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你还在等什么?这又是一个结善缘得善果的故事

佛教故事:你还在等什么?这又是一个结善缘得善果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57 更新时间:2024/2/19 7:11:57

波斯匿是个贤明的国王,也是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名叫善光。善光不仅长得十分端庄,身上还自然散发出柔和的光明,而且聪明柔顺、智慧过人,因此皇宫上下没有不喜欢她的,而波斯匿王夫妇更是对善光疼爱有加,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有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国事,正与善光公主话家。他看着美丽的善光,心想:“善光生为我的女儿,拥有最优越的环境,王后和我又对她这么疼爱,哪里是一般人比得上的呢?”于是,波斯匿王不由得说道:“善光啊!你可知道你是因为我的缘故,所以才有了人们的敬爱?”想不到善光却回答:“不是这样的!父王。这全是因为我的业力所感召而来,并不是因为您的缘故。”

波斯匿王有些不高兴,郑重地告诉她:“善光啊!你今天这么大的福报,能得到大家的敬爱,全都是因为我是你父王的缘故。”

结果善光还是回答:“不是这样的!父王。这全是因为我的业力所感召。”

波斯匿王抑住脾气,告诉她第三次:“善光啊!你今天这么大的福报,全是因为我是你父王的缘故。”想不到,善光的回答仍旧没有改变。

“现在就试试你的业力吧。我不管你了。”国王气冲冲的命令左右侍从:“到城中找一个最下贱贫穷的年轻乞丐,带回王宫见我。”不一会,侍从在城中找到了一个乞丐。波斯匿王当即便将善光公主许配给这个穷乞丐,并说道:“如果你是凭借业力享福,与我无关,从今以后,便可证明。”善光还是不卑不亢地回答:“是女儿业力。”说完,两人便离开了王宫。

乞丐青年娶到公主,心中十分欢喜却又有些茫然,但善光公主却一点也不担心。善光先问他:“你的父母是否还健在?”乞丐青年回答:“我的父亲曾是舍卫城第一长者,可惜父母及亲人早都已经往生了,所以我才会失去依靠,流浪街头当乞丐。”善光又问:“那你还知道老家的位置在哪里吗?”他说:“知道是知道,但是那里的房屋年久失修,早已倒塌,只剩下空地了。”善光告诉他:“我想去看看。”于是乞丐便带着善光回到了旧宅。善光沿着宅第走了一圈,所到之处,地面竟神奇地开始下陷,地下埋藏的宝藏自然浮现出来。乞丐青年从不知道原来父母亲埋了这么多宝藏在地下,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于是两人便用这些珍宝来盖房子,不到一个月,房子便盖好了,屋里的奴婢佣人更是多得数不清。

话说波斯匿王把善光嫁给了穷乞丐以后,气也渐渐消了,有一天突然想到善光现在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于是便问属下善光的情况。属下回答:“她现在住的地方和财富,与王宫不相上下。”

波斯匿王感叹地说:“佛曾经说过:“自作善恶,自受其报’,果真一点也不错。”当天,善光公主请丈夫到皇宫邀请父王至家中。波斯匿王一到善光的新家,发现屋子里的陈设装潢,竟比皇宫还要气派庄严,是他从来没见过的,十分赞叹。善光知道自己说过的话的确是真的,于是告诉父王:“因为过去修行善业的关系,今生才有这样殊胜的果报。”

波斯匿王离开了女儿的家,便到精舍请问佛陀:“善光过去是修了什么福报,使得她今生得生王家,而且身有光明呢?”佛陀告诉波斯匿王:“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叫毗婆尸佛。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当时的国王盘头王造了一座七宝塔供养佛舍利,而国王的第一夫人则供养一顶珍贵的天冠,放在毗婆尸佛的造像上。另将天冠中的如意宝珠,镶在佛龛上方的门中央。如意珠光明熠熠,普照十方,夫人见此胜相而发愿言:‘愿我将来身有紫磨金光,尊荣豪贵,不堕三恶八难之处。’”

“当时这位第一夫人即是善光。后来,善光在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又准备了种种天厨妙味,欲供养迦叶佛及四大声闻弟子。她的丈夫看见了,便想要阻止她。但善光劝丈夫说:‘请你不要阻止我,让我有这个机会供养迦叶佛,使如来受此供养,身心安乐。’丈夫听到善光这样说,便不再阻挠。当时的丈夫亦即今日善光的丈夫,由于前世阻止他人供养三宝,因此今生遭遇贫穷的果报。又由于他后来不再阻止善光供养,所以今生必须借由善光的福力因缘,才能得到大富贵,假使没有了善光,他又会回复贫贱的生活。善恶业报,因果历然,丝毫不爽。”

