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印禅师七次与苏东坡七炉煮水

佛印禅师七次与苏东坡七炉煮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00 更新时间:2023/12/24 5:03:38

苏东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苏东坡自己只说“有妾数人”,有人说:苏东坡的妾,计有七人,其中一个名叫“朝云”的,是年纪最轻的;既漂亮,又聪明,苏东坡特别疼爱她。朝云,这个名字多好听!

苏东坡离开黄川以后,有一个时期,因为住家离开佛印禅师遥远,来往也就没有在黄州时那么密切了。

有一年寒冬的一天,佛印禅师到苏东坡的家里来,苏东坡欢喜极了,忙叫家里的人,烧了几味好斋来供养佛印禅师。两个人好久没有相见,一谈就谈了好几个钟头,越谈越高兴!那天晚上,苏东坡对佛印禅师说:“师父今天走了那么多路,一定很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好。我想今晚叫朝云去服侍师父,给师父差使,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做:师父,你说好吗?”

佛印禅师略加考虑一下,就点头回答他道:“也好!”

那天晚上,朝云真的推门进佛印禅师的房里来,她看见佛印禅师在床上打坐(坐禅定),就他顶礼三拜;佛印禅师吩咐朝云道:

“朝云,你去拿一个茶壶,装满了水;一把葵扇,一篮火炭,七个火炉,一起搬到这里来。”

“好!”朝云答应了一声,就开门出去了。

一会儿,朝云把那些东西都搬来了,她就合掌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那些东西,通通搬来了。”

“好,现在你把七个火炉都下了炭,烧起火,然后用葵扇,扇着每个火炉,让炉中的火炭燃起来!”佛印禅师低声细语地吩咐她。

“好!”朝云开始工作了。

再过了一会儿,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得热烘烘了;黄州的冬天是寒的,但这时整个房子里的空气,变得温暖起来。

“师父!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起来了,要煮什么?”朝云合掌问道。

佛印禅师环视七个火炉,炉中的火,热烘烘地烧着!他又吩咐朝云道:

“朝云!现在你把茶壶放在第一个的火炉上煮,等到茶壶里的水煮开了,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二个的火炉上;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三个的火炉上;这样,依次一直到第七个的火炉,你懂得这样做吗?”

“好!我会照师父的吩咐去做。”朝云点头答道。

朝云从头至尾,她照佛印禅师的吩咐去做,把这只茶壶轮流在七个火炉上煮,等到通通煮过了,她再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茶壶已经在七个火炉上,顺着次序都煮过了,现在还要做什么?”

佛印禅师说:“你做得对,朝云!现在还是跟刚才一样,再做第二遍,第二遍完了,再做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一直做到天亮。”

“好,师父!”朝云完全照佛印禅师的话去做,周而复始地把茶壶放在七个火炉上煮。

这时,佛印禅师好像深入禅定了,房子里寂静,只听到火在烧水,在滚的声音。

各位想想看,一个茶壶的水有几多?它在七个火炉上面轮流着煮,水一滚起来,就变成水蒸气冲出去,这样,就越来越少了;还没有煮到天亮,“卜”的一声,茶壶里水干了,壶底被热火烧到爆烈了。

朝云看到这样,手忙脚乱起来!佛印禅师睁开眼睛一看,对朝云说:

“朝云,不必害怕,这是必然的结果,你的工作圆满,现在可以回房睡觉了。”

朝云向佛印禅师合掌行一个礼,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佛印禅师一早就向苏东坡告别回去,苏东坡送走了佛印禅师,一回到家里,就问朝云道:“昨天晚上,师父跟你说些什么话?叫你做些什么事?”朝云便把昨晚经过的情形,一五一十说给苏东坡听。

