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故事:聂师道的仙缘

道教故事:聂师道的仙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16 更新时间:2024/4/10 7:01:42

唐朝道士聂师道,字通微,是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人。十三岁便入道门,十五岁授了符篆。后来出游各处寻仙访道。某年春天云游到南岳衡山,暂借住招仙观,从观中出发进入洞灵源。当时止值春天,师道听人说,早成仙的蔡真人以往隐居在离此不远的地方。那儿长着许多奇花异树,樵夫们常见到蔡真人仍在那儿。师道为此十分高兴,在观中七天辟谷不吃,早晨起来,独自一人进入由中。

师道在山中徐行去,闻到花有异香,不觉天色已晚。忽然来到一条大溪旁,见有位樵夫临水坐在沙滩上,便想上前亲近。樵夫刚挑起樵担准备走过溪去,回头期望能拜谒致敬。”樵夫说:“蔡君住在山中极深处,人迹到不了”。师道说:“我攀着藤萝登上山崖,已经来到这里。只要有山,必定可以通行,哪怕什么远近。”樵夫又说:“天要黑了,暂且先走吧,过了这山,东边有人家,可以借宿。”师道想跟着樵夫走,,樵夫快速下水,那水很浅,但师道想下水,水却极深,因此不敢前去。樵夫说:“你呀,五十年后才能过这水。”目送樵夫涉水过溪没了身影,师道才回头往东走。

走了十多里,远望见前面有三间茅屋,鸡犬在篱笆边闲游。走近才见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农夫。见师道一个人来到深山,很是惊讶,问道:“请问你要到哪里去?”师道回答:“是来寻访蔡真隐居处的。”主人说:“路上见到樵夫吗?”答:“见过呀。”主人告诉说:他就是蔡真人,刚才曾从这儿经过。”师道一听,遥蔡道人隐处礼拜祝告,说:“凡夫俗子,面见仙圣,却认不出,真是命不好。”又对农夫说:“已近晚上了,这儿山深林黑,没其他地方可以投宿,望主人行个方便。”主人又问他从处来,师道便把自己从新安江边来到南岳寻访仙真的缘由说了,主人这才同意他进屋。又指示师道在火炉边的床上坐,说:“住在山中,偶然吃完了食物,去寻食的人尚没有回来。”师道说:“我已经辟谷绝食多时了,也不想着吃什么。”只见火炉边有鼎,又有几个黄瓷盒子。主人说:“盒内的东西可以吃,请任意取。”揭开一盒,见是茶叶。主人说:“可用鼎内开水泡茶。”师道依言,一喝,只觉气味与寻常茶叶不同。隔了一段时间,又想喝茶,再去揭盒子,却揭不开,遍揭其他盒子,也都无法打开。师道心中奇怪,觉得这儿不像平常村野人家,但不敢说出来。第二天,师道一早起床。主人睡在另一间屋,太阳很高仍不起床,只是传话说:“此地素来寂静,不巧我又染上疾病,无法款待你,前村有许多人家,还是往那儿去吧。”

师道依主人指点,往前走了几里,并没有什么人家,全是险峻的山崖,于是回转头来,找旧路,却已辨不清哪儿是昨晚借宿的地方了。又走了三十多里,忽然碰到一位老人,见了师道很是喜悦,邀他在石头上坐下,并问入山的目的。师道便把先前遇到的事叙述了一遍。老人告诉他:“蔡真人父子都隐居在这山中,昨天你所借宿的地方,便是他儿子的家。”又说:“你身上道气很浓,仙骨却还没有修成。入山来又饥又渴,哪能长住呢?”停了一会,老人折一茎草给师道吃,那草形状像生童茵,长有一尺多,嚼在嘴里味道甘美。又让师道取泉水喝。师道才喝着,一抬头,老人已经失去踪影。

师道不由再次悲叹自己遇上异人当面错过。但饮水吃草之后,气力倍增,似乎身子轻快,走起路来也有劲多了。沿着山头再寻原来借宿之处,道路早被荆棘藤蔓遮住,往前再也走不通,只好退出山,回到招仙观。观中道士们见他回来,十分惊异,说道:“南岳附近,毒虫猛兽很多,人极少能在山中独行的,怎么你去了一月多才 回,我们十分为你担忧,盼着你安全回来。”师道听了这话,很是奇怪,答道:“我昨天出去,只在山中经历一宿呀。”并把遇见樵夫,投宿,又遇老人的事述说一遍。有人说:“蔡真人一道隐居的还有二位彭真人,那老人恐怕就是他。”道士们又叹息说:“我们住在此观中,白白修道一场,虽知道有蔡真人,却没有缘分见上一面。您一入山,很快就遇到了三位仙人,山中一天一夜,人间已一月丁。真的是幸运呀!”

