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抗日时期民间故事:傻子阿毛

抗日时期民间故事:傻子阿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18 更新时间:2024/2/3 7:22:35

日本鬼子扫荡赵村,是全村唯一的幸存者。

那天,几百名日本兵疯狂闯入赵村。小小赵村霎时变成一片火海,哀鸣四起,全村老老少少二百多口人被赶到打谷场上,追问八路军的下落。乡亲们个个大义凛然,守口如瓶。日本鬼子凶相比露,丧心病狂地用机关枪对乡亲们进行扫射。中间有一对夫妇在中弹的一瞬间,双双把藏在身后八、九岁的阿毛按倒,像两人把孩子放在中间睡觉一样,死死地搂抱着。阿毛幸免于难。可是,从此阿毛变傻了。他生吃鱼虾,活吞蛤蟆,整天头顶荷叶,满身泥巴,疯疯癫癫,到处乱跑。

鬼子在打谷场上建了一座炮楼,赵村成了他们的据点。傻子阿毛经与鬼子混在一起,翻跟头、拿大顶、表演生食鱼虾给鬼子看,常逗得鬼子哈哈地狂笑。一次,一日本兵大便后,撅起屁股让阿毛揩。阿毛摸摸鬼子的腚,抓起一把屎,抓住鬼子的下身之物,一阵把玩,逗得其他士兵笑出了眼泪。那个士兵提着裤子,把宝贝洗擦干净后,狠狠地揍了阿毛一顿。阿毛嘻嘻地笑着、跳着、蹦着,还把玩着自己的“小鸡鸡”。傻子阿毛成为日本兵中不可缺少的笑料。

另外,阿毛还有一手绝活对日本兵更有吸引力。阿毛到村后芦苇荡里摸鱼虾十分得手,钻到水里,一会就能摸到几条鱼或虾,然后用荷叶包起来,再糊上泥巴,放在火里一烧,就成为一道味美的珍馐。很多日本兵吃后,都“吆西吆西”地赞不绝口。特别是在炮楼上的几个士兵,几天吃不到,就对阿毛打着手势“米西米西”地叫个不停。

这天晚上,炮楼上的士兵又犯谗了,“米西米西”叫着让阿毛去抓鱼。阿毛抓了几条鱼正要上岸,忽见芦苇荡中有很多船只在划动,他像无事一样,爬到岸上,用荷叶包上鱼,糊上泥巴,生着火烧起来。他见船只越来越多,忙拿起烧鱼,炮楼跑去。

几个士兵见阿毛把香喷喷的鱼包打开,早已垂涎欲滴,禁不住每人抢了一条鱼,“叽里呱啦”嚷着叫阿毛先吃。阿毛不吃,他们怎么也不吃。

阿毛吃了。日本兵也吃了。

攻打赵庄的战斗很快结束了,八路军没伤一兵一卒,俘虏日兵三百人,活捉日军少佐一名,缴获枪支弹药若干。日军炮楼上怎么没放一枪一炮呢?一位八路军团长特意登上了炮楼,只见五个日本兵一个小男孩纵横躺着,嘴里都流着白沫,脸色铁青,身上、地上都是鲠。侦察排长看了看小男孩说:“这不是那个傻子吗?”团长让人把小男孩用担架抬了下去。

这时,一位身穿长衫的老者跑到担架前,大呼一声:“阿毛……”长者哭着从孩子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竹筒,流着眼泪说:“这是孩子向我要的砒霜啊……”

那位长者是邻村一爿药店的老板,阿毛是他的外孙子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农民智斗魔鬼的故事 它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民间传说,远古一个农民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魔鬼从而获得自由的故事。那这个故事有着怎样的评价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吧! 农民智斗魔鬼的故事: 在远古时候,当时还是奴隶制时期,有个在老爷家做工的农人,做事勤劳吃苦,因此,老爷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老爷对他说:“你若能给我两

  • 民间诡异小故事:湘西赶尸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民俗,属于巫文化,亦说与祝由科有关。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尽管“湘西赶尸”从未得到科学验证,也并未被亲眼证实,但是却成为很多惊悚电影的原型,从此广为人知。 在上世纪初期的湘西地区,如果你在夜间赶路

  • 宋朝开国皇帝的赵匡胤的故事:一文钱难倒赵匡胤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当他还是一名武将时,就已名扬四海、威震八方了。可是,这样一条英雄好汉,曾因一文钱竟被逼得就地打滚。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

  • 民间故事:重新做人,废才之浪子回头金不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一晃,废才和香穗结婚几年了,并且还有了个又淘气又可爱的儿子叫长锁。 满跑满踮的长锁整天不愿意着家,爷爷奶奶闲来无事就领着大孙子到打谷场藏猫猫,到草丛里抓蛐蛐,哄着长锁到处转. 老俩口拿孙子就当个宝似的娇惯得不得了,真是捧手心上怕晒着,含到嘴里怕化了。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

  • 民间传说:谢端与(田螺姑娘)白水素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东晋元兴年间,在侯官人谢端的家中,出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这位谢端自幼父母双亡,而且还无亲无故,是左邻右舍好心的大娘大婶们收养了他。他吃东家饭,穿西家衣,转眼已长到了十八岁,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为人勤劳诚恳,没有任何坏毛病。他非常尊敬和关心邻居们,经常帮他们耕田锄地,修房垒墙。 邻居们见谢端为

  • 清朝民间故事:算命瞎子智破旅店奇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清光绪初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北京城郊的一条大道上兴冲冲地走来两个人。这是两个布贩子,一个叫王心魁,一个叫孙宝发,刚从河南贩布归来。这一趟生意颇为顺利,两人大赚了一笔,心情愉快,一路上边走边说笑。路边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地上放着两个大箱子,正坐在扁担上用草帽扇风,远远看见了王心魁和孙宝发,就迎了上去

  • 亲情故事:妈妈爱吃鱼尾巴的故事 有着怎么样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野史秘闻

    阿兰从小爱吃红烧鲫鱼。 每次吃红烧鲫鱼,阿兰妈总是将鱼的中段挟到阿兰碗里,然后将鱼头挟到她爸爸碗里,鱼尾巴挟到自己碗里。阿兰奇怪的问:“鱼头肉也没有,鱼尾巴全是刺,有啥好吃的?”阿兰妈就告诉她:“鱼头虽然没肉,但嚼起来挺有味道的,你爸爸下酒正好。鱼尾巴虽然刺多,但肉比较嫩。”说完了便低头细细的吃

  • 民间流传的农民智斗魔鬼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野史秘闻

    在远古时候,当时还是奴隶制时期,有个在老爷家做工的农人,做事勤劳吃苦,因此,老爷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老爷对他说:“你若能给我两把银子,或是能把泥沼地里的魔鬼撵走,我就给你自由。” 农人心里寻思:“要银子难办,可是撵走魔鬼倒能行。” 他去找铁匠,求铁匠替他拿铁丝拧根短马鞭。铁匠替他做好了。他拿着

  • 清朝民间故事:张秀才妙联讽贪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清朝的妙联故事。 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 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

  • 民间故事:方孝孺与红蛇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方孝孺是明朝初年一位大儒,他的大忠大孝大仁大义的事例一直都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这位有学问、有道德的方孝孺,所以就起用他,后来方孝孺也辅佐明太祖的皇孙明惠帝来辅佐朝政。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