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羌百年战争:烧当之乱与先零之乱

汉羌百年战争:烧当之乱与先零之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87 更新时间:2023/12/23 2:35:49

汉羌战争,是指东汉与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断断续续进行的百余年的战争。由于西羌的内迁,和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朝人时常发生冲突。加之,西北的地方官多数都残酷苛暴,导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杀汉朝人,汉朝军队也屠杀西羌人,西羌人在东汉取代了匈奴成为汉朝第一外患。

汉羌战争的战争背景:

汉宣帝时代赵充国就对屡次侵犯边郡的先零羌进行就地打击。汉光武帝时代的马援亦是如此。本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大允谷(今青海省贵德)的烧当羌,其首领滇良联合其他诸羌,击败了先零羌,夺得了大榆中地。烧当羌因此开始强大,在新莽末年、更始帝、隗嚣时期,不断侵入边郡,甚至深入内地。滇良死后,儿子滇吾继立。滇吾继位后,该部落日趋强盛。

烧当之乱:

57年秋,滇吾率部入侵陇西郡,在允街击败陇西郡太守刘盱。原来在陇西郡为汉朝守卫边疆的西羌人全部反汉。刚刚即位的汉明帝诏命谒者张鸿率兵讨伐西羌人。张鸿在允吾县被打败,全军覆没。十一月,汉明帝又派中郎将窦固与捕虏将军马武率领四万兵众讨伐西羌人。

58年七月,马武等打败烧当羌,其他造反的羌人部落悉数投降或者逃散。滇吾第二年投降,亲自朝见汉明帝,护羌校尉窦林将滇吾译成滇吾、滇岸两名,说当初是滇吾与他弟弟滇岸率部入侵陇西郡,称两豪归降。汉明帝得知实情后,将他免官。滇吾死后,其子东吾、迷吾继立。

77年,安夷县(今青海省乐都),有个官吏强抢西羌人妇女为妻,被那个妇女的丈夫所杀。安夷县长宗延追捕凶手,直至塞外。该部落的羌人害怕受罚,就一起杀掉宗延,联合勒姐、吾良两个部落叛变。于是,迷吾便率各部一同造反,击败金城郡太守郝崇。汉章帝命武威郡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迷吾联合封养部落共五万余人,进攻陇西郡、汉阳郡。八月,汉章帝派行车骑将军马防和长水校尉耿恭率领北军的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等五校兵以及各郡的弓弩手,共三万人,讨伐西羌人。马防等人的部队在冀县(今甘肃省天水)时,大败西羌人,斩俘四千余人,于是临洮解围。迷吾逃走。

86年,他和弟弟号吾侵扰陇西郡,号吾被生擒。陇西郡太守张纡将号吾放走,号吾将自己的属军解散,迷吾退居到黄河以北的归义城。护羌校尉傅育想挑拨西羌人与小月氏互相争斗。西羌人与小月氏获悉傅育的企图,于是反叛出塞,依附迷吾。

87年三月,傅育派遣三千精锐骑兵追击,在三兜谷中伏兵,傅育及其部下将士八百八十人阵亡。章帝命陇西郡太守张纡为护羌校尉,在木乘谷打败西羌兵,迷吾表示投降,张纡接受。张纡在临羌接待迷吾,宴会上,张纡下毒酒毒死迷吾,伏兵杀死羌酋八百余人。迷吾子迷唐继立,实力更加强盛。

88年,大臣推举原张掖太守邓训取代张纡任护羌校尉。迷唐率骑兵一万,先攻打臣服汉朝的小月氏。一些官员认为,羌与胡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邓训说,张纡失信,使羌人各部反叛,我们应该以恩德相待小月氏人,使其能为我所用。下令打开城门,接纳小月氏人的妻子儿女。羌兵无获,于是撤离。因此,湟中地区的小月氏都敬服邓训。邓训再招降西羌各部,迷唐的叔父号吾,率本部八百户前羌人依附汉朝。邓训以四千军队出塞,在写谷打败迷唐,迷唐撤离出大、小榆谷,到颇岩谷。

89年春,迷唐打算回到大、小榆谷。邓训命长史任尚率领湟中的六千兵士,袭击败迷唐,斩杀一千八百余人,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余头,使迷唐遭到重大打击。迷唐收集余部,西迁一千余里,东吾的儿子东号前来归降。