从此之后,师道更加勤奋修道。这样又感动异人指点,道术越来越精,终于炼成内丹。晚年住在扬州,收有徒弟五百余人。一日忽然化去。弟子将尸体敛入棺木,只觉轻如无人,方知师父已如金蝉脱壳般尸解仙去了。不久,有人从江西、湖南传来讯息,说遇到了聂师道,最后的消息说见到聂师道进入了洞灵源。人们这才想起樵天“五十年后再过此水”的话,想来师道和蔡、彭三位仙人一起在洞府中修真了。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故事:金盖山护法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湖州金盖山,为全真龙门派在江南的重要据点。传说此山的护法仙子是位女仙,名叫胡刚刚。 胡是松江府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原名满月,是杨鹤家的义女。幼年遇异人传授丹诀,九岁时功夫已极有灵。十二岁时出阳神,身体入定端坐,家人误以为她死去,所以将尸身下葬了。阳神目来不见原身,常常夜间显形,以后白天也常现

  • 道教故事:金怀怀的异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金怀怀,又传说姓王,名清楚,明代云南阿口迷州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八月十五日。三岁丧父,九岁时母亲又逝世,清楚跟姐姐过活。长大后勇力过人,阿口迷州发生民变,他挟着姐姐挥刀从乱军中冲出,投奔官府。官赞许他的勇敢,让他担任先锋,一交战便歼灭乱军的首领,捉住敌方主帅阿虎香,阿口迷州才得安宁。回家路上得知

  • 张三丰戏惩方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三丰归隐武当,人称隐仙。他最恨某些道士,修了几年道,学得了一丁半点秘术,便借此去巴结权贵,换取荣华富贵。偏偏明朝中期的几个皇帝都崇信道教。比如嘉靖皇帝,二十年不早朝,几乎天天在宫中做醮事,给仙上章奏。章奏用的文书有专门格式,称为“青词”。严嵩等人青词写得好,深得皇上宠爱,高居相位,人称“青词宰相”

  • 道教故事:雪山鸣道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元太祖十七年(1222)二月,在今阿富汗北境的大雪山上,一行人在艰苦跋涉。那雪真深呀,从马上用马鞭探测,最多只到深雪的一半,下面还有五尺多。这一行人中,大多数是蒙古兵丁,却有十个人是全真道士打扮中间马匹上的老道面容清癯,鹤发童颜,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子丘处机。他是应成吉思汗之召,从两万里外的山东莱州

  • 道教故事:武当归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武当福地,古来是仙真潜修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便派使者捧着诏书礼品,进武当山来寻找一位神仙,叫作张三丰。但使者在山中守候寻觅了好一阵,却未能见到张三丰之面,只好怏怏回朝复旨。 这张三丰,原名全一,又名君宝,辽东人。传说他生于南宋末。五岁时染上眼病,双目渐渐昏不见物。碧落宫住持张云庵,是位世外

  • 道教故事:王重阳害风创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金朝有位王中孚,原是陕西咸阳人,老家在刘蒋村。中孚长大后相貌雄伟,曾中过武举。到了四十七岁那年,喟然长叹说:“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到四十岁外物不能动其心,我现在已过了四十,还只知道吞腥腐之物,穿紫绶官服计较财利,不是太愚蠢了吗?” 便辞去官职,离弃妻儿,拂袖离家云游访道。四十八岁这年,来到甘河镇,

  • 道教故事:王灵官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进入道教宫观,迎面第一躯神像便是护法神王灵官。这王灵官,三只眼,面赤须紫,身披金甲,手持铜鞭高高举起,似乎即将俯身出击,端的狞恶威猛,道门中称他为灵官王元帅。他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话说北宋末年,有个道士萨守坚,原是山西西河人,自称“汾阳萨客”。曾因机缘凑巧,得到当时最有名的高道林灵噩、王文

  • 道教故事:张继先盐池收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山西解州盐池水溢,采盐不成,盐税收不上来,地方官忙急报朝廷。徽宗听报,便询问道士徐神翁,徐回答说:“这是孽蛟作怪,必须请张天师来收妖。”徽宗便派人赴江西龙虎山,礼聘张师来京。 且说这一代天师,正值第三十代,名叫张继先。幼年时,人就称为真仙,九岁嗣位为天师,应诏来到京师时

  • 道教故事:谢自然求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谢自然,唐朝四川某地的道姑。幼年就入了道门,师父给她看各种仙经,初读时便觉熟悉,看第二遍便能背下来。四十岁时不辞辛苦,周游各处洞天福地,求拜一明师学成道业。听人说,天台山有位司马承祯,住在玉霄峰,是超凡脱俗的高道,于是去拜求他收自己为徒弟。拜师后,谢自然在山野间居住,只是每天砍柴为承祯做饭。承祯惊讶

  • 道教故事:一马定华山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马定华山是宋代以后妇孺皆知的陈抟巧弈赵匡胤的故事,这段脍炙人口的仙话,伴随这座名山一直流传下来。 西岳华山奇峰高耸,山势险要,山上有座供奉西岳大帝的古庙,不远处有一个仙洞,称之为“希夷洞”,洞中住着一位修道的仙翁,名叫陈抟,道号“希夷先生”,人们常称为‘陈抟老祖。 这一天,一位小道童奉陈抟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