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郾城大捷:岳飞最后一场辉煌大战

郾城大捷:岳飞最后一场辉煌大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4/1/8 0:52:38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国元帅金兀术(完颜宗弼)再次兴兵南下侵略宋,战线东起淮河下游,西到陕西。

南宋政府派岳飞带兵到河南迎战。这时,在东线,南宋将领刘锜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大败金兵主力;西路,另外一位南宋将领吴璘,坚守扶风(今陕西扶风县),金兵屡攻不下。

岳飞率部北上后,把大本营驻扎在了郾城(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同时,岳飞一面派遣部将牛皋张宪等人,分别率兵收复河南各地;一面又派遣义军首领梁兴等人重返太行山区,组织和领导河北地区的民兵,策应北上的宋军。

在很短的时间里,宋军先后收复了颖昌(今河南许昌)、郑州、洛阳等地。宋军的连续胜利震动了中原,也震撼了金兵。

七月初,金兀术探知岳飞孤军深入并亲驻于郾城,且郾城驻军也不多,于是就亲率金兵主力倾巢而出,直扑郾城,企图利用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一举摧毁岳家军的指挥中枢。于是,一场岳飞率领的宋军与金兵主力的大决战开始上演。

金兀术为了击败岳飞,亲率最精锐的“铁浮屠”和“拐子马”一万五千余骑,从开封南下,直扑郾城。“铁浮屠”是金兀术的侍卫亲军,“皆重铠全装”,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拐子马”指的是左右翼骑兵。金兀术每次作战,都是把“铁浮屠”摆在正面,“拐子马”列在两侧,一齐冲锋。

岳飞深知这将是一场前所未遇的恶战、以寡敌众的硬仗,因为当时在郾城的宋军也就三千余人,但岳飞深信自己能取得胜利,他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精锐,出城迎击,并对岳云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

金兵的先头骑兵与宋军的骑兵纠缠在一起厮杀,半天不分胜负,金兀术见不能不恩能够取胜,乃下令将披挂“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

岳飞当即命令步兵出动,岳家军步兵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上砍敌人,下砍马腿。只要有一匹马受伤倒地,另外两匹马也就无法行动。双方自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一直鏖战到天色昏暗,金人的重装骑兵损失惨重,大败而逃。两天后,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的五里店再一次大败金军。最终,岳家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郾城大捷,岳飞以少胜多,并对金兵的精锐骑兵造成了大量的杀伤,而且这些骑兵短时间内还极难补充。紧跟着,岳飞又在“颍昌之战”大败金兀术,令金兀术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

岳飞也为各地频传的捷报所鼓舞,他对手下部将说:“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可惜的是,没几天,岳飞在一天之内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严令他回师并前往临安(今杭州)面圣。岳飞愤而泣下地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金国方面,由于其精锐骑兵也消亡的差不多了,短期内也无力南下入侵,遂于次年,即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两国签订《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并每年向金国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十二月,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云、张宪同时遇害,留下一个千古奇恨。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安庆之战:太平天国走向衰亡的起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859年到1861年,清军围攻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为保卫安庆,坚持抗清斗争,率军多次救援,进行了两年之久的战斗。1861年9月5日,安庆失陷,2万多人壮烈牺牲,太平军自此节节败退。1856年发生的天京事变,葬送了太平天国得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使太平天国运动陷入了严重的危急时刻。在湖北

  • 白沟河之战:朱棣的翻身之战 朱棣惊天大逆转 重创李景隆六十万大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1400年四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队与建文帝军队在白沟河进行作战,建文帝军队惨败。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建文元年底,李景隆在郑村坝兵败之后,在德州再一次征集了号称“六十万”的大军,准备再次围攻北平城。料峭的寒冬里,李景隆的南方军队因为不

  • 白江口海战:中日历史上的首次海战 让日本近千年不敢再和中国叫板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663年,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发生了一次水战。此战,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朝鲜半岛在唐朝初年存有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个“国家”。其中,高句丽名声最大,军力最强,对中央王朝一直是时降时叛,时慕时倨。隋炀帝亡

  • 淞沪会战参战部队 淞沪会战日军伤亡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淞沪会战参战部队在淞沪会展中双方两国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尤其是中国在这一方面可谓是倾尽了全力,尽管最后战败了,可是在战争时期国民军队英勇顽强的抵抗还是在国际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么淞沪会战参战部队都有哪些呢?首先在开始准备围攻上海的时候,原本派出的部队是国民党军队第87和第88师这两个部队,他们是淞

  • 左宗棠收复新疆全程 左宗棠收复新疆带了多少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西方列强将魔爪伸向了新疆新疆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除东南连接甘肃、青海,南部连接西藏外,其余与8个国家为邻,即东北部与蒙古毗邻,北部同俄罗斯联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

  • 昆仑关战役简介 昆仑关战役背景经过及结果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名称:昆仑关战役时间: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地点:中国桂南参战方:国民革命军,日军主要指挥官:白崇禧、杜聿明,今村均、中村正雄结果:国民革命军胜利,固守昆仑关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

  • 中印战争简介 中印战争总指挥是谁 中印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名称:中印战争时间:1962年6月至11月地点:阿克赛钦、藏南地区参战方:中国;印度主要指挥官:张国华;布里吉·莫汉·考尔结 果:中国获胜,印度惨败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

  • 牧野之战简介 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牧野之战简介牧野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商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困苦之中,因不忍百姓受苦,周武王对商纣王发动了牧野之战。所以,牧野之战还有一个别名那就是“武王伐纣”。商纣王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位皇帝,为人勇猛好战,拥有着极为出众的政治才能。照理来说,这样的帝王应该能够将国家治理好

  • 南京保卫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南京保卫战背景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详细部署则命令按“参谋总长指示”办。于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

  • 武汉保卫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武汉保卫战的保卫目的武汉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又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后,武汉里成了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的中心。武汉保卫战的战斗过程日本侵略者妄图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进而支配整个中国.1938年6月后,中日双方在武汉外围展开大战.日军以华中派谴军司令畑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