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破解宋朝第一疑案:还你一个真实的“狸猫换太子”

破解宋朝第一疑案:还你一个真实的“狸猫换太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12 更新时间:2023/12/18 4:41:42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精彩故事。讲述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后死后的事,大概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

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

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这是文学作品中“狸猫换太子”的精彩描述。文学不等于历史,今天历史君带大家还原“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在宋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后,历史学家经常称之为“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故又称之为“古之三权后”。史书誉之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此人就是宋真宗赵恒的庄献明肃皇后刘娥,也是大宋王朝的首位摄政皇后。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五十九岁的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即位,就是宋真宗。真宗三月即位,五月便册立被宋太宗赐婚的宣徽南院使郭守文次女郭氏为皇后。虽后宫佳丽三千,但赵恒只对幽居于张耆府十五年的刘娥情有独钟,刘娥还是赵恒的初恋情人。没过多久,刘娥便被接到宫中。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正月,刘娥被封为四品美人。据说,当时刘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三十六岁的刘娥,博览群书,又精通琴棋书画,是美貌与才华的结合体。真宗对这个秀外慧中的刘娥欲非常痴迷,很快晋封为二品修仪,又封为一品德妃

因为无亲无故,刘娥向宋真宗提出,愿意让表哥龚美改姓为刘美,做自己的兄长,继承刘家香火。其实,龚美早已跟随宋真宗,一直忠心耿耿。刘美任官,既不阿附于权臣,对部属也关心备至,出任在外时,他的随从兵卒,都按省籍定时轮换,从不培植自己私人势力。

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四月十六日,郭皇后病逝。此时的宋真宗虽然很想立刘娥为皇后,但是刘娥一无子嗣,二又出生低微,但是大臣们不同意,反而要求册立十四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

沈才人虽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才入宫,但她是宰相沈伦的孙女,出身高贵。真宗左右为难,只好暂时让后位空缺,对于立后只是避而不谈。

刘娥虽长年受宠,却无生育。她的侍女李氏,一日突然梦见仙人下降,愿为儿子。赵恒与刘娥闻讯大喜,想出利用李氏“借腹生子”的方法。宋真宗临幸李氏,使之怀孕。就在孩子出生三月前,赵恒便宣布刘娥怀孕,并册封为修仪,与刘娥交好的杨才人晋为婕妤。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四月十四日,李氏生下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皇子虽是李氏所生,却只认刘娥为母。刘娥也没有亲自抚养皇子,而是交给杨婕妤抚养。

杨婕妤是成都人,比刘娥小十六岁,二人情同姐妹。此时刘娥四十多岁,又要襄理朝政,精力自然不如二十多岁的杨氏充沛,让杨氏代行哺育之职亦为理所当然。

李氏亦被封为崇阳县君,不久,李氏又生下一女,并晋封为才人,正式进入妃嫔行列。不幸的是,小公主很快夭折。李氏自认命薄无福,终其一生,都并未与儿子相认。

刘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但不少高级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十一月,宋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后,便给百官加官进爵。

而册后的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十二月丁亥,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身为皇后的刘娥,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虽然刘娥贵为皇后,但朝中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反对刘娥掌政的人也不少。刘娥开始笼络以钱惟演和丁谓为首作为自己的势力。钱惟演之妹为刘美之妻,丁谓的儿子娶了钱惟演的女儿。

天禧四年二月(公元1020年),宋真宗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宋真宗病重,诏:“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甲寅,五十四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权臣丁谓以为刘娥头发长见识短,想欺上瞒下独揽大权。虽然当初刘娥因为后位不稳培植他,但多年下来,早已查知丁谓的不法举动,此时更是怒不可遏,决心除掉他。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则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她自知出身卑微,因此大力抬高母家身份,一直追尊加封祖宗,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娘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大臣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因太后的关系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这是刘娥胜过吕后与武后的地方。

刘娥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娥,刘娥不为所动,“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

虽然刘娥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娥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对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刘娥也能够善待,升封她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早在真宗年间,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了官,真宗去世后,依然沿用李氏。

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二月,李氏病重,刘娥忙派太医诊治,并晋为宸妃。哪知李氏薄命,封妃当天,便病薨,享年四十六岁。起初,刘娥只想以普通宫嫔的身份殓葬了事,然而,听了宰相吕夷简的劝说,刘娥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李妃的父亲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晋升。

