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乡族简介 ,东乡族民族文化及服饰特点

东乡族简介 ,东乡族民族文化及服饰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07 更新时间:2024/1/24 6:51:10

东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自称为撒尔塔人。人口为51.4万人(2000年统计)。

东乡族源于中亚撒尔塔人与蒙古人,信伊斯兰教,由六种色目人为体发展出来。即回回、乃蛮、钦察、葛逻禄、甘土鲁、康里,这些中亚人成为签军,由赤老温统帅,留驻东乡。后来这些军人被组织入社(也与一部分汉人藏人混合),定居下来。由军户转为民户,采用蒙古语。色目人是重要来源,在元朝中期形成现今东乡族。明初这地方属河州卫管辖,前朝将军锁南普,赐姓,任命为指同知。世代传,实行土统治。洪武年间设九个里,推行里甲制度。在清朝改为用社统治。东乡族一部分族源是难答部下。

东乡族人讲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十三世纪蒙古秘史的蒙古语很像。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字,无本民族字。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东乡族人的食衣住行及俗受伊斯兰教影响很大。服饰带有回族的特点,颜色多青、蓝色或藏青色布制成。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彝族的简介及民族文化、服饰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彝族,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少数分布于越南。占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37%,列第七大少数民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彝族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与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等族皆源于古彝族,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

  • 仫佬族民族文化及图腾 民族服饰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 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

  • 哈尼族民族文化及图腾 服饰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6大民族。云南是哈尼族世居地。 哈尼人的一支阿卡人(又称为雅尼人,阿卡的语义即是奴隶),在缅甸、老挝、泰国都有分布,缅甸、老挝称其为高族. 哈尼族可能源于古代氐羌族群。汉文史籍中,对哈尼族有“和夷”、“和蛮”、“和泥”、“离泥”、“倭泥”、“哈尼”、“斡泥”等

  • 闽越国篇 ,闽越文化及传承几千年的奇特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古国。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闽越人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从而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1、勾践的后人开创闽越国 闽越国,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北部,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被楚

  • 柔然篇, 柔然汗国的兴起与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柔然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于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 柔

  • 鲜卑别支吐谷浑族史记, 吐谷浑的后裔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吐谷浑死,长子吐延继位。

  • 匈奴欧洲篇 ,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的消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公元91年匈奴在和汉民族的长年战争中承认了失败,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 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漂。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的地盘,既现在的伊犁和上游一带,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锡尔河上游东部。第三站为阿兰聊这已经到了欧洲边缘。在91年到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这个上天的骄子好象消失了一样

  • 大理国与后理国 ,大理的开国之君及世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族古称“白蛮”,是古老的bo(打不出,“bo人悬棺”之bo)人民族和汉民族融合形成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中说:“bo,羌之别种也。”在战国时期就融合了部分楚文化的bo人,在汉晋之世,中原政府迁徙了一部分汉人到“西南夷”屯垦,加上中原战乱中流落到西南的汉族士兵和平民,进一步与bo人融合形成

  • 蒙古高原历史 ,四大汗国及蒙古被侵占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公元1368年---1755年的历史1、北元历代可汗 脱欢帖木尔-----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尔------坤帖木尔-------鞑靼鬼力赤------(1409)本雅失里------脱脱不花-----(1453)瓦剌也先-------2、蒙古本土: (1454)麻儿可儿--

  • 鲜卑篇 ,鲜卑部族史记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属东胡系,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近年来,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与民族史研究,颇以为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鲜卑部落集团,可能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而兴起则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初年。或又以鲜卑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语言