97年,迷唐率众八千人犯陇西郡,加上其他西羌人部落,共三万人步骑兵,打败了陇西郡兵,杀死大夏县长。汉和帝派遣刘尚代征西将军,越骑校尉为副,率三万汉、羌、小月氏兵行讨伐。迷唐逃到临洮之南。刘尚在高山大败迷唐军,斩俘一千余人。迷唐后来也使汉军死伤惨重,汉军不能再追,于是回师。

99年,在谒者耿谭的计划下,迷唐投降汉朝,到京城洛阳朝见。这时候迷唐的残部已不足两千,因饥饿穷困,全部迁入到金城。汉和帝命迷唐率部返回大、小榆谷。因汉朝修筑了河桥,大、小榆谷已经不安全,迷唐以部众饥饿为托词,不肯远行。护羌校尉吴祉赐给迷唐许多金帛,让他购买谷物和牲畜,以求早日出塞。但西羌人认为朝廷又有阴谋。于100年,迷唐再度反叛,攻杀抢掠。

101年,迷唐率兵回到赐支河曲,接近汉朝边塞。侯护羌校尉周鲔和金城太守霸,率兵三万,打败迷唐,烧当羌瓦解,六千余人投降,迷唐越过赐支河源头远逃,投靠发羌。多年以后,迷唐病死,他的儿子来隆前来归降,部众已不足数十户。

先零之乱:

107年,汉朝征发西羌人屯戍西域,西羌人不满,大举逃亡。东号的儿子麻奴兄弟因此与本部一同西行出塞。而滇零与钟羌各部落则深入河西走廊边郡大肆抢掠,阻截了陇道。汉朝派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率军五万伐西羌,结果失利。

108年,滇零在北地郡自称天子,招集武都郡参狼羌,和在上郡、西河郡的杂羌,切断陇道,进攻掠夺三辅,并南下进入益州刺史部,杀死汉中郡太守董炳。次年(109年),当煎、钟羌、勒姐诸羌进攻临洮。

110年,滇零遣兵寇褒中,汉中太守郑勤移屯褒中,来抵抗西羌军。

111年,先零羌攻打河内郡(河南武陟),洛阳震动。长安一带被羌人破坏殆尽。陇西、陕北诸郡,都被迁移到内地。朝廷决定放弃陇西,被大臣劝阻。

112年,滇零病死,他的儿子零昌继位。零昌年龄还小,同族的狼莫为他出主意,任命杜季贡为将军,分兵驻扎到丁奚城。

113年,牢羌在安定郡与侯霸交战。114年,西羌掳掠武都、汉中二郡,返回与零昌会合。先零、多号被侯霸、马贤在枹罕(今甘肃临夏)打败。

115年,先零羌与中郎将尹就在益州刺史部交战。

116年五月廿五,度辽将军邓遵率领南匈奴单于,在灵州进攻零昌,斩杀八百余人。十二月十二,任尚派兵在北地进攻零昌,杀死零昌的妻子儿女,焚烧他们的住舍,将七百余人斩首。

117年九月,护羌校尉任尚又收买效功羌人号封,刺杀了零昌。朝廷封号封为羌王。十二月廿五,任尚与骑都尉马贤在富平县大败狼莫的羌军,斩杀五千人,狼莫逃走。于是西河郡的西羌部落虔人部一万人前往度辽将军邓遵处归降,陇右郡平定。

118年,度辽将军邓遵收买上郡羌雕何刺杀了狼莫,朝廷将雕何封为羌侯。十余年间,为了平定羌人,军费开支共计二百四十多亿,国库枯竭,边疆及内地百姓的死亡人数多得无法统计,并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两州因之空虚衰败。

马贤平羌:

120年六月,护羌校尉马贤率领一万兵众,在张掖讨沈氐羌,斩杀一千八百人,俘虏一千余人。烧当羌、听说在马贤大军已经返回金城郡,与烧何部进攻张掖郡,杀害官吏。121年,烧当羌的忍良等人,不满马贤对麻奴兄弟的待遇,率部落侵犯湟中、金城郡。八月,马贤率领先零羌回击,牧马场交战,汉军未能取胜。麻奴等又进攻武威。马贤招抚引诱,迫使麻奴南返湟中。122年,马贤追击麻奴至湟中,大败西羌军,麻奴部下逃散。麻奴困窘,率部投降汉阳郡太守耿种。124年,麻奴去世,他的弟弟犀苦继位。

