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故事:玉帝怎样坐上凌霄殿

道教故事:玉帝怎样坐上凌霄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16 更新时间:2024/3/25 19:09:10

“地上有皇帝,天上有玉帝。”天界的神仙,为首的就是玉皇大帝。那么这玉帝是怎样坐上凌霄殿的呢? 传说不知多少劫以前,有一个光严妙乐国,国叫净,王后名叫宝月光。国王年纪很大仍没有子嗣,心忧念:“我眼看已将年迈,没有子嗣,死了之后将社稷托付给谁呢?”思来想去,只有祈求道祖了。于是他召集国中道士在宫中普设法会,祈求神仙赐予子嗣。半年之后,仍然毫不懈怠。一夜,宝月光王后忽然做了这样一个梦:太上大道君率领着一大群仙真,驾着五色的龙车,由光明辉耀的旗帜霞光伞盖的簇拥下降临。大道君手上抱着个婴儿,全身孔放射出无限的光明,照耀着宫殿,呈现出各种珍宝的颜色。这时,王后十分欣喜,忙跪下礼拜大道君,并请求说:“国王还没有太子,愿大道君将这婴儿赐给我们,长大后可以主持社稷。”道君当即应允,王后急忙抱过婴儿,这梦也就做完了。此后,后就有了身孕,—年之后生下个孩子。那孩子当生时,身上放出宝珠般的光,照彻整个王国。太子幼年即很聪明,长大后为人又极仁慈,库中的财宝,都施给了穷困潦倒和孤寡之人。一国的人都歌颂他的仁德。

国王驾崩后,太子即位。但新国王因惦念生命无,想给天下人找个解脱的法门,于是将国家托付给贤明的大臣,自己舍弃王位,来到普明香严山中修行,得道超升仙界,超越劫难。

过了八百劫,他又降生人间为王,仍然为救治苍生,弃国学道,如此经历一劫。又过八百劫后,他再度来到人间,给人施药治病,拯救众生,度过劫数。再过八百劫,他在世间宣扬大道,治理国家,救护民众,连阴间地狱也同人世间一样得到恩泽。接下来的八百劫,童,年少的则身体强壮;说经八遍,那些盼子心切的妇女都怀上了胎儿;说经九遍,地下的宝藏都泄出地表,精金美玉露出形质;说经十遍,地下的枯骨重新长出血肉,重新变成活人。这经的功效那么神奇,吸引着十方的天神,继续不停地往这儿赶来,空中排列着的仙真队伍是无穷无尽。那大浮黎土的男女老少更是倾国出动,拼命往元始天尊面前挤去,人头攒动,有如细雨密雾不可计数。一国之人都集中到一处,大地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一下倾陷下去,可后面的人仍然如遏止不住的洪涛,滚滚地往前流。这么一来好事变坏事,眼见一场灾难即要发生。

这时,元始天尊不慌不忙,取出一颗宝珠,它大如黍米,稳稳地悬浮在离地五丈的空中。元始天尊催动五色狮子冉冉地进入黍珠的开口,诸天的神圣随后也跟了上去,他们的数量简直是没有穷尽,却都从从容容地飞进了珠口。大浮黎土的民众仰头看着这奇景,只见刚才布满天空的无边无际的神真队伍,如蒸气般勃勃地朝里边涌去,进入珠口后,一下没了影踪。民众们这才一边赞叹称奇,一边散还各自家乡,黍珠下方的土地停止了倾陷,平整如初。

再说诸路神仙跟着元始天尊进入黍珠,却一点也不见得狭窄。于是各自寻好自己原来的位置,一场旷古未闻的大法会便在这黍珠中隆重举行。至于元始天尊在法会中说了些什么,那只有参加法会的神仙知道了。不过,据说不知哪一年,有神仙将他说法的记录传了出来,以度有缘。这部经的书名叫《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专门阐释“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玄奥道理。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故事:李铁拐还魂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话说西周时有个叫真碭山的地方,地处穷乡僻壤,遇到灾荒年景,黎民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活困苦到了极点,只好离乡背井,外出乞讨。因这里出外要饭的人特别多,成了闻名的“乞丐乡”。 “乞丐乡”有一个叫张拐子的人,本是一条壮汉,膀宽腰圆,巨眼如环,手脚粗壮,膂力过人;后因上山打柴,崴破了脚,故人称张拐子

