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悬丝诊脉, 古代男医生遭女病人“性骚扰”

什么是悬丝诊脉, 古代男医生遭女病人“性骚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73 更新时间:2023/12/23 16:06:17

古代女医生不多,通常男医生的水平远远高于女医生,所以对重要女性病人还得请男医生。 不过,男医生即便再德高望重,面对女病人也要回避,传说他们常用的诊断方法是“牵线切脉”,也叫“悬丝切脉”。

所谓“牵线切脉”,是用丝线一头固定在女病人的手臂上,另一头由医生远远牵着,通过丝线的信息传导,完成“切诊”过程。当年清代的宫廷御医就是这样为慈禧太后看病的。据《妇女医案的性别论述——以慈禧太后的医案(1880-1881)为例》一,有一次慈禧患病卧床,一陈姓御医为其诊治便是隔着帷帐“牵线切脉”:让宫女将一根彩色丝线的一端扣在太后的手腕上,陈御医牵着另一端。慈禧太后服了陈御医据脉象开出的几剂药,病好了。实际上,陈御医事先已从宫女和太监那里获得慈禧的病情,牵线切脉只是做个样子。

“悬丝切脉”对医生的医术和临床经验要求很高,但并不靠谱。为提高对女病人的诊断,有的医生发明了一种女性身体模型,让女病人自己指证处不舒服,这样的诊断很有针对性,既避免了男女肌肤直接接触的尴尬,保护了隐私,又提高了诊断的可靠性。唐代有个名叫昝殷的四川名医,精通女科,编撰有《经效产宝》。昝殷生前行医常带一女体器具,诊断时就会拿出来,让女病人自己指出不舒服的具体位置,对症下药。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女病人回避男医生不仅是保护自己的隐私,对医生来说也是一种保护,降低了女色诱惑。因为古代也不乏女病人勾引男医生之事,洪迈《夷坚志·丙》“聂从志”条中的良医聂从志,在给女病人诊疗时,女病人便直接要求与他上床,差点出事。

时邑丞的妻子氏病重垂死,聂从志将她治好了。李氏长得很漂亮,但好淫。见聂从志长得一表人才,便利用丈夫外出时,伪称有病,派人去请聂从志到家里,谁知李氏见到聂医生后说,“赖君复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愿以此身供枕席之奉。”聂从志惊恐地逃了出去,从此再不上门。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

  • “感冒”一词古代是官场专用语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感冒”是现在的流行病,这个词在古代医书中并没有体现过,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

  • 为何用“桃李”形容学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当教师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够桃李满天下,这证明所培养的学生人数多,是作为老师最得意的价值,而为什么用“桃李”形容学生呢,这说法自有来由。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用桃李来形容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

  • “春宵一刻值千金”原意是提醒人们珍惜美好光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常用“春宵一刻值千金”来形容“新婚夫妇或男女之间的闺中之乐短暂而又宝贵”,这句诗出自大名人苏轼之手,而其实苏轼表达的意思并不如此,只不过被后人演化成现在的意思。 《春宵》是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前两句描写的是春光月夜美景,意在提醒人们珍惜美好光阴,后两句则叙述了富贵人家在良宵美景中轻歌曼

  • 为何将单身汉称为”光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现在我们常常将单身汉称作“光棍”,甚至延伸出了光棍节,而为何将光棍形容单身汉呢,其实也是由来而久,据说在元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词了,并且从那个时候就慢慢开始演化,将光棍这个词转嫁在那些没有女朋友的人身上了。 到了现在,因为双十一和光棍节的缘故,加上后来天猫双十一的缘故,光棍更加被所有人都熟知了,提到

  • 腊八节的来历竟然和朱元璋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 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 王府井的历史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王府井现在是北京的一个地标式的地方,繁华成为王府井的代名词。但是几百年前王府井也不叫王府井,也没有很繁华,王府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王府井的呢? 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据说,明成祖

  • 科举中第的“龙门”该去哪里跳? 跳龙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人科举中第了就成为跳过龙门,从此就飞黄腾达了。那么这个“龙门”究竟在哪儿呢?又是从哪个时候开始,才有了“跳龙门”这种说法的呢?1、跳龙门从什么时候才有 北京城外有城,城内建城的建筑布局,使得连接内外各城之间的城门成了极为重要的设施。在北京众多的城门当中,的确存在着所谓的“龙门”,当然,这与封建

  • 倒贴福字的习俗来源于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中国,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着贴一个“福”字,“倒”和“到”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意思。据说,明朝以前,老百姓门口贴的福字都是正的,倒着贴这个习俗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常化装成平民到民间调查,有一天,他听到一家人在聊天的时候说他的坏话,非常生气,就把这家门上的福字倒转过来

  • “太监”和“宦官”是同一意思吗, 为何太监被称为”公公“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多数人的历史文化常识认知中,“太监"和“宦官”是同等概念,都是阉人,然而其实两人并非等同关系,在不同朝代,两者的含义各有不同,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太监”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不过那时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太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