138年十月,烧当羌首领那离等率领三千余骑兵,入侵金城郡,被马贤击败。139年四月初八,马贤率军讨伐烧当羌,将那离斩首,斩杀和俘虏烧当羌一千二百余人。141年,马贤中伏阵亡。144年,赵冲也战死。

汉羌战争的尾声:

汉桓帝时代,在段颎(字纪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三将(号称凉州三明)的镇压下,在杀死数万西羌人之后,羌乱终于接近尾声。不过后来汉灵帝、汉献帝时期,马腾、韩遂、宋建等人,又利用西羌人之乱,割据西凉。董卓也是依靠对西羌人和黄巾军的征伐,成为一时的军阀。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三峰山之战是怎么回事?蒙古军与金军的交战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峰山之战,1232年在蒙金战争中,蒙古军与金军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此役,蒙古军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金主力崩溃,再无力量复兴,灭亡已成定局。 当金人连年入侵南宋,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实力之时,蒙古人却迅速兴起,把金人赶出东北老家,逼迫他们从燕京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退

  • 中国古代战争常有百万大军 如此庞大军队数量是否属实?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古代战争无数,我们经常在古代战争中,看见这样庞大的数字,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俘虏四十万。而同时期的国外战争,比如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军队,东征时也就两三万人,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阿金库尔战役,法军损失几千不对,就很久没缓过来气。我国古代打仗时真的有这么大的阵仗吗? 我们知

  • 宋越熙宁的战争经过 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越熙宁战争是指熙宁七年(1075年11月)至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之间,交趾(越南李朝)对北宋广南西路的入侵和北宋对交趾(越南李朝)的反击战争。历史对这场防守反击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 战争经过: 1075年11月(宋朝熙宁七年,李朝英武昭胜元年),越将李常杰和宗亶带领二十万

  • 唐岛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唐岛之战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唐岛之战又称黄海奔袭战、宋金唐岛之战,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上决战,战争的结果以宋胜金败而告结束。此战是火器应用于战争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被英国收录为《影响人类最重大的100次战役》。 宋金之战,自北宋末年即已开始。南宋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

  • 北宋与西夏的重大战役 三川口之战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 三川口之战的结果: 夏军在三川口全歼刘、石部之后,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延州危在旦夕。这时恰逢天下大雪,寒风凛冽,夏军缺少御寒衣物,遂致军纪松弛,后来由于宋将许德怀偷袭元昊得手,军队无心再战。元昊又得报宋麟州都教练使折继

  • 澶渊之战:宋辽两方因怂开战,最终心虚和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澶渊之战属于景德之役的一部分,辽国发动这场战役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以战迫和。 澶渊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结束了唐朝以来百余年来的动乱局面。使宋辽之间维持了120年的和平局面。 统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于瀛州俘宋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十九年,又胜宋军于淤口

  • 刘裕北伐始末:刘裕差点让南北朝提前200年结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定都建康,南朝开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

  • 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这是大唐对东突厥关键性的一次战役。其对大唐的重要性不亚于近代解放战争的辽沈、平津战役。这次战争过后大唐疆土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而且也为后来消灭西突厥打定了基础。从此一个崭新的帝国从东方升起。...突厥犯河西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东突厥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治酒泉,今甘肃

  • 明葡战争:中国史上与西方的首次交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明葡战争指1521年爆发的明军与葡萄牙军的战争,1523年明军胜利。双方参战兵力明军10000人,葡萄牙军700-800人,明军主要指挥官为汪鋐。正德年间的一场明葡战争,虽然明朝获胜,但还是为明朝统治者和士大夫敲响了警钟,开始大力发展火器事业,增加军事实力,为后期的明日战争的胜利以及西学东渐的到来铺

  •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大将带领3万华野部队对付12万国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哪部分敌人好消灭就消灭哪部分敌人,什么战法有效就采取什么战法。 --粟裕 求真务实,提出内线歼敌,夺取战争主动权 苏中位于整个中国解放区的东南前哨,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隔江对峙,对其威慑很大。抗日战争一结束,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