丘懊悔地说:“我错了,原来名字是人与人之间便于称呼、识别的一种符号。名字叫有命的摆脱不了死,名字叫守宝的照样贫穷欠债,名字叫善旅的也会迷路。不过此行收获倒很大,人的福运不是靠名字得来的,应当靠自己的努力。”师父听了,赞许鼓励了一番。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维摩诘居士妙入不二法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维摩诘大士在毗耶离城“示疾”,释迦牟尼派出以文殊菩萨为首的慰问团前往探病。 维摩诘请菩萨们说说各人对“不二法门”的看法,其中有法自在等三十一位菩萨都先列举“二”的对立概念,如生与灭、善与不善、罪与福、为与无为、我与无我、明与无明等,认为消灭这些对立面(二),就可入“不二法门”。 他们“合二见为

  •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雨季安居期了。 这一年,竹林村地区正逢饥馑,粮食匮乏,不容易乞食,所以佛陀要求大家分散到各地去安居:有的回

  • 佛教故事:谁说磨砖成镜不行?请看怀让禅师的实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门下的两大高足之一,后来在湖南南岳山般若寺当住持。当时26岁的道一在山中的一个草庵里天天坐禅,闭门不出。怀让看这和尚专心向道的精神实在可嘉,是一个可以造就的出家人。但不知他的功夫是否得当,就去敲门看看,敲得振耳欲聋,好不容易把他请了出来。 怀让一见道一就问:“你这么一味枯坐,不

  • 佛教故事:你还在等什么?这又是一个结善缘得善果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波斯匿王是个贤明的国王,也是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名叫善光。善光不仅长得十分端庄,身上还自然散发出柔和的光明,而且聪明柔顺、智慧过人,因此皇宫上下没有不喜欢她的,而波斯匿王夫妇更是对善光疼爱有加,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有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国事,正与善光公主话家

  • 佛教故事:大意舀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个国家,国名叫欢乐无忧。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居士,名叫摩诃檀,他的妻子名叫旃陀。 这一年,旃陀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长得端庄英俊,举世无双。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发誓道:“我要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对于那些贫穷孤苦的人,我要保护救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安乐舒适。” 父母见这孩子有如此大的志愿,便

  • 佛教故事:禅宗四祖点化法融法师初创“牛头禅”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初唐贞观年间,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把衣钵传给弘忍后,远看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上气象不凡,知道山中有高人,就亲自去探访个究竟。 道信来到牛头山幽栖寺,问一名寺僧:“这里有修道人吗?” 寺僧反问:“出家人哪个不是修道人?” 道信再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修道人呢?”寺僧无言以对。 旁边另一名僧人

  • 佛教故事:悭贪的最胜长老是如何被佛陀点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他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人悭贪。不管任何人,只要前来乞讨,他一定不由分说地将其赶走。为了防止盗贼,他设计了七重坚固的大铜门来维护安全。同时,又用小石块混泥作墙,用铁笼覆盖屋顶,来防止鼠类或飞鸟的入侵。 佛陀观察最胜长者一段时间后,这一天,嘱咐阿难前往度化。阿难立刻至长者

  • 佛教故事:法海创建的金山寺竟还有这些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提起金山寺,人们自然会想起水漫金山的故事。恰有巧合,历史上确有法海其人,而且他还是金山寺的创建者。 据史料记载,法海的父亲名叫裴休,唐宣宗大中年间任丞相之职。裴家书香传续,世代簪缨,乃三晋时期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故而时常高朋满座,贵客盈门。 法海出生时,毛发稀少,父母爱怜不已,便给他取名叫“裴头

  • 佛教故事:上海龙华古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西域高僧康僧会云游至建业(今南京),吴主孙权亲自为他接风洗尘。会谈间,康僧会恭谨地问:“吴王陛下,贫僧浪迹天涯海角,耳闻目见皆是对佛祖的领扬,但不知陛下为何不信佛?”孙权淡淡一笑,问道:“佛生在西域之国,且早已死去,庙里所供的菩萨,不过是些土偶泥胎,有何可信呢?”康僧会

  • 佛教故事:用一枚铜钱发大财的真实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个年轻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总是喜欢帮助别人,稍大些的时候,他便辍学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 一天他为母亲买药的路上,捡到了一枚铜钱。 在他走过花园旁,听花匠们说口渴,他有了想法。他当下就用这枚铜钱买了一些茶水送给了花匠们喝。 花匠们喝了,非常感激,便一人送了他一束鲜花。他得到了这些花,路过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