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葫芦岛的传说故事

葫芦岛的传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13 更新时间:2024/1/24 8:48:07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城市。东邻锦州,西接山海关,南临辽东湾,与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等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扼关内外之咽喉,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为山海关外第一市。葫芦岛地处沿海,属于季风性大陆气候,受大气环流影响,四季降水量分布差异很大。

辽西明珠葫芦岛三面临海,一面与陆地相连,就像一个大葫芦。传说,这里真是一个宝葫芦变的。

老龙湾,古名熏冶湖,位于海浮山北麓,泉水系地下泉脉涌汇地表而成。老龙湾内泉计万许,主泉有铸剑池、万宝泉、秦池、善息泉、濯马潭等。很久以前,葫芦岛这里并没有半岛,而是由兴城那边延伸过来的老龙湾,一直笔架山那面的锦州湾相接。

在老龙湾北岸有一个小小的渔村,名叫玉皇阁,住着二十多户渔民,全都姓于,但是,那里有个恶霸,名叫荆吞,养了一群家奴打手,非凶恶蛮横,简直就是活阎,欺压百姓。

渔民中有个小伙子名叫于浪,水性极好,非常能干。但恶霸荆吞蛮横不讲道理,所以就是于浪打了很多鱼,也只能白白地交出,还经常要忍受他的欺辱,加之家中还有七十岁的老母要奉养,日子过得十分凄苦。

有一天,于浪刚刚收了网,就看见一只海鸥踉踉跄跄地从天上栽了下来,掉在了船头。他赶紧把海鸥捡起来,只见海鸥的翅膀被咬伤了,鲜血直流。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1989年建市,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城市。“可怜的小东西,伤得不轻啊!来吧,我给你包扎包扎吧。”于浪一边说着一边拣出刚打上来的乌贼鱼,研碎了给海鸥上好,又扯下自己的褂子把海鸥的翅膀包上。

“不疼了吧?我这有刚打的鲜鱼,吃点,多吃点,伤才能好得快!”

于浪把海鸥带回家,每天细心照料,没几天海鸥的伤就好了。他决定把海鸥放飞,只见海鸥不停地拍打着翅膀,着于浪点头,围着他飞了好几圈才悲叫一声飞走了。

于浪依旧每天出海打鱼,渐渐忘记了那只通人性的海鸥。这一天,他收了网正要撑船回家。忽然,又是一只海鸥向他飞来。可是海鸥没落下,只是把嘴一,将一粒葫芦籽吐在了于浪手上。

于浪没把这颗葫芦籽当回事,觉得自己也没啥用,顺手就扔了。可是这只海鸥又把葫芦籽叼了回来,并且“呜呜”地叫着,好像在说:“好心人,不能扔啊!”

夕阳下的葫芦岛于浪听不懂鸟语,但看清了这就是自己救过的那只海鸥,才把葫芦籽收了起来。回到家中,于浪对母亲讲了今天的事。于妈妈觉得这颗葫芦籽很饱满,还泛着莹莹的光,就让儿子把它收好,等到明年春天把它种上。

第二年春天,于浪把这粒葫芦籽种上了。果然,这粒葫芦籽真的与众不同。种下籽的第二天,小芽就冒出来了,胖乎乎的;第三天叶子就长出来了,茸茸、嫩生生的;第四天就开花了,奶白奶白的,香气扑鼻……一时间,于浪种出了个宝葫芦的事传遍了老龙湾,也传到了渔霸荆吞的耳朵里,他恨不得马上把宝葫芦弄到自己手中。于是荆吞趁着于浪出海打鱼的时候来到于浪家,对于浪的母亲恶狠狠地说道:“老太婆,你家欠我的钱什么时候还啊?”

于妈妈不明白,“我们什么时候欠过你的钱呢?”

“哼哼,老太婆,还装蒜,在这打鱼、卖鱼、吃鱼就得给我钱。没钱也行,把你家的宝葫芦给我,就饶了你们。”荆吞贪婪地说着。

于妈妈明白了,原来是惦记着我们的宝葫芦啊。但是又不敢招惹这群恶人,于是便说道:“葫芦刚种下,长成也得到秋后啊!”

