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昆仑关战役简介 昆仑关战役背景经过及结果意义

昆仑关战役简介 昆仑关战役背景经过及结果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69 更新时间:2024/1/5 0:28:45

名称:昆仑关战役

时间: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地点:中国桂南

参战方:国民革命军,日军

主要指挥官:白崇禧杜聿明,今村均、中村正雄

结果:国民革命军胜利,固守昆仑关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始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昆仑关战役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说法,广义的就是指桂南会战中的防守南宁、反攻南宁和宾阳作战三部分,而狭义的只是指桂南会战中的反攻南宁部分。

事件人物

事件详述

背景

昆仑关战役爆发前,1939年9月,中国军队击退了日本陆军第11军对长沙的进攻。10月,国民政府在衡山召开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总结了第一次长沙战役的作战情况,并决策发动新的攻势。29日,蒋介石在会议训词中宣布:“我们今后的战略运用和官兵心理,一定要彻底转变过来,要开始反守为攻,转静为动,积极采取攻势。会议结束的11月5日,蒋截获了“日本有南犯企图”的情报,美、英军事情报机关也发出情报:“日本舰队目前在东京湾集结,它说明对南宁的作战已迫在眉睫。”于是蒋立即从衡山直接飞桂林,为迎战日本新攻势作战斗安排。

过程

1939年11月9日,日本全部进攻部队在三亚港集结完毕。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亲自到三亚指挥。

13日,舰队从三亚航。

14日先头舰只抵达北海,以10余舰发动佯攻。驻守北海的175师一个营,给予日军以回击。

1939年11月17日,日军占领钦州、防城,并立即分兵北上。

18日,日军进攻第46军新19师师部所在地小董,师长黄固临阵退缩,竟只身逃跑。所辖军队溃散,日军继续北上。

1939年11月16日,蒋介石在重庆召见白崇禧,令其不必再参加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立即返桂林指挥作战。

1939年11月19日,白崇禧由重庆飞桂林,21日率部抵达迁江,设立行营指挥所。

1939年11月23日日军第5师团在飞机掩护下开始强渡邕江,夜晚,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擅自令其所辖404、405两团放弃阵地撤退,韦云淞命令135师师长苏祖馨截回所部,伍宗骏抗命不肯恢复原来的阵地,南宁市内正面已无军队防守。

1939年11月24日凌晨,日军今村均中将下达夺取南宁命令。

24日拂晓,170师在邕宁与日军激战,上午日军第5师团步兵21旅团之步兵21联队从市区渡江,下午南宁全城陷落。

25日晨,200师第600团在二塘独战日军第21、42两个联队。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对170师和200师两个团阵地猛攻,国军顽强抵抗。600团团长邵一之、团副吴其升阵亡。

1939年11月26日,日本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认为大局已定,无需再亲自指挥了,宣布所有日军组成邕钦兵团,由第5师团长官今村均指挥。安藤本人则于27日离开钦州回广州。

26日起,在飞机掩护下猛攻高峰隘,国军尽管顽强抵抗,终于不支,于12月1日失守高峰隘。

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1939年12月8日,蒋终于决定反攻,白崇禧将此决定转达各部,目标是“攻略昆仑关而后收复南宁”,各部亦开始反攻准备。

1939年12月中旬,国军集结基本完成。

1939年12月15日,白以桂林行营名义发出第一号反攻令。

1939年12月18日,西路军桂系第16集团军第31军170师在昆仑关西侧发起高峰隘战斗。

1939年12月19日晨7时许,第200师击溃日军第3次疯狂的反冲锋后,乘势追杀,撕开了日军主阵地防线,并一举攻占昆仑关主阵地,将残余日军压退到关南的几处小高地上。

12月19日中午,日军出动飞机狂轰滥炸,今村均派出第21旅团第21联队,由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领抵达昆仑关阵地,并夺回昆仑关主阵地。

