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人物:龙门派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

道教人物:龙门派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4/1/17 13:08:09

赵道坚(1163-1211),原名赵九古,道号虚静子,人称虚静先生。他是金末蒙元时期全真道的重要人物,生前曾是丘处机最器重的弟子,逝世后被龙门派尊奉为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出生于世宦家庭,父亲为淄州(今山东淄博)太守,后改同知平凉(今甘肃平凉),举家随迁。赵道坚小时天资澹静,风清骨奇,喜欢参悟道家经典,尤其喜读老庄。本来性格内向,加之少时父亲去世,“每有升虚之志”。

入道生涯

赵道坚听说府中的道人崔羊头有道行,便拜其为师。崔羊头命他执厨爨之役,每晚做五到七次饭,每次都要变换味道,做好进呈后也不多吃,还不让多做,使他通宵不能睡觉。这样持续了3年,赵道坚毫无怨言,反而“心益恭,亦无分毫骄气,人以内奉先生呼之”。崔羊头知道赵道坚是一个可教之人,遂于大定十九年(1179)将其推荐到华亭(今甘肃华亭)马丹阳门下。第二年,马丹阳回终南山,让17岁的赵道坚到龙门(今陕西陇县西北)拜丘处机为师。丘处机很喜欢这个弟子,为他改名为道坚。丘处机早年在磻溪苦修时曾写诗《坚志》:“吾之向道极心坚,佩服丹经自早年。遁迹岩阿方十九,飘蓬地里越三千。无情不做乡中梦,有志须为物外仙。假使福轻魔障重,挨排功到必周全。”可见他为赵道坚取名的寓意很深。

跟随丘处机期间,赵道坚“诚敬精严,执弟子礼”,受到格外赏识,被授以清虚自然之秘法。在龙门归隐修道期间,他曾跟随丘处机到燕地传道,而且“时往来于平凉”。大致这一时期,他常回平凉探母或游历传教,所以《金盖心灯》卷1和《龙门正宗觉云枝道统薪传》也载其“出抚西北路七载,安堵流民二十余万人”。

1186年,赵道坚随丘处机到终南山祖庭。1188年,丘处机应金世宗完颜雍的召请到金中都(今北京),让其师事李灵阳。金明昌二年(1191),赵道坚随丘处机东归山东栖霞太虚观,过掖城(今山东莱州)时,丘处机命其拜谒刘长生。丘处机让赵道坚师事两位前辈,实际上是在有意对他进行培养。

不久,丘处机命赵道坚归栖霞,让他充文侍,掌管经籍典教,实际上成为丘处机的得力助手。这方面是因为赵道坚本人确实具有很强的能力,特别是文笔、书法非常出众,另一方面是经过长期历练,丘处机认为赵道坚已具备了相当的资历。大致也就是在此期间,赵道坚在全真道内的声望和地位开始得到提升。

病逝于奉师西行途中

在赵道坚随师隐居栖霞期间,整个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蒙古帝国建立,进攻金朝并占据中都,势力伸入华北。而此时,丘处机所在的山东成为蒙、金、宋角逐之地。由于全真道此时在北方影响较大,成为各方势力争相罗致对象。1219年冬,成吉思汗派使者赴山东召请丘处机到西域觐见。经再三权衡,丘处机决定西行。选择侍行者时,赵道坚成为首选。1211年春,赵道坚奉师西行,从山东登州出发远赴西域,1211年11月病逝于中亚赛蓝城,年59岁。

1222年3月,当丘处机师徒返回再次经过赛蓝城时,专门在赵道坚的墓前进行拜祭。“众议负其骨归,师曰:‘四大假躯,终为朽物,一灵真性,自在无拘。’众议乃息。师明日遂行。”

逝世后受到尊崇

西行归来后,丘处机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命其掌管天下道教。随行的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都在丘处机之后相继掌管全真道。赵道坚虽然在西行途中不幸病逝,但其在全真道中的影响并没有消逝。在赵道坚逝世后,有关他的神异事件时有出现。《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载:

初,长春过阿不罕山,留宋道安等九人建栖霞观以待。至壬午为恶人妒忌起讼,从皆忧惧。道安昼寝,见先生自天窗而下,曰:“吾师书至。”道安曰:“自何来?”曰:“自天上。”受而观之,止见“太清”二字,宋觉白于众。翌日,果有书自行在,讼事乃寝。盖先生之阴护也。

既达汉地,自云中、武川、灅阳、燕蓟十余处见先生单骑而至。预报:“长春宗师东还不远,何不远迎?”其神异之迹不能备纪,姑录一二,以表死而不亡也。

他也受到全真道祭祀和朝廷册封。1250年,李志常掌管天下道教事务,奉命褒美道门师德,赠赵道坚“中贞翊教玄应真人”号,葬其冠履五华山,每岁祭祀。元至大三年(1310),朝廷下令,正式敕封赵道坚为“中贞翊教玄应真人”。

