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神仙的来源

道教神仙的来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88 更新时间:2024/3/25 19:07:09

天、地、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河流等都作为信仰对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山神、河神等。

传统神学影响,是认识与研究道教神仙谱系的首要因素,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逐渐向人为宗教(即神学宗教)的过渡,大致在殷周时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卜,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辞。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礼?大宗伯》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风师,雨师,地有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则祭祖先也。中国古代宗教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充实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系统,这是道教神灵崇拜的主要来源。

图腾崇拜

例如龙、凤、熊、虎、玄鸟,花、槐等,成为龙神、花仙等。

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鄂温克族人称公熊为“和克”(祖父),母熊为“恶我“(祖母)。苗族、瑶族、畲族的盘瓠传说。

鬼魂崇拜

例如阎王、黑白无常、鬼王等。

据说为黎族宗教的一种主要内容,及恩施土家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重要的内容。在道教信仰的影响下,云南瑶族的鬼魂崇拜不论是个体的祈神驱鬼,还是集体的驱鬼除邪,其宗教仪式、仪式主持者、祈祷的神祗、助其驱鬼除邪者等都已明显道教化,说明其原有的鬼魂崇拜已成为瑶传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殖 祖先崇拜

例如黄帝、三皇五帝等。

彝族、瑶族、基诺族、汉族等许多民族。

对圣贤崇拜的承袭

孔子孟子、关公、岳飞等。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有“圣人”、“贤人”崇拜。以及《上清众仙真记》、《真灵位业图》、《无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列舜禹三王,殷汤、周武、齐桓公、汉高祖、刘备等帝王,和诸子圣贤孔丘、颜回、墨翟等。

教派因素对道教神仙谱系的构建也有重要影响

道教教派众多,从创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

早期的五斗米道创教时,以太上老君为教主,供奉“三官”,从而魏晋南北朝时,北魏寇谦之的天师道,由于其享“天师之位”,受“清整道教”之命,得《云中者音诵新科之诫》20卷,均假“太上老君”之名,为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为必然的了。

太平道开始创教时,後者则崇拜黄老,供奉“中黄太乙”。东晋中後期,上清派、灵宝派相继出现,新出现的《上清》《灵宝》经中,不再尊太上老君为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为最尊,灵宝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显,有的经书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後来在各派协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识,正是在这种师徒关系下,使他们成为三位一体的“三清尊神”,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最高神。

另外,各派又有自己的创派真人、主祭神灵等。

道教在吸收各种原始宗教、民间宗教、神话传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谱系,并与原来的地方宗教或融合,或形成总支形式。

道教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时常与其它宗教、人们的倾向愿望相互影响。

几千年间,中国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个教派排间虽然也时常有矛盾,但没有爆发过大的宗教战争,这是值得庆幸的。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道教故事:道教第五小洞天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恒山作为中国道教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被称为“道教第五小洞天”。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国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们风雨苍沦的足迹。远在春秋太上老君在北岳恒山千佛岭结庐炼丹,燃灯道人演兵斗法;西汉初昌蓉往来于恒山;西汉景帝、宣帝年间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炼神仙之术,留下了

  • 道教故事:福星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福星的起源 福星起源甚早,据说唐代道州出侏儒,历年选送朝廷为玩物。唐德宗时道州刺史阳城上任后,即废此例,并拒绝皇帝征选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为福神。宋代民间普遍奉祀。到元、明时,阳城又被传说为汉武帝时人杨成。以后更多异说,或尊天官为福神,或尊怀抱婴儿之「送子张仙」为福神。 福星,古称木星

  • 道教故事:城隍传说以及城隍信仰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

  • 道教故事:玄女的起源、职能及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玄女亦称九天玄女,民间往往尊之为玄女娘娘或九天玄女娘娘等。对于这一中国古代神话、道教以及民间传说与祭祀中的著名女神,学术界曾有过一些研究,为了弄清其面目,笔者不揣简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就其起源、职能及发展脉络等再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玄女的起源 从有关典籍的记载来看,玄女并非汉代

  • 王母娘娘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王母娘娘,亦称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人名叫做瑶琼;传说中 的女神。原是掌管刑罚和灾疫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 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定为王母娘娘的诞辰,并于此日盛会, 俗称蟠桃盛会。 根据古书《山海经

  •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号曰赤帝,姓洞浮 ,讳极炎,字赤熛弩。头戴赤精玉冠,衣三气丹羽飞衣.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气之陶镕,令万物之永存,运天精之南夏. 洞玄本行经云:南方梵 宝昌阳丹灵真老君者,本姓郑,字仁安,大炎之胤,生于禅黎

  • 南斗六星君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南斗六星君,正是管理世间一切人、妖、灵、神、仙等生灵的天官。南极长生大帝玉清真王,是南斗六星君的顶头上司。因此南斗六星君的六宫都隶属于南极长生大帝管辖。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 道教三十六天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三十六天将渊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斗的崇拜,故又称三十六天 罡。天将就是天宫的神将,负责保护天宫和众仙的安全,在术法和武功上都有相当的造诣。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将地位并不高,地位大抵只相当于人间守护皇宫的卫士。 传统的说法,在天宫当值的有三十六天将,姓名则有很多版本,来自各神话小说或是民间传 说等等

  • 道教七十二地煞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七十二地煞是指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而这个词以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星相家又所称主凶杀之星。 天罡地煞为道教神名。按民间信仰神明的分类,将将军分为天上有三十六天罡的天兵凶神,地上有七十二地煞的地兵恶煞,两者都被称为“神将”,在道家法录中,有结合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的

  • 正义女仙九天玄女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言者论也,论者必怀学识也,这是立身立世不败恒准之道。华夏名族是正义的民族,华夏名族建立起来的国家也是正义的国家。据学者考证和历史记载,在五千年前,我国有三大部落集团,一个是华夏集团,一个是东夷集团,一个是苗蛮部落集团。由华夏集团为主导的通过正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