荆吞一听虽然有点等不及,但也知道此事急不得,只得带着打手先行离去。

晚上于浪回来后,于妈妈将白天的事情讲给儿子,于浪就要去找恶人算账,被于妈妈拦了下来。“儿子,咱这葫芦长得就比别人家的快,说不定长成也比别人早,要是真能早长成,咱就带着它逃走吧。”于浪一想,也只能这样了。

葫芦岛沙滩果然,六六三十六天过去了,宝葫芦真的长成了。于浪摘下宝葫芦,带着全村百姓驾船出海,打算再也不回来了。荆吞发现于浪逃跑了,就找来大船,带着众多打手马上出海去追。于浪他们都是小渔船,哪里跑得过人家的大船呢,很快就要被追上了。

于浪对大伙说:“荆吞就是为了宝葫芦来的,我带上宝葫芦,驾一只小船迎上去,见机行事,我估计他们不会把大家怎么样的。”说着,于浪就驾着小船箭一样冲出去了。

荆吞一见于浪亲自把宝葫芦送了回来,喜出望外,连忙抢过宝葫芦。结果,宝葫芦一到荆吞手里,就越长越大,一会儿功夫葫芦就大得像船,沉得像山。于浪纵身一跃跳入大海,像条鱼似的游远了。很快,宝葫芦就像小山似的,压沉了大船,也把恶霸荆吞压死了。可是那个葫芦还在长,直长到了岸边,和玉皇阁接上了,这才作罢。

从此,老龙湾以东,玉皇阁以南,就长出了一个和葫芦一样的半岛,人们就叫它葫芦岛。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戚继光和姚北慈溪大豆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阳春三月,余姚和慈溪北部大片的农田里,绿油油的蚕豆长得格外惹人喜爱,竞相怒放的蚕豆花犹如展翅飞翔的黑蝴蝶,豆花的芳香飘荡在广阔的大地上,沁人心脾。到了五月初立夏时节,蚕豆已长出粗壮的果实,剥掉厚厚的豆荚儿,里边是绿澄澄又大又嫩的青蚕豆,多的三四颗,少的一二颗。慈溪人爱吃青蚕豆,或煮或炒,香喷喷甜滋滋

  • 药王孙思邈救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七岁上学,每天能背诵几千字。长大后,善于谈论老、庄及百家的学说。后周宣帝时,因为政治扰乱,隐居在太白山,学道炼气,将养身体,寻求超脱凡俗的仙术。他洞晓天文历及观天占验的术数,尤其精于医病用药,而且为人仁慈,做事处世,务求积累阴德,一方面专心培育自己本原,一方面

  • 关羽出生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野史秘闻

    《三国演义》这本书对关公的出生没交代清楚。关于他的出生,这里有个传说。 河东解县附近,一座山下有个大湖,直通南海。湖旁有一座寺院,住持寺院的老和尚爱下棋,不管南来的北往的,生人还是熟人,谁要跟他下棋,他宁肯赔上茶饭。他棋艺高,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胜过他。 这天,来了个红脸大汉,找老和尚下棋。老和尚也

  •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野史秘闻

    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世人素闻其玩世不恭、才华横溢,对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耳熟能详,却不知其一生坎坷,仕途失意,曾写“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抒发愤懑,更不知其晚年凄凉,最终客死他乡。从出生到死亡,唐伯虎历经54年的传奇一生,且让我们慢慢道来。 唐寅(

  • 小酥肉的由来,小酥肉与苏妲己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在民间,提起小酥肉,世人皆知它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做法:将肉剁碎,以面裹肉,再用油炸,然后用锅蒸。味道鲜美,嫩脆可口,香而不腻,全国闻名。但若问起它的来历,多数人则笑而不知,或答非所问了。却不知道它与朝歌有关,发源于现在的马村区一带。有关故事,不可不信。 相传,

  • 关于玉门关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说起玉门关大家一定会想起唐朝王之涣脍炙人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最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故址在今甘肃西北小方盘城。 甘肃小方盘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城西面的地形十分复杂,沟壑纵横,杂草丛生。每当严热的夏天到来时,运

  • 望夫石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望夫石,首推涂山望夫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不过,如果不是仔细考量,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黄河故地,而是在淮河岸边。涂山便是这个故事4000多年来的见证者。 历史传说故事 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

  • 阿诗玛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有个叫阿着底的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因此给她起名叫阿诗玛。她渐渐地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花。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小伙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经常把小伙子招进公房。她绣花、织麻样样能干

  • 郑板桥巧断家务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县令时,为官清正廉明,口碑极好。 一天,有一个老妇击鼓喊冤,状告她的儿子不孝,请大人为她做主,严惩逆子。 衙役们深感奇怪,人常说“虎毒不食子”,这对母子不和是家务事,也能扯到公堂上来,不知郑大人如何裁决。 只见郑板桥端坐堂上。细听老妇人哭诉。这才知道老妇的儿子叫朱其林,三岁丧

  • 狗咬吕洞宾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是唐朝末年一个科场失意、弃儒取道的儒生。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就和他结拜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他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好有个出头之日。苟杳十分感激,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刻苦读书。 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