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济公智斗官二代 最后却蹲在房梁上

佛教故事:济公智斗官二代 最后却蹲在房梁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4/2/19 21:00:37

济公是南名僧,俗姓,名心远,法名道济,台州(今浙江临海)人。他为人豪放,善良正直,见义勇为,扶贫济困,聪敏过人,善于以巧妙手法为百姓打抱不平,老百姓把他看成是活佛、罗汉降生。济公的经历不寻,塑像也很奇怪。在罗汉堂中,济公不大遵守“纪律”,并不排列在罗汉们的队伍中。如北京碧云寺中的罗汉堂,你不注意是找不到济公的,因为他蹲在了房梁上。这个鼎鼎大名的济公却蹲在房梁上,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大家一块在下面的故事中找寻答案吧。

传说罗汉堂排位那天,济公很早就来到碧云寺。由于他来得太早,山门还没有开。他见天还早,就想到周围转转再来。

他刚走到一个小村口,就看见一个姑娘慌慌张跑到他面前跪下对他说:“求求师父,快救救我吧!”济公不知她出了什么事,赶忙扶起她问:“你这是怎么啦?”姑娘哭着说:“我要去看姥姥,谁知路上遇上了马员外家的二公子,他硬要逼着我他成亲,我不依,他就和他的瓜牙抓我。”济公听了姑娘的诉说后说:“原来是这样,你不要怕,我来对付他们。”说着就把姑娘拉到路旁的小茅屋里躲起来。

这时,正巧有一只麻雀落在茅屋的窗户上。济公突然心生一计。他猛地一下,用破帽子将麻雀扣住。姑娘见济公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还去捉麻雀,就着急地问:“师父,您到底有没有法救我呀?”济公把麻雀举到姑娘面前说:“有了,有了!有了它就行了!”这时,有几个人边喊边叫地朝小茅屋这边跑来。

姑娘指着跑来的那些人说:“师父您看,那跑在最前面的人就是马二公子!”

济公说:“我看清楚了,你在这等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说着,用破帽子捂着麻雀不慌不忙地走出了小茅屋。

马二公子气喘吁吁地年到济公前蛮横地说:“哎!穷和尚,见到一个年轻女子跑过去了吗?”

济公装作没听清楚似地说:“什么?你说什么?”

马二公子大声嚷着说:“见没见一个女子?”

济公说:“什么?小公子,没瞧见。我倒看见一只神鸟!”

马二公子一听说有神鸟,眼睛瞪得老大,急忙问:“神鸟?它在哪儿?”

济公支支吾吾地说:“在,在……”两眼不住地看着自已手中捧的破帽子。

马二公子眼睛盯着济公手中着的破帽子急切地说:“噢,在你这哪?快给我看!快给我!”边说边伸过手来。

济公连连后退,两只手死死地捂着破帽子说:“这可不行!我好不容易才捉到的,怎么能给你呢?”

马二公子恶狠狠地说:“穷和尚,你还配养神鸟?快拿过来!”马二公子说着就去抢济公手里的破帽子。济公一边后退一边着急地说:“不给,不给!”却把手一扬,麻雀“噗”地一声,从他手里飞走了。

济公急得跺着脚说:“我的鸟,我的鸟呀!没它,今后我再想要什么也不会有了!”

马二公子连声问道:“你说什么?有了这只神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济公说:“是呀!是呀!它可是个宝贝,要它变什么就能变什么。它能下金蛋、能吐银珠,还能……”

马二公子一听这只麻雀是只能下金蛋、吐银珠的宝鸟,赶紧对身边的爪牙喊着说:“快!快!快给我把它捉住!”说着马二公子和他身边的那几个人赶紧朝麻雀飞走的方向追去。

济公见马二公子他们已经跑远了,便转身走进小茅屋。姑娘一下子跪在济公面前说:“谢谢师父救了我!”济公连忙扶起姑娘说:“别谢!别谢!”又问:“你姥姥家住在什么地方呀?”姑娘说:“我姥姥家住在金山口,离这有七八里地。”