12月19日午后,邱清泉率新22师右翼迂回部队占领昆仑关敌后之五塘与六塘。

1939年12月20日,昆仑关内守敌渐渐不支,频频告急。

1939年12月22日拂晓,邱清泉部主动撤出战斗,中村正雄率第42联队方抵达七塘,但又被阻截。

1939年12月23日,仅第5军正面进攻的两个师,伤亡就达2千余人,日本军伤亡也在千人以上,战斗空前惨烈。

1939年12月24日,中村旅团主力从七塘拼死朝昆仑关突进。

1939年12月25日,荣一师第二团在团长汪波率领下,步炮协作,攻下罗塘南高地,全歼守敌二百余人。

1939年12月26日,在八塘国军奋力阻击台湾旅团的援军时,国军第5军对昆仑关发动了总攻击,戴安澜将军率第200师担任正面主攻,他亲赴一线战壕指挥将士冲锋陷阵。

1939年12月28日夜晚,第200师与荣誉第一师郑庭笈团对界首高地发动了总攻击。

1939年12月29日白天,第5军完全肃清了界首高地的日军。

1939年12月30日,新编第22师邓军林团胜利攻克昆仑关,但不久又被日军夺回。

1939年12月31日,日军步兵21旅团代理旅团长坂田元一大佐自杀,步兵21旅团的旅团旗烧毁。

1940年1月1日,日军飞机对昆仑关界首高地北侧狂轰滥炸,步兵大举进攻。

1940年1月2日拂晓,荣一师举全部残余兵力反攻昆仑关界首高地南侧,激战一整天,毫无进展,双方仍旧维持原有阵地。

1940年1月3日,杜聿明调集200师主力及新22师一部协同荣一师继续战斗,战况更为惨烈,双方死伤都极为惨重。

1940年1月4日,荣一师因伤亡惨重,奉命撤出战斗移师思陇休整。

1940年1月7日,鉴于今村均急于亲自上阵并以第5师团全力为第21旅团报仇,并打算与中国军队开始决战。

1940年1月10日,蒋介石亲临迁江,与白崇禧、陈诚、张发奎、徐庭瑶、林蔚等讨论下步作战计划。

1940年1月12日,第5军进攻八塘仍毫无进展,而第5军在经过苦战之后,伤亡甚重,人员疲惫,已经不适合战斗,于是奉命转移至思陇、黄圩、太守等地休整。攻击任务移交姚纯的第36军接替。国军第5军正式退出战斗序列。

结果

国民革命军胜利,固守昆仑关。

1940年2月22日蒋介石主持检讨会,奖功罚过。

1940年2月2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宣布:“当前已无反攻南宁的必要。”整个桂南战役到此结束。

历史意义

一:昆仑关战役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第一次攻坚战胜利。

二:昆仑关战役充分体现了中国军队对抗外敌战术由线式战术面式战术、立体战术的转变。

三:昆仑关战役中,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广大军民在爱国激情鼓舞下前赴后继的斗争,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克服重重危机,夺取战斗的胜利。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中印战争简介 中印战争总指挥是谁 中印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名称:中印战争时间:1962年6月至11月地点:阿克赛钦、藏南地区参战方:中国;印度主要指挥官:张国华;布里吉·莫汉·考尔结 果:中国获胜,印度惨败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

  • 牧野之战简介 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牧野之战简介牧野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商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困苦之中,因不忍百姓受苦,周武王对商纣王发动了牧野之战。所以,牧野之战还有一个别名那就是“武王伐纣”。商纣王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位皇帝,为人勇猛好战,拥有着极为出众的政治才能。照理来说,这样的帝王应该能够将国家治理好

  • 南京保卫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南京保卫战背景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详细部署则命令按“参谋总长指示”办。于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

  • 武汉保卫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武汉保卫战的保卫目的武汉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又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后,武汉里成了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的中心。武汉保卫战的战斗过程日本侵略者妄图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进而支配整个中国.1938年6月后,中日双方在武汉外围展开大战.日军以华中派谴军司令畑俊六

  • 滇缅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滇缅会战背景1942年春,日军入侵缅甸。中国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此次入缅甸作战失败(参见滇湎路战役)后,中国远征军一部进入印度,编为中国驻印军;另一部退守滇西,扩编为两个集团军。滇缅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1943年10月,为执行盟军魁北克会议关于在缅甸对日军发动攻势和打通中国西

  • 淞沪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淞沪会战简介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

  • 太原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太原会战的背景1937年夏末;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下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后称蒙疆兵团)在多伦设立指挥部,以四个旅团附有伪蒙军九个骑兵师由察哈尔(分内蒙古东南部)沿平绥路进犯蒙疆。平汉路之日本侵略军第五师团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下,由怀来经蔚县、涞源向保定策应作战。太原会战的过程中国方面,国

  • 长沙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长沙会战的背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发动了3次长沙会战,但均遭失败。长沙会战的战斗过程1939年9月中旬,日军以10万多兵力,在舰艇,飞机的支援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向长沙进攻.第9战区代司令薛岳指挥约20万兵力参战,利用赣北,鄂南,湘北的有利地形节节阻击,并以有力部队侧击,各个击破的战术,挫败了

  • 湘西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中国正面战场上,中国空军首开反攻的先声.我军和美空军协同作战,不断袭击日本空军的重要基地,多次与敌40架以上的战斗机激战,并取得胜利.同时,频繁轰炸敌人的地面部队和各种军事目标,从海南到东北敌占区,从日本本土到南洋的敌海上交通线,都在我严厉打击之下.中国取得了制空权,为全面反攻的胜利奠定重要基础。

  • 上高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毙伤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