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多闻第一的阿难陀

多闻第一的阿难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67 更新时间:2024/1/20 5:09:54

阿难陀,简称阿难,译为欢喜、庆喜。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出家后不久,就当了佛陀的侍者。佛所说的一切法,他都能牢记不忘,被称为“多闻第一”。迦叶尊者曾经赞叹说:“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寺院的大雄宝殿里,释迦牟尼佛两边的侍者,年老的是迦叶尊者,年轻的就是阿难尊者。

名字由来

阿难的父亲是白饭,阿难的哥哥是提婆达多。白饭王是释迦牟尼佛父亲净饭大王的弟弟,所以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在十二月八日,释迦佛睹明星而成正觉的消息传到迦毗罗卫国的皇宫,正当上自国王,下至臣民为佛陀的成道而举国称庆时,宫中又传出一位王子诞生的消息,这可谓是双喜临门,大家高兴极了!所以为他取名阿难陀,意思是“庆喜”。

佛陀侍者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最初曾有舍利弗目犍连侍奉过佛陀。由于佛陀渐渐老了,需要一个常随侍者,就把弟子集合起来,要大家推一个人来。舍利弗、目犍连认为阿难陀年青,记忆力强,担任此职最合适,就推举阿难陀。阿难陀提出三个条件: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我不要穿。二、如有信众请佛陀应供,我不侍奉前去。三、不该见佛陀的时候,我不去见。舍利弗、目犍连将阿难陀的条件告诉佛陀。佛陀非常欢喜地赞叹说:阿难是一位品格优秀的人,他提出的条件是为了避免讥嫌,生怕别人批评说为了穿衣和吃食物,才侍奉佛陀的。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的侍者,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著佛的身后,到各地弘化。

阳春化冰

阿难在僧团中深受人们的尊敬,他待人谦逊诚恳。和人相处,从不扬己之长,显人之短。总是尽力帮助别人,为别人提供方便。有时和外道谈论佛法,也只是显正而不破邪。如在翟师罗园,他感化了旃陀外道,奉行佛法。他不是以滔滔的雄辩来征服对方,而是以和暖的阳春,慢慢地溶解冰块。在二十七年侍者的生活中,阿难对比丘、比丘尼和在家信众来参拜佛陀时,他总是安排适当时间,满足各人的愿望。尤其远道而来的比丘,在未见佛陀前,阿难总是予以亲切的安慰,使其安乐。比丘尼非常愿听阿难的教诫。他常对比丘尼说:“你们要好好遵守圣戒!”在家信众,也喜欢听阿难说法。他教导在家信众要尊敬三宝,受持五戒,十善,侍奉双亲,供养僧团。

助女众出家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度了无数的弟子出家,最初全部都是男众,没有度化女人出家。佛陀说,“女人出家,会引起僧团许多问题,正法住世会因此减少五百年。”所以,当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几次佛陀要求出家时,佛陀总是拒绝,不肯答应。但是佛法不离世间法,阿难尊者三番两次地代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向佛陀恳求:“世尊呀!您还记得吗?您妈妈生下您,七天后就去世了,完全是姨母把您扶养长大的,您今天能够成佛,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功劳非常大,为了报答她的恩情,您应该开方便门,允许她出家。”

阿难尊者的恳求,佛陀觉得有道理,养育之恩不能忘,佛法久住世间的大事,也不可忽视,佛陀因此立下了比丘尼对比丘的“八敬法”的严格规矩,如果能够遵守这”八敬法”,就允许女人出家为尼。女众之所以有机会出家,阿难尊者的功劳不小。

八不思议

讲到阿难尊者,他具有八不思议:

一、不受别请:追随佛陀左右,不接受施主个别的供养。

二、不受佛故衣:为了经常在佛陀的身边,恐怕其他弟子说佛陀偏心,所以他从来不接受佛穿过的旧衣服。

三、见不非时: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跟佛陀见面,而不是随兴而见的。

四、不生欲心:有高深的定力,不被外境所引诱,而生起贪欲之心,是名副其实的”无染”。

五、知佛入定:知道佛陀在什么时候入定,了解佛的境界。

六、知众得益:对于佛陀讲经时的听众,他能了解各人的程度,得到的法益有多少。

七、知佛说法:预知佛在什么时候要说法。

八、法不再问:佛所讲的法,一遍就听清楚,而且牢牢记住,永不再问,所以他是”多闻第一”。

净土教

《无量寿经》上说,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无量无边的诸大菩萨及一万二千位大阿罗汉一起。

