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感冒”一词古代是官场专用语

“感冒”一词古代是官场专用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68 更新时间:2024/2/19 7:18:19

“感冒”是现在的流行病,这个词在古代医书中并没有体现过,原来,“感冒”这个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馆、史馆、集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

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笔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何用“桃李”形容学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当教师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够桃李满天下,这证明所培养的学生人数多,是作为老师最得意的价值,而为什么用“桃李”形容学生呢,这说法自有来由。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用桃李来形容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

  • “春宵一刻值千金”原意是提醒人们珍惜美好光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常用“春宵一刻值千金”来形容“新婚夫妇或男女之间的闺中之乐短暂而又宝贵”,这句诗出自大名人苏轼之手,而其实苏轼表达的意思并不如此,只不过被后人演化成现在的意思。 《春宵》是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前两句描写的是春光月夜美景,意在提醒人们珍惜美好光阴,后两句则叙述了富贵人家在良宵美景中轻歌曼

  • 为何将单身汉称为”光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现在我们常常将单身汉称作“光棍”,甚至延伸出了光棍节,而为何将光棍形容单身汉呢,其实也是由来而久,据说在元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词了,并且从那个时候就慢慢开始演化,将光棍这个词转嫁在那些没有女朋友的人身上了。 到了现在,因为双十一和光棍节的缘故,加上后来天猫双十一的缘故,光棍更加被所有人都熟知了,提到

  • 腊八节的来历竟然和朱元璋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 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 王府井的历史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王府井现在是北京的一个地标式的地方,繁华成为王府井的代名词。但是几百年前王府井也不叫王府井,也没有很繁华,王府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王府井的呢? 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据说,明成祖

  • 科举中第的“龙门”该去哪里跳? 跳龙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人科举中第了就成为跳过龙门,从此就飞黄腾达了。那么这个“龙门”究竟在哪儿呢?又是从哪个时候开始,才有了“跳龙门”这种说法的呢?1、跳龙门从什么时候才有 北京城外有城,城内建城的建筑布局,使得连接内外各城之间的城门成了极为重要的设施。在北京众多的城门当中,的确存在着所谓的“龙门”,当然,这与封建

  • 倒贴福字的习俗来源于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中国,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着贴一个“福”字,“倒”和“到”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意思。据说,明朝以前,老百姓门口贴的福字都是正的,倒着贴这个习俗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常化装成平民到民间调查,有一天,他听到一家人在聊天的时候说他的坏话,非常生气,就把这家门上的福字倒转过来

  • “太监”和“宦官”是同一意思吗, 为何太监被称为”公公“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多数人的历史文化常识认知中,“太监"和“宦官”是同等概念,都是阉人,然而其实两人并非等同关系,在不同朝代,两者的含义各有不同,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太监”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不过那时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太监”一

  • 为何“上当”一词形容受骗 ,原来是有历史典故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上当”一次我们用来形容受他人所骗,中了别人的奸计而受骗,但是“上当”一词如果从词义来看的话原本并不能看出是受骗的意思,但是为何后来就引申为此意呢,原来是有典故的。 人们常把受骗叫做"上当".其实"上当"的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 清朝末年,清河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

  • 为何将拜父母称为“拜高堂”, 高堂如何引申为父母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到如今,新人举行中式婚礼,都会有一个程序,那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其中所谓的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 “堂”这个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随着封建社会出现,帝王越来越高贵,连字眼都要有专用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