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59 更新时间:2024/2/19 7:11:53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天雨季,在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雨季安居期了。

这一年,竹林村地区正逢饥馑,粮食匮乏,不容易乞食,所以佛陀要求大家分散到各地去安居:有的回毘舍离,有的到跋耆国,以减轻竹林村信众的负担,只有难与佛陀留在竹林村安居,这是佛陀一生中最后的夏雨安居处。

雨季过后,佛陀往西北方游化,来到了末罗国的首都波婆城,接受了铁匠儿子纯陀的最后菇茸供养,引起严重的腹泻,勉强地走拘尸城。途中,因为背痛的宿疾又发作,要求尊者阿难在路边的树下,为他铺座休息。

这时,从反方向来了一位外道阿罗罗迦摩罗的弟子,名叫福贵。远远走来,福贵就看见佛陀安详、平静地坐在路边的树下,不由得被这殊胜的景象吸引了,于是就停下来礼敬佛陀,对佛陀说:“出家修行人能像您这样安详、平静地安住,实在是不可思议。您的样子,让我想起从前我的老师,他也经在这条路边的树下,白天静默而坐。当时,有一五百辆车的商队经过,之后来了一个人,问我的老师有没有看见,或者听到五百辆车的大商队经过,我的老师都说没有。那人怀疑我的老师是不是在睡觉,还是没知觉,我的老师告诉那人,他既没在睡觉,意识也很清楚。检查身上的衣服,还沾有一层车队经过时所扬起的飞尘呢!那人觉得很稀奇,真不可思议,于是就对我的老师生起了甚深的信仰。”

佛陀听了,回应福贵说:“你觉得是意识清醒而不闻五百辆车队经过的声音难呢?还是意识清醒而不闻大雨天雷电霹雳的声音难?我曾经到过阿越村,住在那里的一间草屋谷仓里,那天下着大雨,雷电交加,谷仓旁有两位农夫兄弟,以及四头牛,都遭雷击死了,大家都跑来关心。这时,我从谷仓出来,才知道这件事。我告诉他们,我一直在草屋谷仓里,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雷声,我没有在睡觉,意识也很清醒。大家听了,觉得实在不可思议。”

福贵听了,大感赞叹,对佛陀说:“啊!世尊,您实在是最殊胜的,我先前对阿罗罗迦摩罗仙人的信仰,就像被大风吹散,被急流冲刷般的消失了。”

于是,福贵从座位起来,拿出两件昂贵的金色绢布衣供养佛陀。佛陀要他将其中一件供养尊者阿难。于是福贵就拿其中一件为世尊披上,另一件则为尊者阿难披上。

之后,佛陀还为福贵说法。说法的内容,是先让他生起欢喜心,接着说布施、持戒等人天善行,进而再说欲贪是大祸患,是不清净的,应当舍离。待福贵接受了这些道理,有了修学佛法的基础后,佛陀接着教导他属于佛法核心部分的四圣谛。

福贵在佛陀教导他四圣谛后,即刻在座位上远尘离垢,开了法眼,因而见法、得法,决定趣向解脱而不退转,不堕恶道,成就无所畏而证得初果。于是,尊者福贵对佛陀说:“从今以后,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终身奉行不杀、不盗、不邪淫、不饮酒戒,但愿世尊接纳我为在家佛弟子。”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谁说磨砖成镜不行?请看怀让禅师的实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怀让禅师是六祖慧能门下的两大高足之一,后来在湖南南岳山般若寺当住持。当时26岁的道一在山中的一个草庵里天天坐禅,闭门不出。怀让看这和尚专心向道的精神实在可嘉,是一个可以造就的出家人。但不知他的功夫是否得当,就去敲门看看,敲得振耳欲聋,好不容易把他请了出来。 怀让一见道一就问:“你这么一味枯坐,不