这个时候,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

尊者阿难,秉承佛的意旨,便从座位上起来,袒露右肩,跪在佛前,合掌而对佛说:“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有如明镜一样净洁,身体内外都明亮,光影通畅无碍,威德的容貌光辉显耀,超越一切,我从来没有见过世尊像今天这样殊胜微妙的瑞相。

伟大的圣者啊,我心里想:

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

今日世雄,住诸佛所住;

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

今日世英,住最胜之道;

今日天尊,行如来之德。

过去、未来、现在的佛,互相在忆念,为什么世尊的威神光明显耀到这样的地步呢?不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也在忆念诸佛吗?”

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为什么这样问呢?阿难!是天人教你来向佛提问吗?还是凭你自己的智慧观察到佛的威德容颜而问的?”

阿难对佛说:“没有天人来教我,是我自己见到佛的威颜而问及这里的道理的。”

佛说:“善哉阿难,你的提问,问得很好!你有甚深的智慧,微妙的辩才,为了怜悯三界苦难的众生,因而提出这样充满智慧的问题。

如来以无尽的大悲心,怜悯三界一切众生,之所以出现在世间,是为了光大阐扬成佛之道,希望拯救一切众生,给予众生真实的利益。

这是无量亿劫以来,难值难见的机会;就好比优昙花,极少出现。你今天所问的,为众生带来非常丰饶的利益,能开启教化一切诸天人民。

由于阿难的提问,开启了称念佛名,往生极乐的他力易行的净土教法,因此,一切众生得以离苦得乐,永脱生死轮回,究竟成就佛果。

问佛遗教

佛陀成道的四十九年,佛陀宣布在迦毗罗卫城三十余里的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进入涅槃。阿难特别悲伤,躲到旁边哭得很伤心。阿㝹楼驮看见了,劝他说:“阿难,世尊快要离开我们了,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请示佛陀,你应该赶快提出来。”

阿难抑制悲痛的心情,向佛陀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佛陀涅槃后,以谁为师?第二、佛陀涅槃后,以什么安住?第三、佛陀涅槃后,恶人如调伏?第四、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仍像往常一样,慈祥的回答道:“阿难!你和大家好好记住,你们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就叫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处!”

结集经典

佛入灭三天后,阿难起身到王舍城参加第一次圣典结集。路上走了二个多月,四月十四日抵达王舍城。第二天即开始安居,结集佛经。这时大迦叶被推为首席,他选了四百九十九个大阿罗汉。因阿难还未证果,被排斥在外。这给阿难以很大的刺激,他当夜发奋修行,于中夜即证阿罗汉果、参加结集。阿难在会上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佛教之有圣典流传于世,实赖阿难之功。

主持佛教

佛陀涅槃后,继承佛陀衣钵的是被尊为首座的长老大迦叶,二十年后,大迦叶已经一百多岁,他就往鸡足山里面涅槃。在他临走时,他把佛陀的家业传嘱给阿难陀。阿难陀以将近八十岁的高龄,继承法统。

空中入灭

领导着教团的阿难陀,年龄也一年比一年高,当他一百二十岁的那一年,有一天在过路中,听到一位青年比丘正诵着偈语:“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能见之。”阿难陀一听这首偈语被诵得错误得离谱,就很恳切的上前纠正:“人生活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了解之”。青年比丘回去禀告师父。师父说:“你不要听阿难的一派胡言,他已老朽,记忆力减退,智慧消失。”阿难知道后,心想我为众生诵出佛陀的大法,而人们的我见我执深重,不依佛法奉行,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又想到佛在世时诸大弟子都入灭了,只剩下他一人,好像一片被砍光的森林,只留下一棵大树不能遮风挡雨。