刘娥虽不愿还政于宋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武后临朝图》,刘娥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刘娥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历史学者蔡东藩这样评价刘娥:“刘太后生平,有功有过,据理立说,实属过浮于功。垂帘听政,本非宋制,而彼独创之;兖冕为天子之服,彼何人斯,乃亦服之。设当时朝无忠直,不善规谏,几何而不为武后耶?史官以贤后称之,过矣。”其实,在宋初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刘娥有些行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故称刘娥为贤后也不为过。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孝庄文皇后竟不顾祖制,册封了大清仅有的一位汉族格格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在北京有很多地名都带有“坟”字,如八王坟、索家坟等。八王坟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坟墓,索家坟则是大臣索尼的家族坟墓。据民间传说,在京西还有一座出名的坟墓叫“公主坟”,其中埋葬的是汉族公主孔四贞。(考古证明没有葬入公主坟)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

  • 中国最奇特的一座陵墓,一千多年来墓地寸草不生,鸟都不敢落一只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西夏,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文明。历史上,关于西夏文明的记载少之又少,这大概是因为这个文明存在时间过于短吧。据推测考察而言,西夏文明从兴起到灭亡,前后不过两百年左右的时间。西夏作为一个封建体制的国家,是有党项一族为首领建立的,这个文明第一次出现在历史长流中大约是在公元十一世纪前后,这个时候正处

  • 慈禧太后第一次看到汽车 以为汽车要吃草才能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车厢上方,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四周缀有黄色的丝穗。乘客席座位的下部,

  • 古代战争中人们用兵器档箭,真的可以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弓,是古代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更是古代最有效的两种单兵远程武器之一(另一种是弩)。 宋代武学家华岳在《翠微先生北征录》中说:“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也记载,十八般兵器第一为弓。 从实际运用上看,中国古代弓的装备率也非常高,唐代大多士兵都有一张弓,宋代的三

  • 宋朝富得冒油 皇帝陵墓却相当寒碜 盗墓贼都不屑光顾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如果问: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富裕?人们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总是宋朝。 ——宋朝国家很富裕。宋朝GDP占到全球总量的60%至80%。 ——宋朝政府很有钱。北宋宋神宗期间,税收最高达1.6亿贯。南宋偏安江南,税收竟也高达1亿贯。 ——宋朝民众很富有。在宋朝之前,大家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了宋朝,民众有钱

  • 太平天国灭亡后,因他太有钱,曾国藩不敢对他用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太平天国灭亡后,那些核心领导人物下场都是很惨很惨的,比如洪秀全被剁成肉酱塞在大炮里轰上天,石达开被凌迟三千多刀而亡,因为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付出了太多的成本,好几次他险些被石达开灭掉,但有个人曾国藩是不敢对他用刑的,这人就是忠王李秀成。 为什么李秀成被抓后清兵不敢动他呢?说来你或许不会信

  • 满清是如何对待太平军男女俘虏的?男的残忍凌迟女的骑木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重组捻军。赖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将太平天国新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埋伏,全歼穷追不舍的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杀僧格林沁,清军主力沦丧。华北震动,燕京戒严。京师令曾国藩剿捻

  • 后宫的妃嫔为什么要靠药物维系生命?揭秘后宫妃嫔的真实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皇帝的妃子们是距离权力中心最近的女性群体,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宫中享受着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但是再丰富的物质条件也掩盖不了妃嫔群体的悲惨命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这么一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妃嫔们虽然都是皇帝独占的性对象,但其群体规模浩大,少则数千,多则逾万。

  • 古代乱世最关键的省份: 拥有它, 就能一争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每当乱世来临,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群雄割据。乱世出枭雄,纷飞之时,便是群雄角逐之日。但是无论是哪位枭雄,只要想 一争天下,必定会一直惦记着一个地方,而且一旦下手晚了便很难再占据先机。这个地方就是四川。 四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蜀,自古以来,众人皆知,四川乃是天府之国。在这个看似很封闭

  • 孙权为什么将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当时她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孙权的妹妹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刘备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那为什么孙权会把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那么,孙权为何要把自己妹妹嫁给刘备,正史上可不是周瑜的计谋,而是孙权甘心情愿所为。据陈寿《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是孙权见到刘备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