  • 佛教故事:你还在等什么?这又是一个结善缘得善果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波斯匿王是个贤明的国王,也是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名叫善光。善光不仅长得十分端庄,身上还自然散发出柔和的光明,而且聪明柔顺、智慧过人,因此皇宫上下没有不喜欢她的,而波斯匿王夫妇更是对善光疼爱有加,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有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国事,正与善光公主话家

  • 佛教故事:大意舀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个国家,国名叫欢乐无忧。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居士,名叫摩诃檀,他的妻子名叫旃陀。 这一年,旃陀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长得端庄英俊,举世无双。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发誓道:“我要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对于那些贫穷孤苦的人,我要保护救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安乐舒适。” 父母见这孩子有如此大的志愿,便

  • 佛教故事:禅宗四祖点化法融法师初创“牛头禅”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初唐贞观年间,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把衣钵传给弘忍后,远看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上气象不凡,知道山中有高人,就亲自去探访个究竟。 道信来到牛头山幽栖寺,问一名寺僧:“这里有修道人吗?” 寺僧反问:“出家人哪个不是修道人?” 道信再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修道人呢?”寺僧无言以对。 旁边另一名僧人

  • 佛教故事:悭贪的最胜长老是如何被佛陀点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他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人悭贪。不管任何人,只要前来乞讨,他一定不由分说地将其赶走。为了防止盗贼,他设计了七重坚固的大铜门来维护安全。同时,又用小石块混泥作墙,用铁笼覆盖屋顶,来防止鼠类或飞鸟的入侵。 佛陀观察最胜长者一段时间后,这一天,嘱咐阿难前往度化。阿难立刻至长者

  • 佛教故事:法海创建的金山寺竟还有这些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提起金山寺,人们自然会想起水漫金山的故事。恰有巧合,历史上确有法海其人,而且他还是金山寺的创建者。 据史料记载,法海的父亲名叫裴休,唐宣宗大中年间任丞相之职。裴家书香传续,世代簪缨,乃三晋时期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故而时常高朋满座,贵客盈门。 法海出生时,毛发稀少,父母爱怜不已,便给他取名叫“裴头

  • 佛教故事:上海龙华古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西域高僧康僧会云游至建业(今南京),吴主孙权亲自为他接风洗尘。会谈间,康僧会恭谨地问:“吴王陛下,贫僧浪迹天涯海角,耳闻目见皆是对佛祖的领扬,但不知陛下为何不信佛?”孙权淡淡一笑,问道:“佛生在西域之国,且早已死去,庙里所供的菩萨,不过是些土偶泥胎,有何可信呢?”康僧会

  • 佛教故事:用一枚铜钱发大财的真实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个年轻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总是喜欢帮助别人,稍大些的时候,他便辍学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 一天他为母亲买药的路上,捡到了一枚铜钱。 在他走过花园旁,听花匠们说口渴,他有了想法。他当下就用这枚铜钱买了一些茶水送给了花匠们喝。 花匠们喝了,非常感激,便一人送了他一束鲜花。他得到了这些花,路过集市

  • 佛教故事:酒瓮见真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对新婚夫妇,郎才女貌,相亲相爱,邻居们都非常羡慕。 不久却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这天,丈夫从外面办完事回到家中,为了消除疲劳,就对妻子说:“爱妻,今晚咱俩先喝点酒,你到酒瓮里取些酒来。”“好的,”妻子边应答边朝酒瓮走去。没想到她一打开酒瓮,只见里面有个漂亮女子的身影,气得酒也不拿了,冲到丈夫面

  • 佛教故事:久离恐怖的佛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游化,住在摩鸠罗山。那时,佛陀身边的侍者还不是尊者阿难,而是尊者那伽波罗。 这天傍晚,天色才暗,天空飘着细雨,又有间歇的闪电,佛陀在室外的空地上经行。 这时,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知道佛陀在屋外经行,于是变化出一座毘琉璃宝塔,带着去拜见佛陀,以表示对佛陀的崇敬。当他见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