元代全真道呈衰微之势后,一些龙门派道士重新理清传承谱系,赵道坚跟随丘处机多年,深受器重,很多情况都确实符合谱系传承的需要,故被尊奉为龙门派第一代大律师。清代全真教龙门派第七代律师常月撰写《钵鉴》5卷,对全真教龙门派传承世系的追溯就是以赵道坚为龙门派第一大律师。但此书已佚,清代道士闵一得根据此书记于《金盖心灯》卷1,而《龙门正宗觉云枝道统薪传》据《金盖心灯》更加肯定了这一记载。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对道教斋醮科仪资料整理做出巨大贡献的唐代道士张万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万福为唐代著名道士,活动年代约当唐 玄宗在位时(712~755)。据道士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称,张万福在玄宗时 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分参加编撰《一切道经音义》。张在其辑录的道教斋仪中多自署“ 三洞弟子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京三洞弟子清都观张万福” 。其《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 道教人物:弘扬道教南岳天台派的闾丘方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闾丘方远(?~902)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年十六,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二十九岁,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复诣仙都山隐真岩事刘处静,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据称得真文秘诀。方远在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

  • 道教人物:宋代丹道大师李简易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李简易,号玉溪子,南宋时南宁袁州(江西宜春)人。幼习儒业,不遂志,于道佛经典,星算医卜,靡不究心。尤爱金丹诀,遂参访江湖,曾两遇纯阳真人,后又遇刘海蟾蓝养素授。著《玉溪子丹经指要》三卷(见《道藏·玉溪子丹经指要序》)。 李简易自序 仆家宜春郡城之东,远祖朝议观,休官修道,自号王溪叟( 今大族不称

  • 道教人物:内丹学家——朗然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内外丹,自东汉以降,都有修炼,至唐代,外丹炼制己达高峰 ,不过几位唐帝服食暴亡之后,外丹大受其挫。道教学者始转重内丹,唐末以来,内丹大成 者有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他们都有著作传世,下开宋、金道教内丹学派。 朗 然子承继内丹,在洛阳通充观修炼大成,有《悟真诗》三十首传世。至金大定年间“七

  • 道教人物: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善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于善庆,即于志道(1166—1250),字伯祥,道号洞真子。于善庆少不茹荤,长通经史。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马丹阳自终南归宁海,居金莲堂,于善庆投其门下,其父母与姊亦随之入道。马丹阳去世后,刘处玄、王处一令于善庆入关中寻访丘处机。于善庆先至终南祖庭拜见李灵阳,继遵其嘱往平凉参见崔羊头,后赴陇山龙

  •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宫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王从之(1036或1037—?),北宋道士,生平不详。惟苏颂后人所集家族史料《魏公谭训》之中,有关于王氏的明确记载。其实,王从之不仅与北宋名臣苏颂及其家人渊源颇深,且与北宋高道陈景元亦多有往来交集,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主,其生平事迹颇为不凡,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道教史人物。 东京琴王师 道

  • 道教人物:唐代著名道士越州都督叶法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叶法善为唐代著名道士。字道元。括州括苍县(今浙江丽水 )人。出身于道教世家,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法善少不茹荤,传符箓, 据称尤能厌(压)劾鬼神。显庆(656~666)中,唐高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 辞不受,求为道士,因留在内道场,供待甚厚。高宗笃信长生之术,令广征诸方道术之

  • 道教人物:唐代道士邓紫阳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邓紫阳是唐开元年间道士,江西南城县人,初隐麻姑山。性情刚毅,很有学问,自负有济世之才,就是得不到当朝的重用,因此便遨游名山大川,寄迹于山水之间。到南岳时,访南岳朱陵洞天,又拜谒道家福地青玉坛和光天坛,遇到南岳名道邓真人,拜邓真人为师,经邓真人的传授和他自己的真诚修炼,得到了道家的真谛。 邓紫阳在

  • 道教人物:元代神霄派代表人物莫月鼎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莫月鼎为元代神霄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及生率年,诸书记载不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讳洞一,字起炎,浙西 川人”。以延佑庚寅(查延佑无庚寅。庚寅为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卒,卒前书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阴晴圆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虚空透彻。书毕,端坐而

  • 道教人物:五代道士聂师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聂师道为五代道士。生卒年不详。字通微,新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少居问政山师事道士。年十三即披戴冠裳,十五传法箓修真之要。后出游绩溪山、南岳,礼玉清及光天碧玉二坛,又游止玉笥山清虚观,据称遇异人谢通修,授以《素书》。后还问政山故地,居三十余年。唐给事中裴枢任歙州刺史期间,田頵、陶雅举兵围之累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