  • 道教故事:天地的根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世界上的东西,没有永远不变的。它们有生成,也有毁灭,毁灭下还可以再生成。天地也一样。对天地的根由,道书上是这样写的:天地有生成也有毁坏。成坏一次,称做一劫。一劫结束,那天地都合在一起,整个世界是片混沌。要待下一劫开始,天地和日月列星才重新出现。劫要经历多长时间,只有神仙知道,因为像元始天尊等等大罗神

  • 道教故事:张天师四不吃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的道教,始自于东汉,但从金大定年间起,就分为 “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 全真派的道士,终生出家,不蓄家室,从不饮酒茹荤;而正一派的道士,张天师世家,也讲究居住庙观,但可娶妻置室,传宗接代,虽有斋戒,但在非斋之日,可以喝酒,尝荤,据闻天师世家历来传有四不吃的规矩。 最近,我专门访问了现仍健

  • 道教故事:天师井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四川陵州地方有口盐井,人都称为“天师井”,这井名是什么来历呢?传说,东汉时天师张道陵经过一山,忽然有十二个玉女来迎接,都说愿意做妻妾服侍天师。天师一看,知道她们是地下的阴神,须设法降伏,不然会在上危害民众,于是就对她们说:“你们有什么宝物都献上来,我将视你们情意厚薄挑选为妻。”十二玉女都献上一副玉

  • 道教故事:铁柱镇蛟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江西地方多洪水,人们说,这是蛟精在作怪,所以期望有道行的人出来降伏蛟精。晋代有位道士许逊,是斩蛟的名家,江西南昌,有座铁柱宫,里边祀的就是许逊,而宫外有一根大铁柱,传说就是当年许逊专为镇蛟设立的 许逊,因为做过四川旌阳县令,所以人称许旌阳;得道后封为;真君,故习称许真君。民间传说,他是玉皇大帝身

  • 道教故事:青城山人鬼大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东汉末,有个张道陵,修行多年,斩妖捉怪,为民除害,立下功劳。太上老君嘉许他道心坚定,遂传给他正一盟威秘录、雌雄宝剑一对、印章一枚,并对他说:“近来蜀中(四川)有六大鬼神,残害人民,你替我去整治一,使得人鬼有别,昼夜各分,以降福生灵。这样你功德无量,可以名登仙籍了。”张道陵连忙口称受命,率领门人王长

  • 道教故事:聂师道的仙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朝道士聂师道,字通微,是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人。十三岁便入道门,十五岁授了符篆。后来出游各处寻仙访道。某年春天云游到南岳衡山,暂借住招仙观,从观中出发进入洞灵源。当时止值春天,师道曾听人说,早成仙的蔡真人以往隐居在离此不远的地方。那儿长着许多奇花异树,樵夫们常常见到蔡真人仍在那儿。师道为此十分高兴

  • 道教故事:金盖山护法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湖州金盖山,为全真龙门派在江南的重要据点。传说此山的护法仙子是位女仙,名叫胡刚刚。 胡是松江府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原名满月,是杨鹤家的义女。幼年遇异人传授丹诀,九岁时功夫已极有灵。十二岁时出阳神,身体入定端坐,家人误以为她死去,所以将尸身下葬了。阳神目来不见原身,常常夜间显形,以后白天也常现

  • 道教故事:金怀怀的异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金怀怀,又传说姓王,名清楚,明代云南阿口迷州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八月十五日。三岁丧父,九岁时母亲又逝世,清楚跟姐姐过活。长大后勇力过人,阿口迷州发生民变,他挟着姐姐挥刀从乱军中冲出,投奔官府。官赞许他的勇敢,让他担任先锋,一交战便歼灭乱军的首领,捉住敌方主帅阿虎香,阿口迷州才得安宁。回家路上得知

  • 张三丰戏惩方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三丰归隐武当,人称隐仙。他最恨某些道士,修了几年道,学得了一丁半点秘术,便借此去巴结权贵,换取荣华富贵。偏偏明朝中期的几个皇帝都崇信道教。比如嘉靖皇帝,二十年不早朝,几乎天天在宫中做醮事,给仙上章奏。章奏用的文书有专门格式,称为“青词”。严嵩等人青词写得好,深得皇上宠爱,高居相位,人称“青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