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拜倒在石榴裙下“说法从何而来 与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有关

”拜倒在石榴裙下“说法从何而来 与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有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81 更新时间:2024/1/25 22:55:29

如今我们要说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迷倒的话会用“拜倒在石榴裙子”来形容当下的状态,也常用在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情况。不过,却鲜有人知道,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有关。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西绣岭、王母祠等地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

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因为杨贵妃平日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

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许是因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石榴裙在唐时是一种流行服饰,尤其中青年妇女,特别喜欢穿着,穿着它的女子也显得格外俏丽动人。

如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唐诗中亦有许多描写,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韦庄也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等。石榴裙一直流传至明清,仍然受到妇女欢迎。《红楼梦》里亦有大段描写,可相印证。

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南北朝诗人何思徵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诗中就写过两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暗比心中美女。元代的刘铉《乌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杨影里残,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说话就固定下来,如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绿帽子”原是文人雅士之爱,为何最后却成为男人的忌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绿帽子”一词是指拥有对象的女子背着自己的对象和其他异性有亲密关系,那么原对象就是被戴了绿帽子,绿帽子一词如今使用相当广泛,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为何不叫“红帽子”、“黄帽子”,而是“绿帽子”呢? 纵观中国历史,"绿帽子"一词可谓渊远流长.时至今日,人们还时常津津乐道.大街小巷人们饭饱茶后闲着无聊时,一些

  • 正月十五挂红灯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

  • “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

  • 月下老人的传说怎么来的 ,月老真的能牵线成功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神仙的家族中,月老是专管人间婚姻,只要月老的红绳一签,两人就会成为夫妻,所以民间多有给他塑像、立庙,以求佑护的。 旧时杭州的西湖边上,便有一座月下老人祠,怀春的少女,慕偶的寡男,进去烧香、抽签、许愿的,络绎不绝。祠中的神签,七七四七九支,第—支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末—

  • "点心"一词由来已久, 最早所指范围与现在不尽相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所说的点心,常指除去正餐外的一些零食糕点之类的,这个词由来已久,且所包含的含义与现在不尽相同,关于“点心”一词,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其实,“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所指的范围比现在要广泛得多。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记载:“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按,唐郑为江淮留

  • “桃花运”一词怎么来的 ,为何形容异性缘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常用“桃花运”来形容人异性缘很好,受到的喜欢或爱慕。不过我们也常听到“命犯桃花”之类的说法,意指在男女情事上遇到麻烦或因男女之事而惹来的麻烦,却又不是什么好事了。那么,“桃花运”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桃花运”一词最初源于《诗经》,在《国风·桃夭篇》中原文是这样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 “眼中钉”一词出现在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眼中钉”被用来形容最为痛恨、厌恶的人,希望能够除掉他让自己内心得到平复,而这个词语也是有其历史典故的,作为固定词语用流传至今是宋元之后的事,如今已经成为我们常用词之一,常被用来和“肉中刺”一起并用。 “眼中钉”一词最迟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史籍记载,五代时期的后唐人赵在礼在任宋州(今河南商丘)

  • 古代女子裹脚之风从何而起?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考古学的发掘证明,一千年前的女尸脚骨并非弯曲的,依旧是天足。于是这个漫无边际的考证宣告失败。那么,这裹脚的历史究竟从哪里算起呢? 史学家依据现有的文献提出了一个假说,如果这假说不被某个突然出土的时代更加久远的小脚女人的尸体驳诘的话,则会成为公认的事实。这事实的残酷之处在于:我们不得不对那个毫无政绩的

  • 压岁钱始于宋代, 宋朝压岁钱按年龄给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给压岁钱是我国春节习俗的一部分,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得到压岁钱的晚辈、长辈就能度过平平安安的新一年。那么压岁钱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压岁钱始于宋代 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是北宋的京城,春节的时候,全城庆贺,热闹非凡。据史籍《桯史》中记载,北宋神宗年间,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副宰相

  • 终南山上真的有活死人墓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小龙女 《神雕侠侣》作为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虽然是小说,但是却被很多读者用来考证是否有史实。小龙女的古墓派坐落在终南山上的活死人墓里,终南山自然是存在的,那么活死人墓到底存在吗?1、终南山上有没有活死人墓 终南山活死人墓这一说法首先出现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古墓,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