济公抬头看了看天,转身对姑娘说:“天还早,我来送你一程吧!”济公说完,便和姑娘一起上了路。临近晌午的时候,济公把姑娘送到了金山口外的小河旁。姑娘从济公手里拿过包袱说:“师父,过了这条小河就到我姥姥姥家了,您该回去了。”济公对姑娘说:“好,我不送了,你可要多加小心呀!”济公告別了姑娘后,急忙往回赶。

等太阳偏西的时候,济公才回到碧云寺。当他跨进罗汉堂的大门时,所有的座位全排满了。他在堂里转了好几圈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正在济公着急的时候,有位看堂的长者走到他面前说:“济公兄弟,今天你怎么来得这么晚?你看,没有座位了。论辈儿你最小,就找个地方凑合凑合得了!”济公想了想,觉得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只好把芭蕉扇儿往腰里一插,爬到到了房梁上。从此,济公就在罗汉堂的房梁上“定居”了。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春有百花秋有月:无门慧开禅师禅意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无造作,了无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这首诗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琅琅上口,最为佛弟子所爱颂。 黄龙慧开世称为无门和尚,传记散见於《续传灯录

  •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的传说——“杨柳观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观音菩萨脱去凡胎,一路上脚踏浮云,一直飞到南海普陀落迦山紫竹林。 此处真是人间圣境,不同凡俗。四周长满奇花异草,开满白莲花的池塘飘出缕缕清香。紫林中有一座莲台,观音菩萨便趺坐上莲台,这一天正好是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和龙女、善财童子居于紫竹林中。 一天,观音菩萨听说中州地区民风很不好,下层民众愚昧

  • 佛教故事:你以为只是救了一只小鸟?也许你在救自己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道家曰天道好生、天人合一。都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被放生的生灵知恩图报的事例举不胜数,下面这则就是讲黄雀

  • 佛教故事:看完这个人的遭遇你还敢和禅师聊天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候你要提得起,有时候你要放得下,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没有禅慧的人生,当提起的时候不提起,当放下的时候不放下;当放下的时候反而提起,当提起的时候反而放下。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

  • 佛教故事:与残忍无关 为救众生你舍得割掉自己的肉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有位尸毗王,发誓救护一切众生,证菩萨道。帝释天得知后,想要试试王的诚心,就命令毗首羯摩天变成一只鸽子,帝释天自己变成一只饿鹰,追逐鸽子直至尸毗王前。故事结局如何?那就一起来读由浙江上虞多宝讲寺据《贤愚经》卷一《梵天请法六事品》、《六度集经》卷一《萨波达王本生》改编的割肉贸鸽的故事吧。 很久很久

  • 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 巧用计谋拯救全镇百姓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生活》,原标题为“快活烈汉”,主人公是宋代性空妙普禅师。性空禅师除去文中这段惊人经历,另有一桩神奇事迹:禅师晚年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人坐在盆中,盆底留一个洞,口中吹着竹笛,在悠扬笛声中,随波逐流而化,成就一段佳话。他临终留下一首偈:“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

  • 佛教故事:野鸡取水灭火 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很多,其中有一则叫“精卫填海”,不知道感动过多少华夏儿女。佛教经论中精彩故事也很多,下面这则节选自《大智度论》的故事与“精卫填海”相比,其动人处毫不逊色。 从前,有一片森林被野火烧着。 森林中有一只野鸡,看见森林发生火灾,竭尽全力,飞到水里,取水灭火,这样往返不停,不知疲劳,不以

  • 佛教故事:洞水逆流的禅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世人用疑心参禅,用体会参禅,用问道参禅,终不及用平常心参禅。我们在世间的生活,全在颠倒矛盾妄想之中,如能明白洞水逆流,那就是平常心显现。千疑万问,终不及一颗平常心,所谓禅就是平常心。 龙牙山居遁禅师参禅很久,但自觉收效不大。为了求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决定去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 在终南山,他

  • 因果不虚!中国历史名人转世的三则经典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故事一:明儒王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阳明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

  • 佛教故事:你能保证活到明天吗?9岁孩子这样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是经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暂,须只争朝夕。如果还有明天,你将怎样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是的,没有人能预知未来,谁也不能确定明天带来的是新的希望,还是未知的绝望!所以人活着就要努力,勿使今天依然成为过去的一部分! 日本净土宗的创始人亲鸾上人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