阿难把佛法流传的责任付嘱给他久已培植的弟子商那和修,然后来到摩竭陀与毗舍离两国交界处的恒河上空,进入涅槃。

摩竭陀国的阿阇世王,最恭敬崇拜阿难尊者,并希望阿难尊者在入灭前通知一声。当阿难将入灭时,立刻派人告诉阿阇世王。当时王正在午睡,卫兵不敢通报。阿难尊者不便久等,就跃身空中,以三昧真火,作自我焚化,舍利好像雨点一般,纷纷地落下恒河两岸。阿阇世王一觉醒来,听到这个消息,万分悲伤,立刻赶到恒河边,已经不见阿难尊者的踪影,不禁嚎啕大哭,只得向空礼拜,拾取舍利,建塔供养。

未来成佛

《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中,佛为阿难授记,未来妙音遍满劫成佛,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仪容第一的难陀出家经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难陀,译为 “喜”。他是佛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仪容第一”。 佛陀的弟子当中,一共有三位难陀:阿难陀、放牛难陀、孙陀罗难陀,这里是孙陀罗难陀。孙陀罗是难陀的妻子,长得如花似玉,美艳不凡。难陀最爱他的妻子,因此人们把他妻子的名字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称他为孙陀罗难陀。仪容第一大家都知道,佛诞生七天后,母

  •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当舍利弗断除所有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时,佛陀是这样当著比丘们的面前如此赞誉舍利弗:“在我声闻弟子之中,聪明智慧第一者,唯有俱瑟耻罗(舍利弗)比丘!” 而诸比丘对于舍利弗能如此快速解脱,都感到非常好奇,便请教世尊:“这位舍利子究竟前世曾作过何种善业,由那种善业的缘故,能感得聪明、利智、深遂的智慧、

  •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还附带着出诊。如遇有钱人,看病吃药全要钱,遇穷人则施医施药不要钱,对地方上谋幸福的事,均量力而为之。 一天,从街上回柜,看见柜台里边,放着一个名片,上边一行字是:“天津东南城角清修院住持——清池。” 我见到这张名片,心里很欢喜!就问柜上的人:

  • 西汉皇族的道家作品:以道补儒的《淮南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道家作品。 高诱在序中指出此书的思想内容:“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著,其文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

  • 张果老是神仙还是凡人?张果老得道成仙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赵州石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过,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一曲民间广为传唱的《小放牛》,把当年褡裢里装有日月星辰倒骑毛驴行走在赵州桥上,检验这座桥工程质量并与鲁班斗法的张果老定格在赵州桥的神话传说中。宋代赵州刺史、诗人杜德源也留下这样的诗句“隋人选石架虹桥,天下闻名岁月遥。仙子骑

  • 道教神话故事:九龙辇车带来的诸神之王——玉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很久以前,在天界有一个国家,名叫「光严妙乐国」该国国王净德,王后宝月光。国王净德勤政为民,宅心仁厚。在他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民安物阜,风调雨顺;社会风气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唯一遗憾的是,国王和王后两人没有子嗣,眼看着自己一天天变老,十分着急。他们请来了道士,日夜虔诚祈祷,祈求上天赐给他们

  • 道家思想:处世智慧 如何潇洒过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滚滚,痴痴情深,聚散终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

  • 灵宝天尊的由来 灵宝天尊是通天教主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灵宝天尊、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通天教主是同一位仙师,截教教主,三清之一。 灵宝天尊名经宝,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妖皇化生。是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在道教官观“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大

  • 真实的张三丰是哪个朝代的 张三丰最早出现在哪部书?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编剧的笔下,张三丰的形象跃然于荧屏之上。剧情不同,对张三丰的刻画也不相同。 电视剧《少年张三丰》是2002年播出的电视剧,由张卫健、苏有朋、林心如等人主演,在这部电视剧中,张三丰一角由张卫健饰演,主要突出的是张三丰年轻时的人生轨迹。张卫健刻画的张三丰机智聪明,充满幽默感,在爱情、友情和阴谋中,

  • 《游神折花》紫阳真人张伯端的道家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神游折花,神话传说。神游折花张伯端,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是北宋的一位高道。他八十岁时,在成都遇青城丈人传给内丹秘诀,方才悟入真道,炼功积久,于是达到玄妙境界。 张伯端,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是北宋的一位高道。他八十岁时,在成都遇青城丈人传给内丹秘诀,方才悟入真道,炼功积久,于是达到玄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