波斯匿王听完了佛的开示,豁然开朗,对因缘果报之理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于是佛顶礼后,便欢喜地离开。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大意舀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个国家,国名叫欢乐无忧。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居士,名叫摩诃檀,他的妻子名叫旃陀。 这一年,旃陀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长得端庄英俊,举世无双。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发誓道:“我要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对于那些贫穷孤苦的人,我要保护救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安乐舒适。” 父母见这孩子有如此大的志愿,便

  • 佛教故事:禅宗四祖点化法融法师初创“牛头禅”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初唐贞观年间,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把衣钵传给弘忍后,远看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上气象不凡,知道山中有高人,就亲自去探访个究竟。 道信来到牛头山幽栖寺,问一名寺僧:“这里有修道人吗?” 寺僧反问:“出家人哪个不是修道人?” 道信再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修道人呢?”寺僧无言以对。 旁边另一名僧人

  • 佛教故事:悭贪的最胜长老是如何被佛陀点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他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人悭贪。不管任何人,只要前来乞讨,他一定不由分说地将其赶走。为了防止盗贼,他设计了七重坚固的大铜门来维护安全。同时,又用小石块混泥作墙,用铁笼覆盖屋顶,来防止鼠类或飞鸟的入侵。 佛陀观察最胜长者一段时间后,这一天,嘱咐阿难前往度化。阿难立刻至长者

  • 佛教故事:法海创建的金山寺竟还有这些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提起金山寺,人们自然会想起水漫金山的故事。恰有巧合,历史上确有法海其人,而且他还是金山寺的创建者。 据史料记载,法海的父亲名叫裴休,唐宣宗大中年间任丞相之职。裴家书香传续,世代簪缨,乃三晋时期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故而时常高朋满座,贵客盈门。 法海出生时,毛发稀少,父母爱怜不已,便给他取名叫“裴头

  • 佛教故事:上海龙华古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西域高僧康僧会云游至建业(今南京),吴主孙权亲自为他接风洗尘。会谈间,康僧会恭谨地问:“吴王陛下,贫僧浪迹天涯海角,耳闻目见皆是对佛祖的领扬,但不知陛下为何不信佛?”孙权淡淡一笑,问道:“佛生在西域之国,且早已死去,庙里所供的菩萨,不过是些土偶泥胎,有何可信呢?”康僧会

  • 佛教故事:用一枚铜钱发大财的真实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个年轻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总是喜欢帮助别人,稍大些的时候,他便辍学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 一天他为母亲买药的路上,捡到了一枚铜钱。 在他走过花园旁,听花匠们说口渴,他有了想法。他当下就用这枚铜钱买了一些茶水送给了花匠们喝。 花匠们喝了,非常感激,便一人送了他一束鲜花。他得到了这些花,路过集市

  • 佛教故事:酒瓮见真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对新婚夫妇,郎才女貌,相亲相爱,邻居们都非常羡慕。 不久却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这天,丈夫从外面办完事回到家中,为了消除疲劳,就对妻子说:“爱妻,今晚咱俩先喝点酒,你到酒瓮里取些酒来。”“好的,”妻子边应答边朝酒瓮走去。没想到她一打开酒瓮,只见里面有个漂亮女子的身影,气得酒也不拿了,冲到丈夫面

  • 佛教故事:久离恐怖的佛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游化,住在摩鸠罗山。那时,佛陀身边的侍者还不是尊者阿难,而是尊者那伽波罗。 这天傍晚,天色才暗,天空飘着细雨,又有间歇的闪电,佛陀在室外的空地上经行。 这时,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知道佛陀在屋外经行,于是变化出一座毘琉璃宝塔,带着去拜见佛陀,以表示对佛陀的崇敬。当他见过佛

  • 佛教故事:六牙白象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舍卫国有一位长者,生了一个女儿。 奇怪的是,她刚坠地,便讲了一通令人惊讶地话:“我做了不善的事,我做了不孝的事,我做了不知羞愧的事,我做了罪恶的事,我做了忘恩负义的事。”讲到这里,又突然默不出声,众人皆不知这些话的意思。 人们看到这女孩长得十分聪明贤慧,就取名为贤。 这女孩渐渐长大后,不爱红装

  • 佛教故事: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有一个位长者是侍奉国王的大臣。名叫树提伽,他的家境十分富裕,仓库里堆满了灿烂夺目的金银珠宝,粮仓充盈,华屋雄伟。他家的奴婢成群,也从来没有数清过。 有一天,树提伽家的后花园里池塘边上正晒着白毛巾,不知怎的,一阵大风吹过,把一块白毛巾吹起,那白毛巾飘飘荡荡一直飘到国王的宫殿前面。 国王正在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