“火炉上的茶壶,水干必爆!师父明显地警戒我:五俗不断,一定堕落!”聪明的苏东坡觉悟了!他领会到一个茶壶在七个火炉上煮,终归爆裂,正是暗示他与七妾缠绵的结果。

再过了一个时期,苏东坡移居惠州,佛印禅师则驻锡浙江,距离更远,有一次,佛印禅师写一封信给苏东坡,里面有几句话,是劝苏东坡赶快放下万缘修行佛法的,他说:“人生世间,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住,永无堕落。”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世上有没有三百岁的老和尚,末学不得而知。此处所说三百岁老和尚是指年龄总数接近三百岁的三位老和尚。其中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 “慈悲念佛”,“持戒念佛”,“念佛念佛”,分别是三位高人对末学的亲口开示,现追记于下,供养十方有缘。慈悲念佛开示慈悲念佛的是时年一百零二岁的中原高僧上印下法老和尚,他一生

  • “石经祖师”:一代高僧的神秘传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翻开源远流长的成都佛教史,便可以看见一个个高僧大德的身影,像天上的云一样,从历史的记忆中划过。他们或开宗立派,或兴寺讲学,或舍身求法,或著作等身……说起楚山大师,除了对蜀中禅教有一定研究的人,可能没几个知道他是谁。但只要你一提“石经祖师”的大名,则几乎所有的老成都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这可是肉身菩萨坐

  • 多闻第一的阿难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阿难陀,简称阿难,译为欢喜、庆喜。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出家后不久,就当了佛陀的侍者。佛所说的一切法,他都能牢记不忘,被称为“多闻第一”。迦叶尊者曾经赞叹说:“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寺院的大雄宝殿里,释迦牟尼佛两边的侍者,年老的是迦叶尊者,年轻的就是阿难尊者。名字由来阿难的父亲是白饭王,阿难的

  • 仪容第一的难陀出家经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难陀,译为 “喜”。他是佛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仪容第一”。 佛陀的弟子当中,一共有三位难陀:阿难陀、放牛难陀、孙陀罗难陀,这里是孙陀罗难陀。孙陀罗是难陀的妻子,长得如花似玉,美艳不凡。难陀最爱他的妻子,因此人们把他妻子的名字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称他为孙陀罗难陀。仪容第一大家都知道,佛诞生七天后,母

  •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当舍利弗断除所有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时,佛陀是这样当著比丘们的面前如此赞誉舍利弗:“在我声闻弟子之中,聪明智慧第一者,唯有俱瑟耻罗(舍利弗)比丘!” 而诸比丘对于舍利弗能如此快速解脱,都感到非常好奇,便请教世尊:“这位舍利子究竟前世曾作过何种善业,由那种善业的缘故,能感得聪明、利智、深遂的智慧、

  •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还附带着出诊。如遇有钱人,看病吃药全要钱,遇穷人则施医施药不要钱,对地方上谋幸福的事,均量力而为之。 一天,从街上回柜,看见柜台里边,放着一个名片,上边一行字是:“天津东南城角清修院住持——清池。” 我见到这张名片,心里很欢喜!就问柜上的人:

  • 西汉皇族的道家作品:以道补儒的《淮南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道家作品。 高诱在序中指出此书的思想内容:“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著,其文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

  • 张果老是神仙还是凡人?张果老得道成仙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赵州石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过,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一曲民间广为传唱的《小放牛》,把当年褡裢里装有日月星辰倒骑毛驴行走在赵州桥上,检验这座桥工程质量并与鲁班斗法的张果老定格在赵州桥的神话传说中。宋代赵州刺史、诗人杜德源也留下这样的诗句“隋人选石架虹桥,天下闻名岁月遥。仙子骑

  • 道教神话故事:九龙辇车带来的诸神之王——玉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很久以前,在天界有一个国家,名叫「光严妙乐国」该国国王净德,王后宝月光。国王净德勤政为民,宅心仁厚。在他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民安物阜,风调雨顺;社会风气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唯一遗憾的是,国王和王后两人没有子嗣,眼看着自己一天天变老,十分着急。他们请来了道士,日夜虔诚祈祷,祈求上天赐给他们

  • 道家思想:处世智慧 如何潇洒过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滚滚,痴痴情深,聚散终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