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牝牡骊黄的典故

牝牡骊黄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1/24 20:05:00

牝牡骊黄:牝,雌性的禽兽,“牡”相对。骊,黑色;黄指黄色。这里的牝、牡、骊、黄都是指禽兽的外在特征。原意是指马的好坏不在于雌雄、黑色或黄色。也就是说不能只根据外表或现象来决定事物的本质。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寓意

看问题要抓住事物本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列子/说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位天下闻名的相马专家名叫孙阳,人称伯乐。他替秦穆公访求得来的良马,确实都是骐骥骅骝,每一匹都很出色,他的相马声名响誉天下。

在伯乐垂暮之年,有一天,秦穆公召见伯乐说:“你已年长,在你的后人中有能继承你的相马术的吗?”伯乐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其特征很明显,从外表、筋骨就能观察得出来。而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其特征就很难捉摸,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千里马奔跑起来,又轻又快,从你眼前一闪而过,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著它奔跑的足蹄印。我的儿子都才能不高,只能鉴别好马,而不能相千里马。不过,同我一起挑菜、担柴的人当中,有一位叫九方皋的,他的相马技术不在我之下,请大召见他吧。”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于是九方皋起身到各处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他回京城报告说:“我在沙丘那个地方为大王找到了一匹千里马。”秦穆公问他是怎样的马,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牝而黄”(母的黄马)。”于是派人去买。买回来一看,却是一匹“牡而骊”(公的黑马)。这时候秦穆公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对他说:“你推荐的人连马的色与公母都不能分辨,又怎能识别千里马呢?”

伯乐问明原委,不禁大大赞叹:“想不到他果真有如此高超的相马技术,实在罕见。九方皋看到的,是天机,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九方皋所相之马远远超过了千里马。”可见,九方皋所注意的是马的风骨品性、内在精神,那些外表他已不去留心,这正是他善于相马的证明。等到有人将那匹马从沙丘牵到秦穆公和伯乐面前时,果然名不虚传,是天下稀有的千里马。

以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形成的成语为后世流传,人们把只注意表面、拘于外形而忽视实质,叫“牝牡骊黄”。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楚弓楚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楚弓楚得这个成语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那对于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它的典故又是什么?楚弓楚得故事有着怎样的后世评价?1、楚弓楚得的历史故事: 据《说苑·至公》记载:“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

  • 楚囚对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楚囚对泣,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此成语出自《晋书·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1、楚囚对泣的故事: 刘聪,匈奴人,他年轻时常游历于洛阳京城,广结名士、豪杰,被新兴太守郭颐辟为主簿,这是刘聪政治生涯的开端,后成为十六国时汉国

  • 众怒难犯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众怒难犯,成语,作宾语、定语,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出自《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有矛盾。后来,尉止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内,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

  • 董狐直笔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典故】《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解释】董狐:春

  • 沧海遗珠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沧海遗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亦省作“沧海珠”。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沧海遗珠的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历任高宗、中宗、睿宗三朝的老臣狄仁杰,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大唐的兴盛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武则天掌握了政权,他协

  • 欺世盗名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史鱼,多次向卫灵公提建议,希望他重用贤人蘧伯玉,赶走小人弥子瑕。但卫灵公正和弥子瑕打得火热,对史鱼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史鱼当了一辈子的官,既没有办法使卫灵公走正道,又没有本事让卫国发展得更好。他临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我生前没能说服国君,使他改正过失,这是令人遗憾的。我死后你们不

  • 功败垂成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溯源】《晋书·谢玄列传》中记载,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功败垂成,成语,意思是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

  • 卜昼卜夜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卜昼卜夜用以形容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没有节制的状态或行为。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古者,君臣为享,礼不过三爵,但卜其昼,不卜其夜。” 卜昼卜夜的故事 春秋时期,陈国的国君将太子御冠杀死,公子敬仲见势不妙,抽身往齐国而逃。齐国之主齐

  • 投笔从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

  • 涸辙之鱼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涸辙之鱼成语出自: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解释: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 运用例子:争乃一碗水儿生意,怎能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1回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