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第二次缅甸战役:抗日名将孙立人俘虏了2000日军

第二次缅甸战役:抗日名将孙立人俘虏了2000日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00 更新时间:2024/2/11 14:42:18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打开序幕,我国新一军开始缅北进攻,领兵的正是著名将领孙立人将军。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舒城三河镇(今属肥西)人,生于安徽庐江金牛镇。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 。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是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之誉。

孙立人是个特别擅长迂回战术的将领,到达缅甸后长驱直入,连连告胜,1944年2月一日就攻下了太白加,随后孙立人与廖耀湘合力攻克孟关,中美合力攻占瓦鲁班。与孙立人对手的是日本号称丛林之的十八师团,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日本十八师团损失惨重,伤亡一半以上,2000人被俘虏,下的人匆忙逃出胡康河谷。

当2000俘虏被带到孙立人面前时,孙立人懒得审讯,直接对手下人说:你们去审吧,凡是到过中国的,全部不留。经过审讯,基本上所有的俘虏都到过日本,孙立人下令全部活埋。要知道这十八师团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最甚,甚至有传言说,这十八师团最喜欢和中国作战,因为他们不会输。死在他们手里的中国人,数都数不清。但是这里面唯独有一个人,孙立人将军说放过他,他叫山田进一,是日军的一个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发现,此人是台湾人,后来加入的日本军队。念及他是中国人,孙立人没有杀他。

这次是二战历史上少有的杀战俘行动,但是这个山田进一因为特殊的身份,逃过一劫。这次行动以后,日军提到新一师就瑟瑟发抖,根本不敢与我军再正面作战了。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蒙古灭金决定性的一战 野狐岭之战金国为何会惨败?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野狐岭之战:此战发生于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八月,在野狐岭(今河北省万全县)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 在此次战役中,成吉思汗指挥十万大军集中打击45万金国大军的中路十万军队,蒙军大胜,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从此再也没有能力抵抗蒙古铁骑。为何金国占有绝对优势的

  • 出河店之战:为金国建立的创造了先决条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会打仗的将军,军队越打越多,不会打仗的就越打越少。后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之处,只有女真各部二千五百人,而当时辽国却佣兵百万。阿骨打正是凭着自己出色的指挥,将金兵越打越多的。奠定金国强势崛起的战役是发生在1114年的出河店之战。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压迫民族反抗的历史。从天祚帝即位以后,契丹贵族

  • 清朝收复台湾的关键之战:澎湖海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澎湖海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中国领土的作战。澎湖海战是清朝为了消灭郑氏王朝所发动的战争,虽然郑军一度击退清军,最后仍然由清军获胜。澎湖被占领后,郑氏王朝已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

  • 大凌河之战:明清两个朝庭实力转变的关键一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大凌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战役,它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崛起。大凌河之战背景是在明末清初之时,由于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在北宋时期建立金国。历史上为了区分明确,将清朝的前身命名为后金。大凌河之战是苟延残喘的明王朝与正在崛起的后金政权之间的交锋。 大凌河之战是在两个政权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展开

  • 大非川之战的过程如何?造成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被迫罢安西四镇。大唐再不出兵也不可能了. 唐军“以逻娑为出师之名,或许有胜利后直捣黄龙之意”。 战前唐方踌躇满志,大胆深入。 二年,吐蕃以噶尔·赞聂多布为大相,由其弟名将噶尔

  • 顺昌之战:南宋步兵克制骑兵的经典之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顺昌之战是南宋初抗金的重要战役之一,也是宋军步兵在平原地带击败女真重骑兵的经典战例。整个战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历时6天。宋军经过3次战斗,打退了金军的前锋部队。 第二阶段从6月7日至6月12日,同样历时6天。宋军将领刘錡率全城军民与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

  • 东兴之战:“雪中奋短兵”,丁奉终究大器晚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丁奉是吴国名将,与陆抗号称东吴后期的两大门神。与之不同的是,他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在杀敌得到的,没有后台背景,在孙权时期由“招贤馆”而进入周瑜手下,同徐盛共为周瑜的帐前护军校尉,同周瑜参加了赤壁之战、南郡争夺战,后又跟随吕蒙和陆逊…… 白衣渡江的荆州之战有他的参与,夷陵之战等大大小小的战役多有涉及

  • 郾城大捷:岳飞最后一场辉煌大战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国元帅金兀术(完颜宗弼)再次兴兵南下侵略宋,战线东起淮河下游,西到陕西。 南宋政府派岳飞带兵到河南迎战。这时,在东线,南宋将领刘锜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大败金兵主力;西路,另外一位南宋将领吴璘,坚守扶风(今陕西扶风县),金兵屡攻不下。 岳飞率部北上后,把大本营驻扎

  • 安庆之战:太平天国走向衰亡的起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859年到1861年,清军围攻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为保卫安庆,坚持抗清斗争,率军多次救援,进行了两年之久的战斗。1861年9月5日,安庆失陷,2万多人壮烈牺牲,太平军自此节节败退。1856年发生的天京事变,葬送了太平天国得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使太平天国运动陷入了严重的危急时刻。在湖北

  • 白沟河之战:朱棣的翻身之战 朱棣惊天大逆转 重创李景隆六十万大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1400年四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队与建文帝军队在白沟河进行作战,建文帝军队惨败。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建文元年底,李景隆在郑村坝兵败之后,在德州再一次征集了号称“六十万”的大军,准备再次围攻北平城。料峭的寒冬里,李景隆的南方军队因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