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鸣条之战的时间 鸣条之战为什么说是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

鸣条之战的时间 鸣条之战为什么说是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21 更新时间:2023/12/15 16:33:13

鸣条之战发生在公元前什么时候?据说鸣条之战是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说?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河南封丘东)进行的一场决战。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北),保障商都南亳(山东曹县南二十里)的安全。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夏朝属国,使夏王桀孤立无援。接着,商汤又率战车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夏桀只好仓促率王师与商军战于鸣条,结果夏朝军队大败。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战争起因:

商汤在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的辅佐下,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蓄。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诸侯们听说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以后,都齐声称颂说:“汤是极其仁德的人,对禽兽都是仁慈的[10]。大家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为实现灭夏的战略目的,商汤决定除夏羽翼,先打弱敌,攻灭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国。葛国君主葛伯葛伯不祭祀祖先,商汤便派人前去质问,回答说没有牛羊做牺牲。商汤使人送去牛羊,葛伯却将牛羊宰杀吃掉。商汤再派人去质问,回答说没有粮食做祭品。商汤又使入去帮助耕种粮食。葛伯却派人袭击给耕者送饭的人,抢夺酒饭,甚至残杀儿童,激起了商族民愤。商汤以此为借口,乘机率领大军进攻葛国,一举将其军队击败,灭亡葛国,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

战争结果: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鄩。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服于商汤。商汤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鄩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至此宣告结束。

战争影响:

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之主地位,夏朝正式宣告灭亡。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汉羌百年战争:烧当之乱与先零之乱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汉羌战争,是指东汉与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断断续续进行的百余年的战争。由于西羌的内迁,和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朝人时常发生冲突。加之,西北的地方官多数都残酷苛暴,导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杀汉朝人,汉朝军队也屠杀西羌人,西羌人在东汉取代了匈奴成为汉朝第一外患。 汉羌战争的战争背景: 汉宣帝时

  • 三峰山之战是怎么回事?蒙古军与金军的交战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峰山之战,1232年在蒙金战争中,蒙古军与金军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此役,蒙古军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金主力崩溃,再无力量复兴,灭亡已成定局。 当金人连年入侵南宋,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实力之时,蒙古人却迅速兴起,把金人赶出东北老家,逼迫他们从燕京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退

  • 中国古代战争常有百万大军 如此庞大军队数量是否属实?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古代战争无数,我们经常在古代战争中,看见这样庞大的数字,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俘虏四十万。而同时期的国外战争,比如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军队,东征时也就两三万人,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阿金库尔战役,法军损失几千不对,就很久没缓过来气。我国古代打仗时真的有这么大的阵仗吗? 我们知

  • 宋越熙宁的战争经过 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越熙宁战争是指熙宁七年(1075年11月)至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之间,交趾(越南李朝)对北宋广南西路的入侵和北宋对交趾(越南李朝)的反击战争。历史对这场防守反击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 战争经过: 1075年11月(宋朝熙宁七年,李朝英武昭胜元年),越将李常杰和宗亶带领二十万

  • 唐岛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唐岛之战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唐岛之战又称黄海奔袭战、宋金唐岛之战,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上决战,战争的结果以宋胜金败而告结束。此战是火器应用于战争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被英国收录为《影响人类最重大的100次战役》。 宋金之战,自北宋末年即已开始。南宋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

  • 北宋与西夏的重大战役 三川口之战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 三川口之战的结果: 夏军在三川口全歼刘、石部之后,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延州危在旦夕。这时恰逢天下大雪,寒风凛冽,夏军缺少御寒衣物,遂致军纪松弛,后来由于宋将许德怀偷袭元昊得手,军队无心再战。元昊又得报宋麟州都教练使折继

  • 澶渊之战:宋辽两方因怂开战,最终心虚和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澶渊之战属于景德之役的一部分,辽国发动这场战役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以战迫和。 澶渊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结束了唐朝以来百余年来的动乱局面。使宋辽之间维持了120年的和平局面。 统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于瀛州俘宋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十九年,又胜宋军于淤口

  • 刘裕北伐始末:刘裕差点让南北朝提前200年结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定都建康,南朝开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

  • 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这是大唐对东突厥关键性的一次战役。其对大唐的重要性不亚于近代解放战争的辽沈、平津战役。这次战争过后大唐疆土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而且也为后来消灭西突厥打定了基础。从此一个崭新的帝国从东方升起。...突厥犯河西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东突厥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治酒泉,今甘肃

  • 明葡战争:中国史上与西方的首次交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明葡战争指1521年爆发的明军与葡萄牙军的战争,1523年明军胜利。双方参战兵力明军10000人,葡萄牙军700-800人,明军主要指挥官为汪鋐。正德年间的一场明葡战争,虽然明朝获胜,但还是为明朝统治者和士大夫敲响了警钟,开始大力发展火器事业,增加军事实力,为后期的明日战争的胜利以及西学东渐的到来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