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投鞭断流的典故

投鞭断流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2/16 1:42:48

投鞭断流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坚曰: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投鞭断流释义

将全军的鞭子投入长江,足以把江水堵断。形容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投鞭断流的典故

公元357年,北方前秦(氐族)苻坚自称大秦天,占据了相当于现在淮河以北及四川等地,并不断南扩展,与东晋王朝对峙。

公元382年,苻坚召集了武大臣,说:“我称王以来,已二十多年,只有南方的晋未被征服。一想到这件事,连饭都咽不下。我估计了一下我的军队,有九十七万人。我打算亲率大军灭晋,大家意见如何?”

左仆射权翼劝阻说:“目前,晋虽不强大,但他们君臣和睦,上下一心,加上有谢安等人,所以眼下就想灭晋,是办不到的。”苻坚听了,沉默了很久,后来只得说:“请诸位再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太子左卫率(负责护卫太子的官)石越站了出来,他补充了权翼的意见,说:“晋还占据着长江天险,这对他们很有利,而对我们是很不利的啊!”

这时,苻坚志骄意满,根本听不进反对意见。他不以为然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凭我这百万大军,只要每个士兵把马鞭子拋到江中,就足以堵断江水。”

许多大臣反对出兵,连太子苻宏也对苻坚说.“现在伐晋,师出无名。如果兴师动众而得不到胜利的话,非但威风扫地,而且会使财力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苻坚不仅不采纳大家的正确意见,相反还觉得大家的意见不可理解。

后来,归服前秦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居心险恶地怂恿苻坚发兵。他对苻坚说:“陛下完全可以自己作出决定,何必去征求众人的意见呢!”苻坚听了高兴地说:“和我共定天下大事的,只有你了。”便下令送了他五百匹帛。

苻坚一意孤行,于公元383年,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向东晋进攻,结果在测水大战中被晋军打得大败,狼狈逃回洛阳。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霜露之疾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霜露之疾【注音】shuāng lù zhī jí【解释】 “霜露之疾”形容病很轻,很快就会痊愈。【近义词】外感内伤【同韵词】赴险如夷、矢志不移、守节不移、不知端倪、貌合情离、影形不离、异香扑鼻、非熊非罴、拽耙扶犁、百折不移出自《汉书公孙弘传》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很穷,在海边放猪。四十岁时开始学

  • 尾生抱柱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跖》【解释】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死板【近义词】尾生丧身【成语举例】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尾生抱柱的故事春秋时

  • 暴虎冯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暴虎冯河是什么意思?成语暴虎冯河的故事简介“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的人。(出自《论语仲尼弟子列传》)暴虎冯河的意思是: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同义有勇无谋、贸然行事、匹夫之勇,赤膊上阵反义谨言慎行、深谋远虑、深思远虑、审时度势暴虎冯河的故事仲由,字子路,年轻时就以勇力

  • 得陇望蜀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释义]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刘秀称帝不久,赤眉军与更始政权发生火并。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击败、招降了赤眉军,又展开了统一关东地区的征战。至建武六年终于踏平中原,收复了关东地

  • 晏子论社鼠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晏子论社鼠 晏子论社鼠一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在这篇典故里所表达的内容的是:国君身边的人奸佞小人就像一只社鼠一样,危害力很强,在朝廷上让皇帝不要听取忠臣之话,在朝廷外则向百姓们卖弄自己的权势。 一天,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就是那些社庙中的老鼠”。景公很是不解:“这是什

  • 两袖清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注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出处】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官清廉【相近词】洁身自好、一贫如洗、廉洁奉公【反义词】贪得无厌、贪赃枉法两袖清风的故事明朝有一

  • 画荻教子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画荻教子(huà dí jiào zǐ)是一个古代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是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该成语于欧阳修有关。【拼音】huà dí jiào zǐ【典故】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元·脱脱《宋史·欧阳修传》【释义】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

  • 指桑骂槐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注音】zhǐ sāng mà huái《指桑骂槐》选自《三十六计》用计战例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指甲骂乙、指东骂西,但作为军事上的计策,其【成语故事】春秋时期, 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

  • 指鹿为马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秦二世胡亥时期,特别是李斯逝世后,赵高成了秦国的丞相之后,他野心勃勃,不甘于屈居人下,成天想着篡夺帝位,但是赵高平日里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朝臣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向着赵高的。于是赵高想了一个办法来判断哪些人是反对他的。 一日朝堂之上,赵高牵来了一头鹿,说是得了一匹千里马,要进献给陛下。胡亥虽然年幼,

  • 夺席谈经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立儒学为官学之后,对儒学的研究就被称为经学,意为研究经典之学。当时儒学经典主要有五部:《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我国最初的五经,除此之外,还有《论语》、《孝经》等书也是儒生必读之书。这些经典语意古奥,文字简略,需要进行系统的讲解人们才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