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夺席谈经的典故

夺席谈经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83 更新时间:2024/2/16 1:43:44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立儒学为官学之后,对儒学的研究就被称为经学,意为研究经典之学。当时儒学经典主要有五部:《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我国最初的五经,除此之外,还有《论语》、《孝经》等书也是儒生必读之书。这些经典语意古奥,文字简略,需要进行系统的讲解人们才能明白。

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同一部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就形成了不同的门派,如同样是对《易经》的解释,就有《京氏易》、《丘氏易》等许多家。不同门派之间壁垒森严,时常发生辩难。为此汉宣帝在甘露三年(前51年)在石渠阁(长安宫观名)召开专门会议,由儒生们讲解五经异同。相互讨论,胜者增立为博士,于中央太学传授本门学问。儒生们私下里也时常相互讨论,以胜者为荣。

元帝时,石显专权。石显只是一个宦官,在士林中缺少名望,因而在陷害忠良的同时,也注意拉拢儒学出身的官僚和学士。一些唯利是图的儒生为了飞黄腾达也乐意投靠石显,五鹿充宗就是其中的一个。五鹿充宗字君孟,为人聪明狡黯,能言善辩,专攻《梁丘易》(又称丘氏易),著有《丘氏易略说》一书,巧的是元帝也喜欢《丘氏易》。

他投靠石显之后,做到少府一官(负责山林河海的税收,作为皇室专用,九卿之一),仗着自己能说会道,又身居九卿之位,是石显亲信,皇上的红人,在朝廷中常向同僚和儒生们挑战,要求辩论《易经》。朝中大臣和儒生畏于五鹿充宗的权势,都不敢应战,只在表面上应付一下就甘拜下风,唯恐在谈经过程中偶一不慎得罪于他,影响自己仕途或招来杀身之祸。五鹿充宗以为别人经学都不如他,在朝中自然洋洋得意,元帝也十分高兴。

朝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五鹿充宗骄狂的样子,想煞煞他的傲气,就向元帝推荐朱云和五鹿充宗辩论。元帝喜好儒术,喜欢朝臣谈经论道,更希望五鹿充宗获胜,便立即召朱云入朝。

朱云,字游,鲁国人,身高八尺有余,相貌堂堂。年轻时崇尚豪侠,重气节,最看不起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人。四十岁的突然潜心读经,先学习《易经》,后拜萧望之学习《论语》,均能融会贯通,是当时高士。应召入宫之后,朱云面对皇上和群臣不卑不亢,应对自如,儒雅之中透出一股豪气。

辩论时,双方约定,连辩五场,谁理屈词穷,谁就退席坐到下首去。五场辩论下来,五鹿充宗场场皆输,羞得满脸通红,只好次次把上位让给朱云。旁听儒生和群僚无不拍手称快,私下里说:“五鹿岳岳(头上长角的样子),朱云折其角。”元帝也为朱云的风度和谈吐所折服,拜朱云为博士。

当然,象朱云这样当众开罪了石显死党的人和朱云孤傲的性格,仕途是很难保证的。来揭秘吧据悉不久朱云就被诬下狱,并且差一点丢了性命,终元帝之世再没有做官。但学术浅薄依势凌人的五鹿充宗因此而暴露了真面目,还是大快人心的。夺席谈经也就成为美谈流传下来。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狗尾续貂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叔叔赵王司马伦野心很大,他趁晋惠帝司马衷刚即位,国家还不够稳定的时候,就和手下一起计划一项阴谋,篡夺了王位。司马伦在当上皇帝后,竟然胡乱封官,让他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家里的仆人和差役,都当了大官或是成为他的近侍官员。当时的近侍官员都使用珍贵的貂尾作为帽子的妆饰,可是司马伦封的

  • 铜头铁额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太平御览》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卷七十九引《龙鱼河图》兄弟八十人,铜头铁额。《云笈七签》卷一百 【释义】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猛强悍 【相近词】铜头铁臂 【成语故事】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生活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及蚩尤部落。

  • 郢书燕说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这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

  • 河伯为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抱朴子》里记载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叫做冯夷的人,因为渡河的时候不小心淹死了,所以天帝就封他为河伯。但是,在战国魏文候的时候,发生过和河伯有关的故事。 西门豹是当时魏国的邺县县令。他一到邺县上任,就调查清楚地方上的三老和廷掾一起勾结了巫师骗钱。这些人恐吓老百姓说:「河伯每年要娶一个妻子,否则这里一定

  • 束装盗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汉书·直不疑传》来自chengyu.itlearner.com 【解释】指无端见疑。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郎官隽不

  • 死不旋踵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典故】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战国策·中山策》 【释义】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用法】作宾语、状语;指奋勇向前 【相近词】毫不畏惧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司隶校尉李膺反对宦官专

  • 松柏之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典故】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 【释义】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宗世林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总不想与他交往。曹操深为恼火,直到担任司空总揽朝政事务时,来问宗世林能否交往了吗?

  • 万寿无疆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万寿无疆: 【出处】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诗经·小雅·天保》 【释义】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祝人长寿 【结构】补充式 1492138844830055.png 网络配图 【相近词】寿比南山、极寿无疆 【同韵词】规圆矩方、挖肉补疮、右

  • 鼠窃狗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来自成语大全 【释义】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偷小摸 【近义词】鸡鸣狗盗、梁上君子 【相反词】正人君子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造反。丞相赵高却指鹿为

  • 天夺之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典故】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夺其魄,死期将至。《晋书·温峤传》 【释义】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用法】作宾语;指临死 【相近词】天夺其魄 【成语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